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锤定音:拿失真数据分析车市 无异于瞎子摸大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習慣性、流淚。
2018-10-28 16:59:15 5716 20 看楼主
上周,乘联会和中汽协别离发布了本年8月,以及前8个月的汽车产销统计,许多媒体和专家据此对国内车市进行了分析。



且不论上述分析准确与否、靠谱与否,拿失真的统计数据来分析车市,本身就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有些瞎子摸大象的感觉。

汽车批发销量属于工业统计

乘联会和中汽协发布的国产汽车销量统计,都是汽车厂家报上来的汽车批发数据。而汽车零售数据,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汽车上牌量,掌握在公安部门车管系统手里,不合错误外公布。



中汽协发布8月份及1-8月乘用车产销统计

对于汽车主机厂来说,只要把汽车卖给经销商,哪怕车还没有提走,或者还在运输的路上,或者在汽车经销商的库房里,都算卖出去了。这种产销统计,实际上是一种工业统计。经销商把汽车卖到消费者手里,被称作汽车终端销量,也叫做汽车零售量,被称为商业统计。

汽车主机厂生产出来的汽车还没有批发给经销商,叫做工业库存。汽车经销商从主机厂买来的汽车,还没有卖给消费者,叫做商业库存。



乘联会发布数据

一般而言,汽车经销商手里有相当于0.8至1.2个月销量的库存,是比力合适的。这些库存部分在运输途中,部分在库房里。

车市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4S店的库存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这时,汽车批发数据和终端销量数据基本一致。按照汽车批发数据分析车市,相对来说还是比力准确的。

但是,在汽车市场波动较大、汽车厂家向经销商压库严重、转移工业库存的情况下,汽车批发数远远大于零售数据。这时候的汽车批发数据,是一个失真的数据。用失真的数据来分析车市,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吗?



比力科学的做法是把汽车批发数据和零售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市场分析。这样的分析建立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是有权威性和准确性的,可以让人信服。

可惜的是,每个月的汽车零售数据从来不公布。之前汽车厂家都是花大钱,从公安部下属位于无锡的交通研究所的华通公司来买,以此来进行市场分析。

放开汽车上牌数多年未果

多年来,汽车业界一直呼吁公安部公开汽车上牌数据,但是迟迟没有结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一直呼吁有关部门放开汽车上牌数据。



2009年初,受中汽协委托,我执笔起草了一个文本初稿,交给汽车界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两会”上提出议题和议案,呼吁放开汽车上牌数据。

全国人大代表、宇通汽车总裁汤玉祥在2009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关于公安交通办理部门按期公开汽车注册数据的建议》,建议公安交通办理部门按期公布或提供可供企业查询的除车辆所有人信息外的所有注册数据信息。

不外这一建议并未被采纳。有关部门答复说,按期公开汽车注册数据一事暂时无法落实。一是目前信息系统的技术还不成熟,达不到公开的条件;二是数据中有部分涉及公民隐私,还存在法律问题,未来将组织专项讨论,研究解决方案。



其实,这两个理由很牵强,涉及公民隐私部分的信息可以不公布,也并不存在什么技术难题,真正拒绝议案的原因是上牌数据背后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

有媒体称,公安部交通办理科学研究所有一家下属企业无锡华通智能交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公安部负责信息办理的“金盾办”将汽车上牌数据打包给无锡华通,后者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再高价卖给企业,每年卖数据的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乘联会和中汽协按期公布的汽车销售统计数字,是汽车批发数据,与终端销售数或者零售数有必然差距,不能准确完整反映汽车消费的实际情况。



车管部门掌握的汽车登记信息和上牌数据,真实反映了国内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消费变化以及汽车品牌的市场表示,汽车厂家可以据此调整产品结构、及时投放新产品,加大重点市场营销,改善薄弱环节。汽车消费者可以据此决定消费取向,有关研究部门和决策机构可以按照这些信息指导产业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国内汽车企业,多年来一直要求有关部门公开车辆上牌数据,可是一再被拒绝。



在舆论压力下,有关部门从去年开始,不再对汽车厂家出售汽车上牌数据。厂家叫苦不迭,以前虽然要花不少银子,但好歹还能看到零售数据,现在倒好,压根看不到了。

汽车上牌数据应该按期公开

为了解决汽车零售数据的难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于2010年尝试通过汽车合格证的产生和核销,来推算上牌数,并予以发布。

