|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被岁月逐渐遗忘的朝阳市场,还值得徐州人逛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是哒hhh 发表于 2021-5-16 20:3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是哒hhh
2021-5-16 20:35:28 3355 0 看楼主
过去,在徐州提起逛街的地方,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朝阳市场,热闹、繁华曾是这里的代名词。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90年代,前身是徐州朝阳粮库,后来一不小心成了徐州小商品市场的鼻祖。在淘宝还并没盛行的时期,每次去都是人满为患。







坐落在复兴路上,老火车站近在咫尺,就隔了一条街,当年外地人一出站,就能看到热气腾腾的烟火气。







/如果没逛过朝阳,可能不会懂得生活/



在那个购物1.0的时代,徐州人的时间总是特别容易打发,揣着一百来块钱,钻进朝阳,晃晃悠悠就是大半天。







那些淘宝购物车怎么都填不满的欲望,在这里,曾经轻易得到过满足。


偌大的市场每层卖着不同类的商品,铺子长得差不多,货物挂满三面墙,面前的展柜也堆得满满当当。







从衣服鞋帽到箱包,从文具到发饰,从灯具到床上四件套。在朝阳,好像没有买不到的东西,这里几乎承包了徐州人的鸡毛蒜皮。


就算没什么大事,平常也会去买毛巾、卫生纸、锅碗瓢盆,总之缺点什么都要去逛一趟的。







一到周末,两排档口间狭长的过道挤满了人,都得撞着往前走,也导致了当时小偷小摸的事件经常上演。


常逛朝阳的多是学生、刚上班的小年轻和精打细算的主妇,因为东西够便宜。







从这里出来,每个人手里拎着些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到门口,吃个羊肉串或啃根煮玉米,就一脸满足。







但很多时候大人们不得不和店主“斗智斗勇”,店家开的价,必须拦腰砍,也是那些年在朝阳学到的经验。


小时候逛街前,妈妈提前叮嘱孩子,有喜欢的衣服,即使再喜欢也不能表现出来。







妈妈先会翻拣一番又找理由假装不买,孩子点点头表示认同不好看,一个价不合就假装起身离开。


欲拒还迎之间,总会有老板妥协的声音响起:回来吧,不挣钱,给你带一件!







就这样,母子配合,无往而不利。后来渐渐长大,进入青春期后再也不想跟着妈妈去什么朝阳,丢脸又掉价。


现在想起那个不懂事的自己,经过世事才懂得养家的不易和父母争取一分一毫的努力。










爱来这里逛的人,对著名的朝阳大饼卷菜一定不陌生,每天中午排队买饼的人能排出老长,更有甚者,专门打车前来。







7块钱的定价很良心,琳琅满目的配菜让人左右为难,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足有一两斤重。


厚实的饼皮,清爽的苞菜,辣到冒火的辣椒小鱼,增香的饱满的花生……丰富的口感让每一口都是“一出好戏”。







/这里曾是一代徐州人的财富起点/



90年代,下岗的浪潮让许多捧着铁饭碗的人一夜之间失去了经济来源。







人嘛,穷到头了,自然就会想办法活命。对生活茫然不知所措的人,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


方寸之间的小摊,就成了许多人生活的希望,让人得以在城市顽强谋生。













对徐州人来说,这座二十多年来不断扩张的市场,给了那些勤奋而勇敢的人一个创造财富的机会。


成百上千的经营者,在“最好的时代”中顺利攀上人生高峰,在徐州买车置房,安家立业。朝阳的繁荣,让很多人成为最早一批平民阶层的百万富翁。













张姨算得上这里的元老级商户,将时间拨回20多年前,市场还在用统一的铁皮柜台的年代,她就开始在这里做生意了。那年,女儿3岁。







作为在妈妈摊位上长大的那一代人,小闫曾是一所大专院校的老师。


几年的班主任生涯,每天起早贪黑为学生提心吊胆的生活让她疲惫不堪,便向学校递交了辞职申请。










在妈妈的店面相邻的位置也开了间小店,两间都叫闫豆子。


我问她,自己开店不是更累吗?她温柔又坚定地回答我:累,但是值得!现在不仅时间自由,收入也比上班多了不少。













王姐起初在市场里跟着别人打工,积累了多年经验,2011年白手起家。










十年的时间,凭借着对潮流趋势的精准把握,当初8平米的小门面足足扩大了3倍,不过她并不满足于此,她的目标是把店面再扩大一倍。










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小白,大学毕业后没有从事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经营起一家潮流女装档口,至今已有13个年头。










选择朝阳作为自己服装事业的出发点,是看中了这里相对低廉的成本和俯拾皆是的机遇。


乐于接触新鲜事物的她,在开店之余偶尔也在线上直播卖货。










从学生时代就热爱穿搭、热爱所有与美相关一切的小宋,将爱好发展成了事业。










不寡淡也不甜腻的风格自成一派,细细看下来,衣服的质感也不输商场。
















朝阳,已经不再是我印象中那个有些土味的市场。















/被淘宝电商碾压的小商品市场/



有人在这里发家,有人在这里生根,有人在这里看到了满满的希望,也有人扛不住压力而退出这个残酷的市场.....







在淘宝迅猛发展的冲击下,使得小商品市场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和从前不同,不少店的老板已不那么忙碌。
















对普通的徐州人来说,假如有一天朝阳市场不复存在,对生活的影响不大,最多只是换个地方买东西。










但对于这里的成百上千家商户来说,离场就意味着失业。


//



想起过去朝阳热闹的场景,儿时回忆涌上心头,那些年的嫌弃顿时化作成年后回望过去的失落。


好像那时候虽然没有什么钱,日子却过得充实而快乐。







如今,我们随时在手机上下单想要的商品,不必再费心去砍价,渐渐离开朝阳市场的我们走向了更宽广的天地。







然而回头望去,朝阳还在那里,承载着那些儿时的记忆。


也许,在手机屏幕日益将人们隔绝开来之后,那份儿时对朝阳的记忆,那种人与人沟通、交往、联系的热络,鲜活的陌生的熟悉的,都是人生底色,保存在了这里。


『今日互动』




你对朝阳市场有什么难忘的回忆?

欢迎留言告诉我

内容来源:爱徐州 侵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是哒hhh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35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