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把仓储还给商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夶夶 发表于 2018-10-13 21:33: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夶夶
2018-10-13 21:33:02 4422 1 看楼主
五一三天,广大游民又浩浩荡荡的开上高速占祖国的便宜去了。看着微博,微信上伴侣“哀鸿遍野”,庆幸本身没有去赶这波大潮。

闲来无事,出来逛逛茶馆。我居住的城市虽小,各种清茶馆却也“遍地开花”。选了几家新开的逛逛,发现比来某品牌的普洱茶正搞得火热。

一家店的老板热情招呼,随坐下喝了几杯。然后胡天海地的聊开了。闲聊中,老板发现我也是个爱茶之人,随极力保举我将该品牌的某款苦茶搞个一件玩玩。







我笑道:一件喝不完,再说,现在喝这个茶还苦了点。

老板说:苦化甜,涩化甘,普洱茶是越陈越香,并且这个茶很有保藏价值,存放起来,将来必定升值。到时候就不是这个价咯。

我笑而不语。但老板的话却让我思绪万千。

越陈越香,投资增值。这两个最早由台湾人发现并布道的不雅观念,现在被许多普洱茶商甚至茶友奉为经典。

越陈越香,的确是普洱茶品饮过程中一种非常愉悦的享受。究其原因,就在于普洱茶本身是一种后发酵的产品。在必然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通过益生菌的长期作用,使普洱茶在一段时间内具备良好的口感。这种后发酵的饮品,使整个品饮过程都充满一种沉淀的时光感。







客不雅观来说,喜欢普洱茶,与喜欢腐乳,喜欢酸奶并无多大区别。都是人们对后发酵食物的一种钟爱。但是由于普洱茶长达数十年的一个发酵周期与变化,使得奔波于快节奏生活的当代人,对这种慢节奏的食品产生了美好的向往,并赋予了他必然的文化内涵。

越陈越香,便是这种文化内涵的表象。

既然是发酵食品,对于环境和时间就必然有一个要求。有过便宜酸奶经历的伴侣都会知道,制作酸奶,需要在普通牛奶中加入乳酸菌,放在恒温的酸奶机内,经过数小时的发酵而成。那么同为发酵食品的普洱茶难道就可以例外吗?







我喝过各种自然仓储环境的普洱,有云南的,北京的,广州的,香港的。在同样的年份下,表示更为优秀的,仍然是广州或香港仓储得当的普洱。究其原因,很多普洱专家都已经给出过答案——气候造就的优良的仓储环境和报答参与的优秀的仓储技术。而这就是普洱茶为什么生产于云南,却成名于香港的原因。

这里再说说仓储技术,抛开温度,湿度的控制不讲,仅仅是仓储所需的量,就不是一般茶友能承担的。买个一桶或几件放在家中,期待若干年后的良好变化,无异于买一块豆腐放在家里,等着它变成腐乳。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小概率事件。

不考虑仓储环境和技术问题,而单纯地把时间的概念提炼出来。作为一种营销手段,无可厚非,但是作为一种知识加以普及的话,就值得商榷了。







由越陈越香的概念,推及出普洱投资增值的金融性价值,则更像是一个庄家的游戏。当下中国,没有一个完善的交易平台,没有一套完备的交易理论,陈年普洱的交易变得更像是一种刺激的古玩行游戏。博弈属性远大于投资属性。

也有人曾经按照部分普洱茶的变化规律,总结过一套按时间划分口感及香气的方法。但是,因为仓储存在千变化万的不确定性,那么普洱的后期变化,就不是单纯的一套理论就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了。







设想一下,若干年后,同一批大益7542,全国各地出现各种不同版本的味道。作为普通消费者,更倾向于拥有大宗货品的商家,还是只有几件货品的你呢?并且因为口感的差异,收不收都先对你的藏茶做“假设有假”的推论。真理,有时候可不必然在少数人手里。

当然,作为一个普洱茶爱好者,藏一些茶,来感受本身藏茶后期的变化,并从中获得乐趣,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想从中捞上一票,还得慎重再慎重。







还是把仓储还给商家吧,五年,十年后,究竟变化怎样,市场会给我们一个答案。

来源:普洱茶吧论坛 作者:樗栎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小提琴 发表于 2018-10-13 21:33:5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小提琴
2018-10-13 21:33:59 看楼主
我头疼房里没茶,伴侣头疼一房子茶无法变现,请问谁更头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夶夶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422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