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亚马逊内部滋生败北丑闻,这或许是所有电商平台都需要面对的难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angyh156 发表于 2018-10-30 09:0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tangyh156
2018-10-30 09:08:21 4673 8 看楼主


摘要:作为办理者,电商平台运营人员手上掌握的信息和权限能轻易决定商家的生死存亡,也使他们必然要面临严峻的「败北」考验。
在大众眼中,科技公司一贯有着相对传统企业更加宽容、灵活的工作环境,身处其中的员工们也大多有着各自所谓的技术抱负与成就一番事业的野心,而「败北」这样的词语,似乎永远与科技公司搭不上边。
可惜的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任何大公司都摆脱不了「大公司病」的困扰。近期,亚马逊,这家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科技公司内部就出现了败北的情况。
按照购买了相关泄漏数据的商家透露,亚马逊内部存在员工在中间人的牵线搭桥下,收受第三方商家的贿赂,向后者提供亚马逊的内部数据。这些信息显然可以让商家在亚马逊的经营事半功倍。目前,亚马逊的办理层正就这起事件展开调查,涉嫌的行为包罗数据泄漏和受贿。

败北滋生

据知情人士透露,向外兜售数据和机密信息的行为在中国尤为严重。因为亚马逊中国的第三方商家数量正高速增长,同时,中国区亚马逊员工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这让他们更容易受到利益的诱惑,进而做出一些逼上梁山的事情。
在这条灰色利益链中,深圳的亚马逊员工向中间人提供内部的销售数据,以及差评用户的邮箱地址,第三方商家则从中间人那里购买这些信息来调整销售策略,说服差评用户消除差评。如果第三方商家愿意给出更高的价格,亚马逊员工也可以直接帮手删除差评,甚至恢复被封禁的商家账户。按照难度的不同,这些办事的收费在 80 到 2000 美元不等。








在过去的几年里,亚马逊大幅扩展了本身的 C2C(Custom to Custom,即第三方商家将商品销售给顾客,亚马逊仅仅提供平台)业务,这极大地丰富了亚马逊上的商品种类,同时,第三方卖家之间的竞争也使整体的价格降低了许多。按照 FactSet 的统计,目前有超过 200 万商户在亚马逊上销售了 5.5 亿件商品,占到亚马逊整个销售量的一半以上。去年一年,第三方商家在亚马逊上的总销售额超过了 2000 亿美元。这也让卖家与卖家之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无数卖家绞尽脑汁,只为想出一个方法,能够将本身产品展示在亚马逊网站搜索结果的第一页上。因为大部分用户会在搜索结果第一页的商品中,作出本身的购买决定。

万恶之源

亚马逊的「智能系统」会基于各种因素对商品进行排序,包罗评价好坏,商品的点击率和销量。早就有一些卖家试图通过虚假的点击、购买以及好评等「操作」让本身的商品能够在搜索结果中名列前茅。这套「奇技淫巧」在淘宝上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通常称之为「刷单」。
但商家们很快发现,即使是「刷单」,也并非最快的捷径。对于第三方商家来说,本身去做市场调研,分析竞争对手,通过提升产品品质、降低价格来提升本身在平台上的影响力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亚马逊员工手中掌握的数据和权限,才是能够打开潘多拉魔盒的「万能钥匙」。
商家们很快打上了「买通亚马逊员工」的主意。一位曾在商家和亚马逊员工之间牵线搭桥的中间人表示,中国的一些中层亚马逊员工有权力删除差评,并且可以看到给出这些差评的用户及其邮箱资料。而比「消除差评」更诱人的,是这些员工手中掌握的亚马逊内部的销售统计数据。包罗用户最常在亚马逊上搜索的关键词,销售量等等一系列数据在内的关于买家消费习惯的深度报告。掌握了这些信息的商家,可以针对热门的关键词来优化本身的产品描述和广告投放,以获得更高的曝光度和点击量。有相关的中间人透露,商家最低只需要花 80 美元就可以买到一份相关的销售数据报告。








