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舌尖上的邳州|王以太:烀咸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isisi 发表于 2019-3-25 09:50: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misisi
2019-3-25 09:50:15 3813 0 看楼主

烀 咸 菜

王 以 太


像是在决定一件大事,昨天晚上首先看天气预报:明天无雨;也不是周末,孩子们不来吃饭,趁着天干物燥又有空闲,决定明天烀咸菜。

烀咸菜的活不重,但锁碎耗时磨叽人,一天下来也会弄得腰酸腿疼疲惫不堪。

你看今天起来,一大早便收拾锅灶,先在锅里放好晒干了的咸腊疙瘩,加上菜汁水和八角大茴香料,再倒入一点食油,先大火烧开,然后小火慢炖,持续着不让断火,一直烧到锅里的咸腊疙瘩慢慢变熟变黑变香,才算大功告成。这要持续正正一天的时间。

看上去挺简单,其实这烀咸菜的活早在头年腊月里就开始了,不然怎么叫腊疙瘩呢?先把腊疙瘩和雪里蕻洗干净,放在缸里,撒上适量大盐(盐大苦咸、盐小会坏),加上水,上面用一块干净的青石板压实,淹上一个冬天,其间为让淹菜受盐均匀,须上下翻搅几次。过年二三月天气暖和时,就要将淹好的腊疙瘩、雪里蕻捞出来,趁着乍暖还寒的天气没有苍蝇虫子,放在罗筐或木板上凉晒,直到晒干为止。初春的阳光不毒,收效极慢,每天早上放晒,晚上收起,天天周而复始,往往须十天半月才能完成,若遇阴雨天就倒霉了,不仅为时要延长,弄不好,还要坏菜,腊疙瘩上面万一长出红色霉点,就不能吃了,前功尽弃,所以凉晒一定要抓紧时间,若遇阴雨,就要放到通风的地方凉开,以免长霉点。

这不,经过十多天的凉晒,刚捞出来还圆鼓鼓的腊疙瘩已缩瘪成一个个小硬块了。今早上起来便把它倒在锅里,加满莱汁水,生火炖煮起来,这烀咸菜的活真正开始了。它的成败关键是用好菜汁水,菜汁水就是原来淹菜的水,原汁原味保存好,专门用来烀咸菜,让晒干的腊疙瘩,在锅中慢慢加热的汁子里,充分吸收汁子里的营养精华,让其逐渐变黑变香,否则就会徒劳无功。

佳肴无语香自远,随着锅内热度的持续增加,到了小半响午,已冒出淡淡的清香。锅里的菜汁水也消耗不少,须再添几舀菜汁水,继续烀下去,仍要小火慢烧,始终维持在水开的状态,随着菜汁水浸渗进腊疙瘩里,待到中午,己是清香四溢了,浓郁的香气袭人,过往行人都会转目寻望:”谁家烀咸菜了,多香;”院里的邻人也循香前来观望一番,看成色、闻味道,然后内行的赞道:“看这咸菜烀的,到家了。”

烀咸菜这活,城里很少,主要是在苏北广大农村地区,过去穷,咸菜是农家的主菜,开春时烀上一锅,收好能吃上一年不坏。小时候只要新咸菜一烀出来,喝稀饭就着吃,拿煎饼卷着吃,几天下来,牙齿都吃黑了。现在别说城里,农村也很少有人会弄了,一是太费事,程序多,费时费力,繁杂不好弄;二是生活好了,荤素菜想吃什么有什么,甚至一声“快递”,要啥有啥,谁还弄这劳什子,只有老年人无事怀旧,还在那里鼓捣这老玩意,其实也不是缺吃缺喝,只是在回忆老光景,把过去的老古董当作现时的新鲜,品味着昔日陈年的乡土味。不成想这乡土味在今天却大行其道,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在酒店里,在宴席上,常能看到摆上几碟咸菜盐豆,让大家尝新鲜,有的人家也把它当作互通有无的拌手礼品,馈送熟人乡亲,但又总觉得拿不出手而谦虚的说:”不值什么钱,希来意。”客人家里若真的没有,又瞳景喜欢这样的菜,则会像得到希罕物,珍惜的收好,嘴里发自内心的喜悦:“多谢、多谢。”

在烀制咸菜这道主菜的过程中,还能做一些附产品,即在烀好咸菜后,在它剩余的汤汁里,加热浸泡红辣菽、花生米、干豆角、熟鸡蛋等,这些物品一经在咸菜汤汁里浸泡炖煮后,显得特别好吃有味道。所以我们一个下午就忙乎这些事,把准备工作做好后,也快到晚上了,待华灯初上时,看到咸菜锅里的汤汁少了,腊疙瘩又都变得圆鼓起来,油光光的又黑又亮又香,捡出一块品尝,在浓深的咸味里,透着甜软、香醇、柔纫、嫩滑的感觉,成功了。于是将烀好的咸菜捞起放进坛子里,剩下的汤汁留作浸泡干辣椒,花生米等付产品用。

晚上九点,明月当空,院子里散发着浓浓的清香,墙角一树默默盛开的杏花,正与世无争的默默的闪烁芳华,妆拌人家,我抱着一坛咸菜向屋里走去,四溢的香气,沁人肺腑,是花香还是菜香,都已无从分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misisi 当前离线
网站编辑

查看:381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