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宝马中国蹭奥运会热度被罚5万元,网友表示,罚太轻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帆影哉 发表于 2022-1-10 09:2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帆影哉
2022-1-10 09:27:57 4625 0 看楼主
前几天,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公布了一则处罚信息。据该信息显示,宝马中国官方微博在奥运会期间因为蹭奥运会热点转发相关话题,被北京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处罚。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日本东京奥运期间,宝马于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在其企业实名认证的微博号“宝马中国”上发布带有“#围观奥运会#”、“#致运动家精神#”的文字宣传微博10篇,并附带有相关的品牌宣传海报。




对于此次处罚,宝马中国向市场监督局的解释是,其使用“#围观奥运会#”的热搜词条是该公司的媒体采买代理公司上海李奥贝纳广告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与新浪微博沟通后授权使用的,但经奥林匹克标志权力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的来函确认,当事人并未获得为商业目的使用奥林匹克标志的授权许可。当事人未利用此次宣传获得相关经济利益,故按无违法经营额认定。对此,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令宝马改正上述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50000元。




“真”无心,还是假“有意”

从上述的事件经过来看,我们大致了解到,本次事件的主要责任在于第三方的公关公司,而不在宝马中国。不过,宝马中国真的一点责任也没有吗?显然不是,因为类似的事件并不在少数。




记得在2020年9月18日,宝马(中国)汽车贸易公司发布的一则道歉声明称,对侵犯刘翔先生肖像权一事表示歉意。该声明内容为,“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收到刘翔先生起诉我公司肖像侵权一案的终审判决结果。我公司于2015年4月8日在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账号上发布了题为《退役亦英雄》的文章,未能及时删除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账号上早前发布的该文章,侵犯了刘翔先生的肖像权。宝马中国就此向刘翔先生表示诚挚的歉意。”




结合两次事件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宝马中国并非第一次出现侵权的情况,因此对于此次宝马中国出现蹭奥运会热点的情况,不少老媒体人并不感到意外。然而,当不少媒体朋友深挖两次事件后认为,宝马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是忽视中国法律法规的约束力。

宝马中国的“无用功”

单从宝马中国的几次事件来看,其最终目的无疑是希望通过蹭热点的方式来提高自身曝光量,并借以相关话题来提升品牌形象。说实话,笔者始终认为宝马中国似乎有些过于偏向营销而忽略了产品。




去年12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一则宝马召回公告,华晨宝马有限公司以及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产品。虽然从召回产品的生产实践来看,相关车型的生产时间主要为2007年至2013年期间,但是也可以看出宝马确实存在一定的产品问题。

尽管宝马召回产品意味着生产商对消费者以及产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但是去年频繁召回车辆或许会影响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对此,笔者认为,与其费尽心机去蹭热度,不如静下心来完善自身的产品。




当然,宝马并不是唯一一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品牌。除了宝马以外,福特中国在2021年春节期间发布的一张海报显示:2021年中国马年。众所周知,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牛年。然而,福特中国却为了蹭热度以及推广其纯电SUV MUSTANG MACH-E,不顾国内消费者的想法。

总结

事实上,同样的例子有很多。不过,无论是宝马中国蹭热度,还是福特中国的“马年”,都是在无视中国市场的法规或者传统习俗。换句话说,这一切的背后更多的是品牌方对中国消费者的无视。正所谓“入乡随俗”,如果品牌方连最基本的礼仪或者规则都无法遵守,这让我们如何去支持它们在华市场的发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帆影哉 当前离线
新手上路

查看:462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