这使商家和商家间的竞争进入了一个「白热化」的阶段,即使你想要「走正道」,通过优化本身的产品和办事来获得竞争上的领先,大环境也会让你走得十分艰难。一位中国的亚马逊卖家就表示,亚马逊上的竞争形势已经过于严峻,如果本身不采取一些「灰色手段」,就无法在亚马逊上保留下去。
这不是亚马逊一家的问题。无论是淘宝、京东,还是比来才崛起的拼多多,都或多或少面临过或正面临着败北的问题。早在 2010 年以前,淘宝就因为当时的运营人员(淘宝内部称淘小二)掌握的权力过大而导致败北滋生,以至于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权力寻租产业链,涉及的金额动辄数百甚至上千万元。当时的马云,用铁腕手段果断摈除了阿里巴巴原 CEO 卫哲和聚划算原 CEO 阎利珉,但仍然没有完全禁绝淘小二的败北问题。作为办理者,电商平台运营人员手上掌握的信息和权限能轻易决定商家的生死存亡,也使他们必然要面临严峻的「败北」考验。

反击与挑战

对于亚马逊来说,败北滋生绝对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
据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正在调查部分相关案件,其中包罗在美国工作的涉嫌收受贿赂的员工。亚马逊负责监管国际市场的副总裁埃里克·布鲁萨德(Eric Broussard)也已经开始接受中国区相关案件的调查。据透露,亚马逊已经决定将中国区高管换帅,试图通过换人的强硬手段来禁绝受贿行为。
在亚马逊内部,防止卖家利用系统漏洞来获取竞争优势,一直是亚马逊的工作重点。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利益的驱动下,试图钻营漏洞的商家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富有「创造力」,想要禁绝这类事件会变得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具有挑战性。








就本次败北事件,亚马逊公开表示,它们制定了严格的内部员工政策、商业行为准则以及道德规范,并且已经安排了能够对员工权限和行为进行限制审核的新系统。亚马逊发言人在声明中称:「我们的员工必需尊重道德标准,任何违反公司准则的员工都会受到纪律处分,严重者将被解雇,甚至面临法律和刑事处罚。」类似的严格办理机制也将针对平台上的商家。发言人称:「我们绝不容忍那些滥用亚马逊系统的行为,如果我们发现商家有这类行为,会采取迅速而严格的反制办法。」
想要解决败北滋生的问题,一方面当然是要采取严格手段进行威慑,让商家和员工都惧怕违规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当然也需要从机制本身切入,从根源上消除败北滋生的利益驱动因素。这不仅仅是亚马逊将长期面临的挑战,更是每一个电商平台未来要解决的大难题。
参考链接:Amazon is investigating claims that employees deleted reviews and sold sales data to sellersAmazon Investigates Employees Leaking Data for Bribes头图来源:视觉中国责任编纂:宋德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kokoko332 发表于 2018-10-30 09:09:1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kokoko332
2018-10-30 09:09:19 看楼主
深圳的大卖又会倒一批[鼾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564685282 发表于 2018-10-30 09:09:51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564685282
2018-10-30 09:09:51 看楼主
中国人几千年的智慧在亚马逊面前开始崭露头角了,不知道亚马逊能否压住。怪不得不少机构都在卖选品数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飞机没刹车|\ 发表于 2018-10-30 09:10:47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飞机没刹车|\
2018-10-30 09:10:47 看楼主
马云真是好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大金牛 发表于 2018-10-30 09:11:28 | 只看该作者
5#
大金牛
2018-10-30 09:11:28 看楼主
有我国人的地方就有模仿创新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村长的夏天 发表于 2018-10-30 09:12:04 | 只看该作者
6#
村长的夏天
2018-10-30 09:12:04 看楼主
近墨者黑,正常![得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O宿命o 发表于 2018-10-30 09:12:40 | 只看该作者
7#
O宿命o
2018-10-30 09:12:40 看楼主
生意参谋是个好东西,可惜要涨价十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谜谜 发表于 2018-10-30 09:13:33 | 只看该作者
8#
谜谜
2018-10-30 09:13:33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林少 发表于 2018-10-30 09:14:23 | 只看该作者
9#
林少
2018-10-30 09:14:23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tangyh156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673 | 回复:8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