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每一辆新车下线,企业生产线便会实时自动打印一张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相关信息会传至位于北京的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



合格证是办理机动车注册登记必需提交的法定证明之一。消费者购买的新车上牌后,机动车合格证会被核销。被核销的机动车合格证数量,反映了市场终端实际销售情况,实际上就是汽车上牌数。

2010年5月开始,中汽中心每月初都公布上月的汽车产销统计,深受汽车厂家和媒体的欢迎。

可是好景不长,中汽中心这一做法,碰了别人的奶酪,引起相关部门的不满。迫于压力,中汽中心的汽车产销发布会没几个月就偃旗息鼓了。



汽车上牌数不让卖了,汽车合格证产生和核销得出的汽车零售数也不让发布了。可是市场又急需这个数据。

过去几年,中汽中心数据中心和保险部门合作,利用汽车交强险的数据,推算真正的汽车终端销售数据。

按照国家规定,所有上牌照的新车,可以不上商业险,但交强险必需要上,不然不给上牌照。



交强险的全称是“机动车交通变乱责任强制保险”,是国家因应《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而推出的强制性车辆险种,2007年7月1日正式推行。

国内各保险公司所掌握的交强险数据,实际上就是汽车上牌数。在车管部门的上牌数停止出售后,保险数据成为反映汽车终端销量的唯一来源。

目前,国内各大主机厂都能得到中汽中心提供的按照保险数据整理的终端销量数据。一般是每月25日出上月的数据。为了避免引起纷争,中汽中心的保险数据不合错误外公布,只供车企内部参考。



国内媒体拿不到终端销售数据,按照乘联会和中汽协提供的批发数据去分析车市,又存在着许多弊端。

按照批发数据,前几个月乘用车销量虽然增速放缓,但还是正增长。但是按照保险数据得出的结论则是持续负增长。

仅仅按照汽车批发数据,而不是综合考虑终端销量去分析车市,由于基础数据失真,分析的结果往往不靠谱,容易误导市场,误导消费者,不利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如何解决信息不合错误称的问题,如何让汽车销量数据不失真,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车管部门按期公布上牌数。

鉴于车辆上牌信息无关国家机密,无损汽车行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有关部门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而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相关规定,按期公开汽车上牌数据,以便国内汽车行业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了解产业发展状况,更好地鞭策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约定 发表于 2018-10-28 17:00:0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约定
2018-10-28 17:00:07 看楼主
第一次听说这个数据还保密。算国家机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Venn 发表于 2018-10-28 17:01:01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Venn
2018-10-28 17:01:01 看楼主
怪不得很多车销量不好,路上却一堆,另一些车销量很好,路上却看不见。[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潇洒哥w 发表于 2018-10-28 17:01:27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潇洒哥w
2018-10-28 17:01:27 看楼主
“在舆论压力下,有关部门从去年开始,不再对汽车厂家出售汽车上牌数据。厂家叫苦不迭,以前虽然要花不少银子,但好歹还能看到零售数据,现在倒好,压根看不到了。” …… 好听一点叫皮,难听一点叫傲,更难听一点的叫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Selina52 发表于 2018-10-28 17:02:18 | 只看该作者
5#
Selina52
2018-10-28 17:02:18 看楼主
敢说!标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儿是爸!别打 发表于 2018-10-28 17:03:12 | 只看该作者
6#
儿是爸!别打
2018-10-28 17:03:12 看楼主
数据就是资产,这话儿没错[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asd137300764 发表于 2018-10-28 17:03:54 | 只看该作者
7#
asd137300764
2018-10-28 17:03:54 看楼主
中国总有些莫名其妙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拉shou团购网 发表于 2018-10-28 17:04:40 | 只看该作者
8#
拉shou团购网
2018-10-28 17:04:40 看楼主
这样,国家怎么才能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想你, 发表于 2018-10-28 17:05:39 | 只看该作者
9#
,想你,
2018-10-28 17:05:39 看楼主
说到大家心坎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飞机没刹车|\ 发表于 2018-10-28 17:06:06 | 只看该作者
10#
飞机没刹车|\
2018-10-28 17:06:06 看楼主
一声叹息,现在只能看看交强险的统计数据来掌握市场占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習慣性、流淚。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5716 | 回复:2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