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有效陪伴和正确家庭教育:让孩子不再痴迷网络游戏的“密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冰咖啡 发表于 2018-10-21 15:34: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冰咖啡
2018-10-21 15:34:02 3116 0 看楼主
随着手机和电脑等智能设备逐渐普及,现如今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是,不能不让孩子玩手机,但是又怕他们深陷其中;当孩子痴迷网络和游戏,父母又该怎么办?9月8日,一场主题名为“家庭网络素养‘战斗指南’,不再为熊孩子操碎心”的青少年成长与游戏沙龙在济南举行,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活动现场“取经”。



“深陷网络的孩子一部分是缺乏父母陪伴,但也有很一大部分家长严管严控,孩子为什么还是深陷网络不能自拔呢,因为他们缺傲幽是有效的父母陪伴和正确的家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课题组特邀研究员张楠伊的开场发言,让不少家长陷入了沉思。

作为一名家庭教育学者,张楠伊认为,现在很多家长其实大都“错爱”了孩子,具体表示为:严管严控造成孩子变节、经常责备孩子造成他们现实生活缺乏成就感、逼迫孩子让他们的现实生活索然无味,正确的做法其实是孩子可以和家长共商的宽松教育,经常鼓励而不是责备孩子,让孩子更多做本身喜欢的事儿,而不只是为了提高成绩。



“孩子在青春期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不是提高成绩长本事,而是成为大人。”张楠伊说,青春期的少年儿童需要最强的三个内心需求是独立感、成就感和愉悦感,但在“错爱”的家庭环境中,孩子很难获得,便容易沉陷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去,家长更应该用有效的陪伴和正确的家庭教育,让孩子达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平衡。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则在现场分享了《2018年度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调查报告》:现在超过六成的青少年第一次上网年龄是6-10岁间,近九成青少年主要通过手机上网,而家庭则是最主要的上网地点。



如何实现未成年人上网庇护?在田丰看来,一方面是通过游戏分级、实名制等技术性控制,另一方面则是政府、学校和家长联动的社会学控制。父母是孩子上网的第一道防线,解决孩子网络沉迷首先关键的是家长得给孩子以尊重,跟孩子谈判并达成共识,出现问题的时候,不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学校、社会和厂商,而是合力去解决。



从事班主任工作22年的济南经五路小学语文老师孙艳艳,也在现场分享了她的看法,她希望家长在对待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上,第一要立好规则,第二要做好榜样,第三要有效陪伴。济南市舜耕小学五年级家长代表温涛表示受益匪浅,他说当家长不让孩子更多玩手机的时候,家长首先不能整天抱着手机不放。

活动最后,腾讯成长守护平台运营负责人赵书影分享了腾讯在未成年人上网和庇护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探索。在主管部门相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腾讯不竭完善网络游戏的事先、事中、事后等环节。2017年2月,腾讯推出了国内首个帮手父母前置办理孩子包罗时长、消费等游戏行为的“成长守护平台”。成长守护平台上线一年来,已办事约420万用户,受成长守护平台庇护的未成年人,比拟未受庇护前一个月平均游戏时长下降25%,充值额度最高下降37%。

2017年6月初,腾讯于《王者荣耀》游戏内上线了健康系统。按照系统规定,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在《王者荣耀》中限玩1小时(同时每日21:00-次日8:00之间禁玩),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后将被强制下线,当天不能再玩。近期腾讯还将对《王者荣耀》的健康系统再次全面升级,新用户在首次进入游戏时,会启动最严格的实名策略,接入公安权威数据平台进行校验。该项校验能够精准判断相关帐号的实名信息是否为未成年人,进而决定是否将此帐号纳入到健康系统的防沉迷体系中。



2018年6月,经过历时一年的多轮调研与测试,腾讯又推出“未成年人游戏消费提醒”的新办事。在该办事中,当一个QQ登陆的帐号在腾讯旗下游戏近30天动态累计消费达300元或以上,对于其中疑似未成年人消费的,腾讯将尝试主动介入,联系相关支付账户的所有人进行提醒和确认。

此外,腾讯还推出了包罗旨在提升家庭与孩子网络素养的“DN.A计划”,以及各项理论研究。比如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推出的《写给家长的游戏指南》和《家庭网络素养教育指南》,以浅显易懂的文字给家长们提供了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游戏的建议,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冰咖啡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11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