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就是这样变“坏”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还是爱你啊
2018-10-17 13:10:26 3101 0 看楼主





原标题问题为《办理这学会反思真的很重要》本文刊发在《河北教育》综合版2018年7-8
比来看到一个美国微电影《可选择的数学》,觉得非常有意思。其大意讲学生小丹尼的试卷上写着“2+2=22”,于是女教师威尔斯把丹尼找来,鼓励丹尼别沮丧并耐心地给他讲解。但在讲题的过程中,丹尼依然说是22,老师笑着说你错了,应该是4支,没想到丹尼突然暴怒,把老师桌上的东西一扫而空,拂袖而去。并且,第二天丹尼的家长来了,找老师理论,且质疑老师骂他儿子是白痴。夫妻死角蛮缠,丹尼爸爸破口大骂,“威尔斯,你算个什么东西,你这个智障,我们家的丹尼是一个思想家!”后来,事情告到校长哪里,校长找威尔斯谈话,说威尔斯不该动手,应该报歉,但威尔斯坚持本身是正确的不肯报歉,校长发怒说家长说你把一些东西塞到孩子的头脑里去,你的偏见影响了孩子的创造力。后来,开校董会,举行听证会,结果是最后威尔斯被停职一周,等待进一步处理。电台、杂志讨论这件事,所有矛头都指向威尔斯,威尔斯成了一个灭绝师太,人人喊打。于是,威尔斯被开除,但学校遵守辞退约定,支付给她上个月工资2000元,别的还有下个月工资2000元,共4000元。此时,威尔斯却斩金截铁地说:“校长,你错了,2000+2000不是4000,而是20002000。”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意味无穷。








威尔斯的回答太给力了,太标致了,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一针见血地戳穿校长的“正义”,无疑给了校长狠狠一记耳光。作者以一个简单的故事,把当前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来,且明确地告知大家,大家争辩的问题不容争辩,其争辩的命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这不是陈景润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1+1=2,而就是一个简单的数学加法,如此罢了。但校长在面对家长胡搅蛮缠的时候,并没有坚持真理和是非曲直,而是一味地迎合和满足家长无理的“需求”,以行政权力高压教师,以此让教师屈服;并且,还煞有其事地召集校懂事举行听证会,“合法”地把威尔斯开除。这多么像当前国内基础教育现状,学生和教师发生冲突和矛盾,学校或上级部门为了息事宁人,一味地迎合和满足家长,不顾教师的尊严与合法权利,也不管是非曲直,直接把所有责任都推给教师,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葫芦僧判糊涂案”。是否,我们的校长应该反思,本身的办理行为适合正确,本身的办理行为就代表了正确的标的目的?
在《奇迹男孩》里,后来奥吉和伴侣和好后,一次其他同学又说奥吉坏话,伴侣出手打架,目的仅仅为维护奥吉的尊严。校长说了一句令人很感动的话:“我用我20年的教育经验,任何事情都要看两面”,因此,打架也要看原因,而不仅仅只是看谁先出手打人。校长最后得出友情值得捍卫,并换回被剥夺的奖学金。同时,当一个学生把“为大家着想,去死吧”的纸条到处贴,校长知道事情本相后,站在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霸凌事件,让孩子停学2天,甚至孩子的母亲以如果停学两天就换学校为要挟,但校长顶住了压力,坚持本身的意见。校长说“奥吉不能改变他的边幅,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他的看法”。校长的做法完全站在教育角度,理性地、公平公正地处理这个事情,最终没有让孩子的歪风邪气在校园滋生、也没有让家长的要挟得逞,相反,最终孩子意识到本身错了愿意报歉且因为喜欢学校而不肯离开。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孩子是可以教育,家长也是可以改变的,但教育却不能纵容那些无理的行为和要求,不然,最后只能破坏规矩,让教育办理者或学校处于被动地位,教育者不能利用教育的力量帮手孩子改正错误、引导家长明白本身的错误。这些问题,在当前的中国教育环境是难以见到的,更是难以见到公平公正的。当前中国教育《未成年庇护法》不准开除未成年学生、不准剥夺学生上课的权力,其实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也是对未成年庇护法的误解和误读。当一个孩子的行为已经违反学校规定、触犯法律,其实就不该该受到法律的庇护,毕竟,法律庇护的是合法的权力,而不是不法的权力。同时,法律要庇护的是每一个孩子的合法权力,而不是为了庇护某一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力而牺牲全班孩子全校孩子受教育的权力。因此,当我们的教育环境走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作为校长是否反思本身的办理行为是否正确、是否代表了正确的标的目的。
当前,“家闹”事情已经让教育“走心”,走偏正常的教育轨道。但在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中,鲜有看到有校长像奥吉的校长那样真正做到“秉公执法”,坚持按照教育规律,公平公正的处理事情,不偏袒任何一方。很多校长都在对当前的教育环境不满,但很少有校长在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能够顶住压力、坚持真理,像奥吉的校长那样处理问题。没有多少校长在认真反思这个问题,也没有多少校长想过这个问题,当然更不要说改变这个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教育的目的就是当教育出现问题时,教育者需要按照事情是非曲直、按照教育规律,及时处理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向善、做一个懂道理的人。但目前的教育是明明知道本身处理的事情有问题,却没有人愿意去改变、更谈不上反思这样做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都在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都知道那是一个谎言、一个错误,但都没有人去捅破。雨果曾说:“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本身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的确,批评别人容易,批评本身很难,没有多少人会认为本身做事会错,都认为本身是正确的。正因为如此,教育办理才需要反思,因为校长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本身,并且也代表教育,甚至代表着教育发展的标的目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陶行知也曾提出“每天四问”,都是在劝导为人要学会反思,因此,作为校长更应该反思本身的言行,是否符合教育规律和教育发展的标的目的,唯有此,才能保证和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才能教育孩子和影响家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还是爱你啊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10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