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辛苦,家长担忧,老师忙碌:孩子真的会从学校中得到教育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差一点 发表于 2018-10-11 00:13: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差一点
2018-10-11 00:13:56 3711 0 看楼主



上学,所有人都在忙

在中国的教育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压力大,这几乎是宿命了。从我读书开始,就一直高举“本质教育”的大旗,喊了许多年,也无法实行,这是诸多复杂的因素决定的,所以,这些年也不喊了,包罗当年那些大力倡导本质教育的,省得大家尴尬。

并且,真的实行了本质教育,又会带来各种问题(你看日本)。现在的孩子,比之以前更辛苦了。最直接的,我们那时候,很少人补课,现在你不补课试试?

可是,大家慢慢地发现,家长也变得忙起来了。前几天,一则爸爸陪娃写作业的吐槽戳中了父母们的痛点,成为一个引发全民共鸣的火爆话题:“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命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顺其自然吧。

现在许多小学生安插作业都是发给家长的,由家长监督孩子做作业,然后签字证明。签字不是这么好签的,不是作业完成了就算的,要无错误才能签字的。并且还要另行订正,不允许原题修改的。













这还都是小事儿,作为班主任,我们会经常往家长群里发一些通知,需要家长配合完成。比如买指定出版社的某本书,买带小格子的本子,买规定品牌的美术用品(阿谁有36色水彩笔就很让人高兴的时代早就过去了),买有世界名画图册,买形体课的猫爪鞋……

学校有活动,时不时要给孩子送件衣服、送双皮鞋,还有各级的检查需要家长们配合完成……老师一个通知下去,家长纷纷响应。其实很多家长不管是从年龄和成就上来讲,都比我出色得多,还总要多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称“您”。即便他们心里被这些信息弄得很烦躁,但是都回复说:“收到,谢谢老师。”现在,几乎要一个全职妈妈在家,才能应付好学校的种种要求……

老师呢?就更辛苦了。还是一篇伴侣圈的爆文《世上有一个物种,叫班主任》:

老师是警察:老师快来呀,蒋小红和王小明打起来了;是舞蹈教练:孩子们,这次文艺汇演我们跳舞,来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是社区宣传员:孩子们,这是最新的医保政策,要带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哟;是接线员:老师,请问张小壮比来在学校表示的怎么样。

作为班主任,这些真的就是我们的日常。以前孩子最怕我们找家长,现在我们几乎天天都得和家长联系,我现在看到微信头像就能准确地报出这是哪位妈妈。再加上填写各种各样的表格、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迎接各种各样的检查……所以,经常是忙了一天,同事们纷纷感慨,明天的课还没备。

大家可能会觉得老师不就是上课吗?我想告诉各位,对于班主任来说,上课完全就是休息。我们和家长一样,看到学校发的各种信息,同样烦躁,但是也只能说:“收到,马上去做。”









我的伴侣圈里,家长们都在转发前一篇爆文,这两天老师们都在转发后一篇文章。孩子们周末回家更是得着机会,在群里拼命吐槽,所有人都在抱怨本身的辛苦。像我们阿谁时候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怎么没有了?那时候家长不消操心这么多啊?那时候老师上完课,提包就可以走啊?现在,所有人都在忙,我们的教育究竟是怎么了呢?

教育的奢侈化

我们所有的抱怨都可以,但是抱怨过后,应该思考问题,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中考高制度是解释不通的。我觉得最直接的原因是整个的养育体系奢侈化,平价的教育体系已经不存在了。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所有的教育目标和希望都在一个孩子身上,即使家里只有10万,也会全部拿出给孩子交重点学校的择校费;许多家长会把孩子送去价格非常昂贵的培训班或者是学习各种特长,来回接送,从前钢琴、绘画都是兴趣,现在的孩子不会几种乐器都不好意思出门

其实早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家长就开始奢侈起来了。我们的日常饮食,一边骂地沟油一边吃路边摊,一边骂垃圾食品一边撸串儿,这都很正常。这就是中产阶级的生活逻辑,性价比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但是到了婴儿身上,即便是中产阶级,吃穿用度也都非进口不买,孩子怎么能吃国产奶粉?就好像我们很少去买奢侈品,但我们的孩子必需用世界上最好的东西

这种奢侈继续往后延伸,就是在孩子成年之后,父母必需给孩子买房子,并且越大越好,起码把首付给交了。

中国家长的这种逻辑,在很多发达国家,可能是不被理解的,这里面的因素也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特有的的独生子女制度。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父辈享受不到如此奢侈的教育了,经济条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个家庭如果有两个,甚至七八个子女,就必需精打细算过日子了。

而现在,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排着队哄着一个孩子的时候,教育的奢侈化迅速形成了。这种倾向会从上层家庭向中产阶级延伸,当你发现,孩子的同班同学都在补课或者学乐器的时候,即便你的工资有限,咬牙也得让孩子去,绝对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我们现在孩子、家长、老师都这么辛苦,实际上是教育奢侈化不雅观念导致的。孩子可能半是出于被动,但是老师是为了取得更高的均分、校长的夸奖、孩子的进步,而家长则是希望本身的孩子要比别人的孩子更优秀。你想要得到更好的、更奢侈的东西,付出的代价自然就大,这本质上是我们的自我选择。

如果当大多数的家庭都是多子女的时候,教育市场才有可能恢复正常:有钱的人去选择奢侈的教育产品,中产阶级选择性价比高的教育产品。

生了二宝会好吗

生育率是指每个女性平均生育的孩子数量。2015年中国的生育率是1.05,2016年依旧在降低,中国生育率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垫底。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家放开了二胎政策。那么一旦有二胎之后,教育的奢侈化现象会不会有好转呢?

我和许多家长聊过,他们并不肯意生二胎,因为这已经不是当年多个孩子多双筷子的事情了,在这样奢侈的教育下,多了一个孩子,相当于多了双倍的巨大负担。所以,基本上,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出生率一旦降低,无论政策怎样鼓励,几乎没有效果。出生率一旦降低就很难回来了。

但是中国似乎有点例外,因为就我个人的不雅观察来看,我班上许多孩子并非独生子女了,比来或者之前家中就有了一个二宝。当然,他们的家庭条件相对优渥,但父母精力毕竟有限,当有了多个子女之后,对每个孩子投入的精力必定减少。所以,有二胎以后的负担并非是一个孩子乘以2,而可能只是1.5,每个孩子变成了0.75。这种趋势会不会像中产家庭蔓延,我不得而知。

总之,教育的奢侈化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了,孩子、家长、老师还会一直辛苦下去。到什么时候呢?我不知道,可能要二胎政策实行很长时间以后吧。希望我们的孙子当了家长或者老师之后,不要那么辛苦,希望我们的重孙子能快乐学习。

大家加油。

原标题:孩子忙,家长忙,老师忙:教育究竟怎么了?
作者:马玉炜



马玉炜



马玉炜个人简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差一点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71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