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总是屡教不改,让人抓狂,可能是你忽略了这两个关键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881018 发表于 2018-10-26 19:2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881018
2018-10-26 19:28:08 3675 0 看楼主
教育孩子就是一场修行,在修行路上最让父母抓狂的莫过于孩子屡教不改,重复性地犯同一个错误。很多父母会说: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是他就是不长记性,我能怎么办?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需要及时反思,找到孩子重复犯错的根本原因。孩子重复犯错,大多是父母忽略了这两个关键问题。





一、孩子的是非判断不雅观模糊

什么是是非判断不雅观模糊呢?意思是,孩子可能知道本身犯了错,但是他们有可能不知道本身错在哪里。很多时候,家长可能会觉得本身惩罚孩子的原因一目了然,并不需要细说,而事实情况却是: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知道本身为什么被罚。





记得有一次小侄女出于好奇就动了妈妈的工作电脑,结果不小心把嫂子的一个重要文档弄乱了,她用小手在妈妈的文档里加了很多奇怪的字词。由于文档马上就要提交,嫂子为此暴跳如雷,吓得小侄女连连认错。但是没过几天,小侄女又好奇地再次动了妈妈的电脑,虽然这次没弄出什么变乱,但是对于小侄女这个行为让嫂子很愤怒,因为她觉得小侄女没从上次的打骂中吸取教训。后来我耐心跟小侄女聊天后才得知,她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上次妈妈会那么生气,她只是学着妈妈的样子工作,想帮妈妈多做点事情,好让她多陪陪本身罢了。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屡教不改时,必然要先弄清楚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是没弄清楚错在哪里还是只是为了挑战父母的权威。就算孩子犯错了,让你气愤不已,在责罚完后,选一个双方都安静的时间,必然要和孩子来一次深入的交流,向孩子说清楚你生气的原因,也要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要那么做。最后,再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以及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你可以怎样做。这样的处事方法,必然能让你的教育事半功倍。

二、父母的规则意识不明确,处罚不分轻重





很多时候,孩子的规则意识是通过不竭犯错、不竭挑战规则来建立的。有些父母管教孩子全看表情,表情好时对孩子的容忍度高,就算做错了也会宽容带过,表情不好时,孩子犯芝麻大点小事也会大动肝火。这样的父母本身的规则意识不强,也会让孩子的行为毫无原则性可言,他不知道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





邻居家的大妈就是典型的例子,她管教孙子全看表情。表情好时,孙子就算偷了别人家的东西,她也会说:小孩子嘛,看到喜欢的就拿了,没什么偷不偷的意识,我们玩一下还回去就是。表情不好时,就算只是吃饭不小心打碎一只碗,也能把他抓起来痛打一顿。所以,她家孙子异常变节,根本没有原则可言,是典型的熊孩子。





所以,教育孩子,父母首先得明确本身的教育规则,也要让孩子知道你的规则。遇到原则问题,就必然要告诫孩子这样做非常不合错误,下次绝不成以再犯。如果只是一些小问题,父母稍微提醒下就行,就不要上升到原则问题的高度来处理。





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的,你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的总统——里根。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本身的过失负责。





孩子犯错并不成怕,可怕的是不会管教的家长。教育孩子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家长们必然要不竭学习,提升本身。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最好时机,因为内疚和不安的他们其实是急需的得到父母帮手的。父母的方式和方法选对了,孩子就能从错误中学到受益终身的学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881018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67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