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长铭:“致全体教育者的公开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翊v殘 发表于 2018-11-21 14:2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翊v殘
2018-11-21 14:24:14 7826 20 看楼主

“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则曾引发教育圈轰动的金句,出自一位刚刚卸任的校长之口——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

现年61岁的刘长铭在2003年正式接任北京四中校长一职。在他卸任后,北京十三中原校长马景林将“接棒”第28任校长。

14年校长经历,30年从教经验,刘长铭留下的,除了对四中的付出,还有一封“致全体教育者的公开信”。信中,有写给校长的办理反思、有写给教师的课堂经验,还有写给家长的家教智慧......

致校长:

作为教育办理者,尤其是作为校长,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去开展教育探索,是一项重要的办理方法和艺术。关键是要调动教师的能动性

1

作为教育办理者,尤其是作为校长,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去诱发和鼓励教师思考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去开展教育探索,是一项重要的办理方法和艺术。

2

作为学校办理者尤其是校长,要做的就是为师生创造实践提供机会、支持和保障,营造鼓励探索、鼓励创造的学术氛围。

3

教师是创造的源泉和主体,但梳理和提升至关重要。这是校长的文化使命。

校长要有形而上的思维,善于将师生的智慧提炼凝固下来,使之成为学校的理念、财富和传统。这就是学校文化建设。

致教师:

什么是一堂好课?从听课和评教中总结好课的共性,我可以概括为“四有”: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

——刘长铭

好的课堂要做到“四有”

1、“有知识”

知识不是讲的越多就越好,要讲的精准、精炼、精彩。少则得,多则惑。怎样把握好这个度,取决于你对规律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知道学生的困惑在哪。

讲课不是对知识的简单陈述,不是课本搬场,更不是讲标准答案。这样的课学生不欢迎,这样的教师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有知识还不是好课的唯一指标。能不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是好课的重要特征。

2、有方法

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本身悟出方法。

思想是比方法更高一层的东西,是道,而非术。方法是解决具体问题的,可以说思想是可以移植应用到其他领域、触类旁通的方法,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遍及的方法。让学生本身悟出方法和思想是教育者更高超的技艺。

3、有生活

人类创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使生活更加美好和有意义,而不是为了考试和个人发展。仅仅把学知识与考试挂钩是一种价值迷失。

所以我们在讲课时,除了要关注考试外,还要广泛联系与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和人类职业活动,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理解知识的意义与价值。

价值引领而非考试导向的知识教育,会使学生获得主动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热情。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了解知识在改变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运用知识来创造和改变世界的欲望和冲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这种价值引导的教学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胜过空洞的说教。

4、有境界

一节好课展现的不仅是教师的口才和处理教材的技巧,还有教师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我认为后者更为重要。

一个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是赋予了教育者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不雅观的课堂,是充满了热情、激动、憧憬、情感激荡和心灵互动的课堂,是将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

给青年教师的四句箴言

1淡化得失心,关键是你更看重什么

人生没有绝对的得与失。得到未必是好事,失去未必是坏事,所以得失不必放在心上。你在这里失去,必会在别处得到。得与失是守恒的,关键是你更看重什么。

2、培养对教育的兴趣和激情

有兴趣就会有激情。兴趣和激情不是天生的。所以大家要培养本身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这样你就可以从工作中享受到无穷的快乐与幸福。

有激情还有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保持年轻,不论是心态还是外表。

3、年轻时认真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白做

人生是积累精华的过程,因为提取是为了积累。所以我和大家说,年轻时要认真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因为只有认真做的才是具有积累价值的财富。

4、 盲目攀比、过于暴躁只是自寻懊恼

有些东西,如名和利,得到固然好,没得到也未必不好;有人早得到,有人晚得到,有人没得到。

早得到未必就好,晚得到未必不好,即使没得到,也要心态安然安祥,多反思本身,不要怨天尤人,这样会气阻伤身,不利健康。

致家长:

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凡是家长不与学校老师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1、理解老师,冷静处理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本身孩子的态度,特别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

但是教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由于责任心的缘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关注的方式也不同。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我认为未必是一件好事。老师应当比家长更有理智。

当孩子没有受到特殊关注而产生失落感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做好“补台”的工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暗暗地与老师进行沟通。

