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给孩子发脾气的权利,那是他向你发出的求助信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eoxie 发表于 2018-10-21 15:32: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leoxie
2018-10-21 15:32:31 3458 0 看楼主
气是无名火,忍是敌灾星
发脾气,是种无能的表示
发脾气的小孩,没人喜欢
............
你对孩子是否也说过这些话呢


孩子没脾气,才是真正的压抑



关于“孩子离家出走”的事件,每天都在不竭上演着。前段时间,张姐的女儿西西居然离家出走了......
这个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从来都不消父母操心,有了弟弟后,还会帮手照顾,在大家的眼里,她永远都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幸运的是,报警及时,很快就把孩子找回来了。可是,西西的状态却不怎么好,窝在房间不吃也不喝,带去看心理医生才知道,她得了中度微笑抑郁。



图片来源:电影《我家买了动物园》


本来,自从张姐怀二胎之后,情绪起伏较大,女儿一旦不听话或者闹脾气,她就气不打一处来,要么训斥怒吼、要么冷眼不理,甚至还会说:“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强制压抑久了,西西就算有什么想法或者不乐意,也不再愿意表示出来。
从心理学上讲,当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是对感到无助或无力的情境,做出的反应,是对周围人发出的变相求助信号,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可作为父母,我们最烦的莫过于看到孩子发脾气,所以常告诉他们:“听话才是好孩子。”却忘了情绪是需要宣泄的,如果被按捺,情绪只会堆积在心底,变成“心理包袱”,也彻底堵住孩子的心门。
心理学家阿利瑟·所特认为:孩子试着将所有见到的一切装进心里,试着理解这个世界,这对他来讲,有点不胜重负。 表面上,他乖巧又懂事,可那不外是为讨大人的欢心,戴上的一副“好的、不妨、我都可以”的假面具。



图片来源:电影《忘不了》


在那背后,积郁的是满满一堆负能量。
看过这样一句话:控制情绪这项技能,是容易学得会的,孩子长大了,自然能了解这项技能的好处与坏处,遇事懂得权衡利弊。 而在一个应该打打闹闹、哭哭笑笑的年纪,每天都需要不寒而栗地看着大人的脸色,失去孩子本该有的脾气和任性,这样的孩子活得,也太自卑了。


会发脾气的孩子,更懂得自爱



听伴侣说:她儿子本年7岁,总想跟其他小伴侣玩,所以表示得特别热情。 抱着“只要大家愿意跟我玩,我就可以不计较任何事”的想法,导致周围的孩子总是随意地对待他,动不动就说不跟他玩了,甚至还欺负他。



图片来源:电视剧《继母与女儿的蓝调》


前一秒抢了他东西,下一秒让他一起玩,就立即屁颠颠地跟过去,连基本的自尊心都没有。 一般来说,在人际交往中,情商高的孩子,懂得控制情绪,讨人喜欢。事实上,如果是为了追求友谊,而牺牲本身,那根本就不是情商高的表示。
为了讨好别人,委屈本身,换来的只是得不偿失。
不懂得发脾气,很大程度上代表的是不懂自爱,这种“自我不重要感”导致孩子把“迎合、服从”当作性格温和、好讲话,所以行为才缺失分寸感。
就像迈克尔·乔丹,他小时候从不惹事,还很会忍让。 可一些顽劣的孩子却觉得他是个胆小鬼,有事没事总喜欢欺负他。
最后,乔丹父亲看不下去了,告诉他:“如果别人不知道你是有脾气的人,他们就会变本加厉地欺负你。”



图片来源: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后来,别人再欺负他时,他把其中带头的孩子,狠狠摁在地上。从那之后,再也没人敢欺负他。 一味地控制情绪,坏孩子就会肆无忌惮,而听话的孩子,则会失去原则和人格。
懂得自爱的孩子,知道如何让本身高兴,即使难过,也知道难过的原因,懂得去发泄和调整,不会走入极端。 在此基础上,孩子有本身的底线和脾气,也会将这个作为社交时的调控工具。
保持本身的原则,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才是坦荡且有趣的交往。
正如蔡康永说:“情商高并非指不发脾气,而是要合理地发脾气,让本身的情绪可以顺畅地表达,舒服地做本身,才能让本身和世界都开心。”


孩子发脾气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中提到:“我们常常不能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会因为一点很小的事情,就哭闹个不竭。”
事实上,当孩子的不开心遭到否认或忽略时,他们只会更加难过。 作者提到,有时候,孩子只是想让你了解他的感受,倾听他的话,然后“说出他们的感受”,就是最大的帮手。
就像最新的一期《妈妈是超人3》中,嗯哼一个人坐在地上玩玩具,当他不小心踩到一个很尖的小钉子时,立即大哭起来,还生气地把钉子扔的远远的。
霍思燕询问孩子怎么了,检查完脚底后,发现不是很严重,她很温柔地安慰:“必定很疼吧。” 嗯哼表示很疼,她就把儿子抱在怀里,没一会儿,嗯哼的情绪就不变了很多,也不再哭了。






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认为: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阻止发脾气才是。
所以,面对孩子突如其来的情绪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原因,然后正视、接纳他们的情绪就好。不要非打即骂,或是失去原则地哄,这样的结果更容易拔苗助长。 别的,也要告诉孩子“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道理。 就像作家桌子说过的一个词语:“义怒”,即学会正义、合宜的怒气,正确的发脾气。
脾气从来都不是为了让孩子“低头”,而是为了让孩子“昂首”。当别人的行为超出本身的忍耐度时,我们可以像小乔丹一样,进行适当的反击。


让孩子学会积极的暂停



正面管教中有一个工具卡,叫做积极的暂停。当然,这里的“暂停”并不是指阻止孩子发脾气。
美国正面管教体系创始人简尼尔森创作的第一本有关正面管教的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就很好地说明了“积极的暂停”的含义与做法。虽然绘本只有简短的几页,但却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效的育儿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有效帮手孩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能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自律、自控的能力。






试想一下,如果您生气时,丈夫/妻子/家人却对你说: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事,惹到别人了?这时你会怎么想?是更生气呢?还是会真的反省本身是不是真的做了什么错事?同理,孩子生气时,也是这样的。
当孩子们处于被惩罚性的暂停时,他们可能会想:“下次我不会让你抓住了。”又或者是“我会讨回公道的。”又或者更糟糕的是“我很差劲”。这就是为什么国家幼儿教育协会非常反对这种方式的暂停。
积极的暂停则完全不同。它是要帮手孩子感觉更好(这样他们才能接通理性大脑),而不是让他们“感觉更糟”(这是一种错误的激励),不是让他们为本身的错误“付出代价”。在每个人都能足够冷静到接通理性大脑之前,专注于解决问题就不会有效。
总之,不要去“抹杀”孩子发脾气的本能,他只不外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本身的无助,寻求你的帮手罢了。我们只需要体会孩子的感受,在他无助的时候,引导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长们要知道,孩子爱发脾气,其实也是一个家庭的福气。代表着你的孩子更懂得:在尊重别人前,先尊重本身。



如果您有兴趣了解正面管教,走进孩子的内心,学习如何培养自信、自律的孩子。那您可以继续关注我们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leoxie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45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