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尸位素餐!30家车企被列入“黑名单”,造车新势力只是纸老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我最爱的你 发表于 2018-10-26 20:3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我最爱的你
2018-10-26 20:35:35 3410 1 看楼主
就在本年的前七个月时间里,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别离为50.4万辆和49.6万辆,比上年同期别离增长85%和97.1%,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内车市增长的主动力。在如此大好的形势之下,却有30家车企进入了工信部的“黑名单”,而这份黑名单上大部分为造车新势力,这些公司已经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超过1年了。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难道造车新势力只是“纸老虎”,噱头有余然而没有“真材实料”?





30家车企进入“黑名单”,既是警钟也是鞭策

进入“黑名单”的车企数目多达30家,其实是一个警钟。





新能源的大热,以及国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新能源汽车成本本钱入局的风口,从而众多造车新势力粉墨登场。这些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大力发展的初期,都拿到了新能源生产资质,但是却“雷声大雨点小”,把新能源概念炒作得火热,但是却迟迟不见产品。





其实此次工信部的“通知”下发既是警钟也是鞭策,督促这些造车新势力早日上轨,加快产品研发和生产,不要再消极对待。同时适时的资质清理也是为后续更有实力发展新能源的车企腾出空间,促进这个市场的良性发展。





造车新势力面临困局,缺少资金产能不足

虽然此次“通知”意在鞭策造车新势力,但是实际效果还是有待考量,因为许多造车新势力已经面临困局。





首先就是资金难题,造车新势力们急匆匆地进入这个市场准备大干一场,但是才发现后续资金难以维系,就连造车新势力大热门蔚来汽车在多轮融资之后还是急需资金。其次就是生产难题,很多造车新势力都没有本身的生产线,多走代加工路线,无论是产能限制于他人,难以发展壮大。最后就是技术问题,造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技术,但是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并没有本身的核心技术,并且还不专研技术,并不具备竞争力。





脚踏实地突破困局,新能源前途仍光明

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要想突破当下困局,最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研发、产品、渠道和办事,缺一不成。首先要潜下心专研技术,招募技术精英团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体系。其次在产能上,初期先通过代加工实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也自建工厂申请资质,以便为后续的独立发展创造条件。最后要有好的商业模式,即包罗汽车金融、共享和办事等在内的全价值链体系。





如果造车新势力能够突破困局,未来还是光明的。毕竟选择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未来发展的大标的目的,其中蕴含的商机和价值都是不成估量的。





结束语:30家车企进入工信部的“黑名单”给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浇上了一泼冷水,但这并不是坏事,反倒让车企和消费者更理性地看待新能源的发展。诚然新能源市场呈现“百家争鸣”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其中乱象丛生那就不是政府和消费者所希望看到的。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真正有实力的造车新势力不竭涌现,带给消费者真正好产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杨君 发表于 2018-10-26 20:36:0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杨君
2018-10-26 20:36:00 看楼主
看看车标和车名一片垃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我最爱的你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410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