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光股改是清华和紫光双赢 市场归市场 教育归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追梦 发表于 2018-10-17 10:36: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追梦
2018-10-17 10:36:11 3597 0 看楼主
日前,紫光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其实际控制人清华控股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据消息称,此举主要是为了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在清华控股转让紫光集团部分股权后,对于清华来说,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教育方面;对于紫光来说,也是解除行政体制束缚,进一步提升公司效率的契机。在引入新股东后,紫光有机会获得更多资源,帮手其打赢与高通、联发科、三星、SK海力士、东芝、镁光等海外巨头的绞杀战。






清华控股转让股权是基于中央文件精神
2018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要坚持国有资产办理体制改革标的目的,尊重教育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促进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高校所属企业要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理清产权和责任关系,"让教育回归教育",分类实施改革工作。
清华控股本次筹划转让紫光集团部分股权,恐怕正是为了落实《高等学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毕竟国家对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已纳入重要日程,高校资产统一监管是改革趋势,有些地方已经在将校企纳入地方国资监管。本次股改是顺应改革大势、迅速落实高校企业国资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从清华大学对于本次股权转让的公开表态也能看出来是顺应大势,清华大学表示。清华大学为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决定鞭策所属企业的市场化进程,优化国有产权结构。
按照公开消息,在本次股改以前,清华控股持有紫光集团51%股权。在清华控股与高铁新城、海南联合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后,别离转让持有的30%股份和6%股份给高铁新城和海南联合。
也就是说,原本是清华控股总共持有紫光集团51%股份,变成了清华控股、高铁新城、海南联合三家共同持有紫光集团51%股份。
这里介绍一下高铁新城和海南联合。
高铁新城的全称是苏州高铁新城国有资产经营办理有限公司,是高铁新城管委会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高铁新城管委会为高铁新城唯一出资人和实际控制人。
海南联合53.56%的股权由海南省国资委直接持有,其余46.44%的股权由海南省国资委全资子公司海南发展持有,换言之,海南联合其实也是海南省国资委掌控的。
因而,本次清华控股转让股权是教育部麾下的校办企业的部分股份,转给地方国资委统筹。更多的还是基于国家政策大标的目的做出的决策。






股改对于清华和紫光来说都是利好
在清华控股转让部分紫光集团股份后,对于清华和紫光来说,其实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由于高校企业改革相对滞后,加上教育部门没有专门的国有资产办理委员会,所以很多资产是由学校在管。不外,教育部门本身相对缺乏国有资产办理的经验,在制度和体系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甚至有过不少的教训。将成熟的经营性资产从学校剥离出来,由国资委统一监管有利于高校"减负",让"让教育回归教育",办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使之成为中国尖端人才的摇篮。






同时,将高校办理的经营性资产转由国资委监管,有利于紫光集团在市场竞争中更好的发展。
首先,有利于解除行政束缚,提升企业效率。在以往,由于体制问题,紫光很多决策需要层层审批,导致决策周期被行政体制拉长,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非常不利。在由地方国资委监管后,则有利于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决策效率,使紫光更好的商业化、市场化。
其次,国资委和紫光在国资监管和企业经营上更有经验。之前提到了,教育部门本身相对缺乏国有资产办理的经验,而国资委在这方面则非常专业。就企业经营来说,紫光集团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据赵伟国在重庆的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透露,紫光集团2017年年在芯云业务上营收达到了600亿元,其中集成电路业务上营收200亿,网络、计算业务上营收400亿元,预计2018年紫光集团的营收会超过800亿。很显然,紫光集团在经营企业上比作为机关的教育部门更具经验。因而在完成股权转让后,可以实现"让教育回归教育,企业由企业经营"。
最后,就是引入新股东后,紫光可以获得更多资源。在完成股权转让后,清华控股还是持有15%的股份,也就是说,紫光并没有脱离和清华的关系,过去通过清华引入的资源,未来还能够享有。同时,还引入了高铁新城和海南联合两家新股东。而这两家新股东将会给紫光引入一些资源。引入高铁新城后,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紫光与江苏地方政府的合作;引入海南联合之后,将有助于鞭策紫光和海南地方政府的合作,特别是国家将在海南发展自贸区,而紫光麾下多家企业在海外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因而引入海南联合对于紫光扩展国际业务能起到积极作用。






紫光的有望成为中国版的三星
近年来,紫光通过并购和资源整合,发展非常迅速,按照紫光官方介绍:
紫光集团以自主创新+国际合作为企业的创新驱动,将企业战略与国家战略相结合、科技产业与商业现实相结合、本土雄心与跨国经营相结合,定位于世界级“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集团。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紫光集团以移动芯片设计为突破口,以存储芯片制造为纵深,关联云计算和整个网络产业生态,打造出了紫光特色的‘从芯到云’产业链条。
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和资源整合,紫光已经形成从芯到云的全产业链。
目前,紫光的芯片业务涵盖移动通讯、存储器、智能安全、可重构系统芯片(FPGA)、物联网、数字电视芯片、AI芯片、半导体功率器等。其中紫光展锐在市场份额上,已经是仅次于高通和联发科的手机芯片设计企业。在存储芯片上,紫光研发了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闪存芯片,并且将于本年内在武汉生产基地实现量产,完成国内高端存储芯片"零"的突破。按照赵伟国的公开讲话,紫光将筹集3700亿资金,备足足够五年的弹药与三星、SK海力士、东芝、闪迪、镁光等国外巨头血拼。如果能够做成,紫光将在存储芯片上重复京东方的成功之路。






在网络设备和办事器上,紫光通过收购华三,掌握了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与办事器的相关技术。其实,紫光的模式和华为很相似,都是基本能做到云计算中心设备自主化,办事器、存储、网络设备基本都齐全了,特别是在存储领域,紫光的自主化程度还要高于华为。






在云方面,按照紫光的官方宣传:
紫光云产业是紫光集团芯云战略的另一个核心。前不久,紫光集团颁布颁发投资120亿元,开始进军公有云市场。紫光云专注于企业级市场,聚焦城市云和行业云,以线下带动线上,为企业级用户提供无缝扩展的云办事。
紫光云是一朵芯云一体、场景驱动、混合交付、授信安全的云。紫光集团是国内少数可以提供从产品到咨询、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产业链云网办事企业,并拥有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超融合系统和IT办理系统等全系列云架构产品。
紫光集团将依托紫光云公司和紫光旗下新华三、紫光云数、紫光软件、紫光数码、紫光西部数据等云网板块企业在创新技术、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的优势,为市场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以及行业云、城市云,和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与办事的一体化能力,办事于中国及全球的云计算市场。
紫光集团在企业级IT办事细分领域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是中国最佳私有云/混合云方案提供商,在企业网市场、云办理平台、政务云、国产虚拟化等领域占据中国第一的市场份额。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政务云等市场对云平台的要求比力单一,不变安全是第一位的,市场需求和紫光的条件非常匹配,因而紫光的发展前景良好。未来,如果紫光把存储和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整合到本身的云计算中去,那在国内还真是人无我有的优势。






希望在引入高铁新城和海南联合之后,紫光能够获得国资委更多的资金支持,帮手紫光麾下企业打赢与高通、联发科、三星、SK海力士、东芝、镁光等国际巨头的绞杀战。希望高铁新城和海南联合能够引入更多资源,帮手紫光更好的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在市场竞争中不竭成长,成为中国版的三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追梦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59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