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妈妈教育9岁女儿长得好看没有用:做好看的人,不如做更好的本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何乐民 发表于 2018-12-22 14:0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何乐民
2018-12-22 14:03:34 2961 0 看楼主
◆◆关注家学宝,每天收获专业家庭教育知识◆◆



图片来源网络


家学宝编缉团 | 彦廷



近日,网友流传出一个母亲对9岁女儿讨论女孩的长相与素养的视频,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图片来源网络



在视频中,一个年轻的母亲在灯光下,面前摊开了一本书,看上去很疲惫但依旧很耐心的教育着9岁的女儿说:

“一个小女生长得好看有用吗?没用!但是你的文化素养会伴随你的一生。”

此话一出便引起了广大网友热议,这位母亲表示脸蛋好看第一眼是标致,但是标致的脸蛋看久了就会审美疲劳,而那些读过的书却可以丰富本身的灵魂,所以教育女儿必然要多读书。

人们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所以在这位妈妈的视频刚爆出后,就迎来了很多质疑。

有人说:

“内在美永远比外在美重要,但是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外在美必不成少。”

“道理我懂,但是我还是喜欢好看的。”

“如果那些小鲜肉不好看,他们还会有多少人气?如果ycy长成F姐那样,她能那么火吗?”

但也有人赞同这位妈妈对孩子的引导标的目的,认为其三不雅观很正。

然而,“外在”与“内在”的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议论的头等风向。

比如,你看前段时间在青岛公交车上,因为看见白叟腿脚不好无法弯腰系上松开的鞋带,便主动弯腰被白叟系鞋带的年轻女乘客,因为这一善举,引发了全城寻人:寻找“最美女乘客”。





图片来源网络



还有被人民日报点名表彰的12分钟四次让座的小学生,因为“善良、热情、担当......”受到了全社会人民的高度赞誉,让人们逐渐开始有所反思:什么样的孩子才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可。





图片来源网络



同时我们不成否认“外在”的好处,比如从一些特定职位与行业上来看,外表是重要的,它具备着很大一部分的竞争力。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去看待这两者的关系呢?

01有必要教孩子正确“打扮”

在中国,蔡元培曾提出过“美育”这个概念。

所谓美育,也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以培养孩子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孩子发展过程中一份不成缺傲幽教育。

试想一下,当两个陌生的人第一次见面时,彼此是通过什么才获得信息了解?我想,对一个人的判断,除了行为举止外,他的穿着打扮也是其中的一个判断标准,我们第一眼看的就是他的面貌及穿着。

在心理学上,往往可以通过穿着颜色、搭配风格来推测分析性格心理。

而在礼仪方面来讲,不同的场合会见不同的人、恰当的“打扮”十分有必要的。

一般而言,在孩子3岁以后,就慢慢的会出现性别意识,一旦有了性别意识,相继也就有了爱美意识。

当我们认为孩子对于穿着形象没有意识的时候,其实是我们忽视了甚至是剥夺了孩子的这种感觉权。

孩子即便年幼,但是他们的内心对于美依然是有感觉的。在幼儿时期进行着装美学的教育和引导,影响着孩子今后的气质和审美不雅观。

在我的亲戚傍边,有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并不好。阿谁家庭里的孩子,从上小学的时候就经常穿比他大几岁哥哥“穿剩下”的衣服,有时甚至还要缝缝补补。

据说平时家里给他买衣服的时候,会特意给他买大一号的,因为那样就可以多穿几年。我每年春节回家看到他时,心里总特不是滋味。

因为他的眼神里,所流露出来的那股自卑劲儿与不自信,用再华丽的衣裳也盖不住。



图片来源网络

曾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做过一个试验,他们测试同一个小孩,如果以标致和脏破的两种形象独自走在大街上,路人是否会关心。

在街头,女孩穿上标致得体的小大衣,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看来起就像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小孩不小心走丢了一样。

很快,就有陌生人来关心她。路过的人们纷纷对这个落单的小姑娘释放了善意。他们问她叫什么名字,几岁了,住在哪里?

大家都显得非常有爱心。

可是,故事还没有结束,这时候女孩换了一副打扮,化妆师把她打扮的十分肮脏,衣衫褴褛。她站在同样的地方,不同的是,没有人在意她,像是被遗忘的孤儿,暗淡不知所措。

最后女孩说:我觉得很难过,大家都叫我快走开。因为我的脸上有脏脏的烟灰和我穿着肮脏的衣服。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他人的初步判断,仅仅只是依赖对方的穿着打扮,即便他还只是一个小孩子。

小孩子一般不太擅于表达,所以在穿着、打扮上需要父母的合理引导。

不是说买昂贵、华丽的衣服就是打扮,而是要用心、干净、得体、尊重。



图片来源网络

家长正确的“美育”,将影响着孩子童年的审美,也为他奠定了一生的审美倾向。

02 告诉孩子:“修养”复制不来

视频中的妈妈说:“因为你的文化素养会伴随你的一生,你光脸蛋儿好看,看一眼标致,再看第二眼没有意思了,所以你必然要多读书。怎么看你与别人不同凡响,一张口别人说的是什么,你说的是文化类的东西,这个证明,这是你的素养。”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黄磊的女儿多多,12岁就在舞台上俨然一位资深话剧演员。

从她两岁时,就跟着父母各地巡演,到今天整整十年,四十几个城市,表演500余场。黄磊说,多多几乎背下了每个角色的台词。





图片来源网络



黄磊夫妇的支持,让孩子的兴趣可以发展成本身的才能,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的内心力量得到了滋养,由此才能绽放最好的本身。

而读书多,也并不是为了炫耀。这些知识,在当时看似派不上用场,但是在某一个时刻,当你需要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东西早已经融入了你的骨血。记忆的沉潜,会让那些看过的书形同我们身体器官一样,成为可以运用的一部分。

读书,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而丰富,还可以给人以生命启迪。

胡歌曾经说过一句话:阅读让我可以抛开懊恼进入豁然开朗的另一个灵感之地。

他曾是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小生,在车祸之后,他坦然地说了一句:如果皮囊难以修复,就用思想去填满它吧。

在那段最消沉最无助的日子里,是阅读让他找到了活着的意义。

一个不爱看书的人,三不雅观的形成很单一,靠的是身边亲人伴侣的影响而建立起来的。而一个爱看书、涉猎广的孩子,考虑问题时会相对更全面,有着本身独立的思考能力。

一个人,读的书越多,气质往往就越好,这份气质是现代整容雕刻、粉底堆砌不出来的。并且时间越久,会更优雅,更智慧,通过他的举止、谈吐以及从骨子里透出高贵的气息。

就像视频中那位妈妈说的一样,“内在”的东西将伴随我们一生。人终将要经历“生老病死”这个不成逆的过程,当岁月催人老,年轻的容颜不在之后,只有“内涵底蕴”可以长留。

一个说话得体、有修养的孩子,如鹤立鸡群,试问,谁不会为此刮目相看呢?

请必然要告诉孩子:“修养”复制不来。

对于“外在”与“内在”,这两者也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内在”往往也会通过外表表现出来。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孩子的“美育”,更不能不放在眼里了孩子的“内在”教育,这两者都在必然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一个有修养、有内涵、有温度的孩子,相信他能走得更远。

家学宝编纂团队以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理论为支撑,原创图文、音频、视频和测评内容,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教养支持。家学宝——您手边的家庭教育专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何乐民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96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