如果家长不能保持冷静和理智,情绪上流露出对学校老师的不满,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发一通牢骚,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成见,那后果是不胜想象的。

2、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

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3、教育需要耐心

暴躁和揠苗助长可能会收到眼前的、显现的效果,但是在孩子精神上会造成什么缺陷(很多事例说明缺陷是存在的),很可能要等神经科学发展很多年以后才能知道。

所以,我更欣赏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给家长的“八句箴言”

1.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

2.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3.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家长有关,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4.别把本身的梦想附加给孩子的未来。

5.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无论我们怎样对人进行分类统计必然是正态分布的,我们所谓的最成功的人必然是很少数的。绝大多数是平常的。其实我们今天看到大量的人是普通人,但是他们生活很乐不雅观、很幸福。

6.如何与孩子沟通应该被当作一门艺术。沟通我们应该选择一种方式,选择一种场合,选择一种心境,选择一种时机。

7.宽容对待孩子,做到“眼里能够揉进沙”。我认为,现大绝大多数家长缺少这样一种教育艺术。

8.夫妻关系才是第一位。

网上有一篇我写的文章,文章的不雅观点是,千万不要把孩子看的比你的生活伴侣更加重要。在我看来,夫妻关系是第一重要,正因为有了安稳的夫妻关系,才有了安稳的家庭,有了安稳的家庭,孩子才会有一个正常、良好的成长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xvg2389 发表于 2018-11-21 14:24:5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xvg2389
2018-11-21 14:24:59 看楼主
好文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a3338518 发表于 2018-11-21 14:25:50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a3338518
2018-11-21 14:25:50 看楼主
职称,绩效,校长毁了中国基础教育,有几个校长走进课堂?有几个一线教师能评上正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xvg2389 发表于 2018-11-21 14:26:26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xvg2389
2018-11-21 14:26:26 看楼主
我的老师在我心中就如父母亲人,老师的言传身教深入我心,已成为我人生的榜样,使我面对周遭人事时就化身为老师。前不久,去看望我四十年前的老师,刚一见面,她居然一口叫出我的名字!白发苍苍的老师,一脸慈祥地望着我,满眼都是爱。我轻轻地问老师:您现在可好?老师颤巍巍地伸出枯槁的手,抚摸我的脸庞,说:看着同学们一个个健康成材,我非常满足,非常幸福啊!我再也忍不住了,像个孩子似地在老师面前泪雨滂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aikaren 发表于 2018-11-21 14:26:51 | 只看该作者
5#
aikaren
2018-11-21 14:26:51 看楼主
刘校长对校长、教师、家长三者的阐述,层次清晰,哲理明确,值得办理者和教师及家长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以爱相随 发表于 2018-11-21 14:27:24 | 只看该作者
6#
以爱相随
2018-11-21 14:27:24 看楼主
刘长铭的话也不必然全部正确,正如毛主席所说什么事情都得一分为二。全部配合老师这句话直得斟酌,老师明里暗里要孩子上各种补习班,买齐种电子产品,与电信部门勾结,绑卡校讯通等等唯利是图的败北行为,让学生和众多家庭深受其害和深恶痛绝!刘校长可一味要求要与老师配合,不然就是悲剧!照此办理,用不了多少年,将会是什么样的学校还很难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纯情小伙子 发表于 2018-11-21 14:28:21 | 只看该作者
7#
纯情小伙子
2018-11-21 14:28:21 看楼主
优秀教育家,优秀校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可怜没人爱 发表于 2018-11-21 14:28:45 | 只看该作者
8#
可怜没人爱
2018-11-21 14:28:45 看楼主
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成,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才能培养出有知识,有文化,有思想,有品德的人,才能保证他的人格健全,身体和心理都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忧伤美人 发表于 2018-11-21 14:29:11 | 只看该作者
9#
忧伤美人
2018-11-21 14:29:11 看楼主
建议对教师的考评一是兴趣二是激情三是最重要的是责任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346131685 发表于 2018-11-21 14:30:02 | 只看该作者
10#
346131685
2018-11-21 14:30:02 看楼主
四中没落比力快,被八一甩了很远,就是因为这个校长只讲情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翊v殘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7826 | 回复:2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