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运河的绿色变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misisi 发表于 2019-3-6 14:42: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misisi
2019-3-6 14:42:28 6525 0 看楼主

大运河的绿色变奏(三等奖)

福建 · 林文钦


“看古运河水在虹桥下潺潺流淌,听晨钟暮鼓在白马寺荡气回肠,上下五千八百年的岁月疏雨芭蕉……”初夏时节,当我呼吸着邳州的水乡气息时,耳边响着清新的歌谣《醉邳州》,让人倍增亲切感。

到邳州之前,我的步履是属于闹市的,闹市除天空外,都是水泥做的,城市的步履轻沾闹市的水泥细屑,来去匆匆,心头空空。当我轻踩邳州城的青砖步行街,四周的安静让人莫名地踏实起来,步履也迈得格外的轻、格外的慢。

运河水如诗如画,流金淌银,是邳州的血脉与灵魂。民众傍河而栖,水润城市生灵。这里的五月,风习习,水清清,飘散着淡淡的青草芳香。在爽朗的徐淮方言中,在无边的春风里,那水乡的灵秀就被和盘托出了。血管般穿流的河道,错落有致地绣在了小城中,缠绕并滋养着城市。

蜿蜒伸展的京杭大运河,抒写着邳州的物华天宝,也染绿了城乡、润泽着生灵。

在邳州——这个遍布生机的苏北小城,实在没有可言的卑微。城里居民们像疼爱婴孩般深深地爱着水木生灵,铭记着大运河的点滴之恩。从村庄走出的都市人心底的那份宁静,在都市狂野的压力之下隐隐作痛,需要邳州水乡这样的净土来抚平内心的焦躁。

而今的“生态水城”邳州,却有着一段酸楚的水污染“灰历史”。在运河东岸的景观带漫步时,当地文友李君娓娓叙述了大运河的演变史:早在多年前,邳州的运河可谓水草丰美、风光宜人。10多年前,因大量网箱养鱼、乱采河沙壅塞了河道,沿岸乱搭旱厕畜舍、乱倒垃圾滥排污水,使原先的运河清流变成了臭气熏天的“浊水沟”,严重影响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每逢气候反常的年份,大运河邳州段一度堵流,河中的水生物大量减少。大运河生态的极度恶化,让两岸的居民苦不堪言。“濯濯河水缺鱼虾,萧萧千里少鹭鸦”,便是运河多年前的历史写照。

想来,城市长期困于发展和环保的矛盾之中,“取”与“舍”都行之不易。勤劳聪颖的邳州人“穷则思变”,不忍水生态破坏给城市环境造成的“硬伤”,决心以绿色风情回馈大运河的恩泽。自2015年开始,当地政府对运河沿岸的棚户区整体搬迁,引导民众打响运河综合治理的三次会战,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行动,实施河岸生态景观工程建设。历经三年的持续奋战,邳州人重构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运河水生态格局,奏响城与水和谐共生的乐章。

清洗河道、网箱拆除、平整荒地、限制采砂、广植绿树、建设景观……邳州大运河的生态修复进程有着强烈的节奏感。“绿化河岸”、“公园化战略”以及“大运河景观带工程”,这些依次展开的城市生态规划,始终以大运河做主线。以水起始,在大运河绿化美化中调出城市新韵,沿河兴建起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健身运动于一体的文化景观带。跨越大运河的一条“连心桥”,连接着两岸城区,也连接着干部与群众的情感。

“水韵绿城﹒一河三岸”,这水生态主题中蕴含着多少邳州水文化的景致,该是怎样一幅绝美的“清明上河图”呢?走进滨河休闲带,人们陶醉于琴棋书画,将一城闲淡之气尽收其中;市民公园中,老人带着孙儿悠闲地享受天伦之乐;在绿树红花掩映的儿童乐园,碰碰车、卡丁车等游乐项目,调动们孩子们天生顽皮的爱玩天性;柔婉的运河畔,恋人们憩坐在杨柳依依的桥头,缠绵在温情浪漫的夕光中……因运河水体的修复,白鹭、苍鹭、翠鸟纷纷落户水畔苇丛,将大运河两岸自由地栖息成绿色家园。

有节制的索要和有序的打理,是人与自然达成的契约。绿水青山、风调雨顺,是老百姓最大的收益。邳州人识清“取”与“赠”的辩证法则,在水生态保护的应试中,交出了成绩优秀的答卷。

自古至今,运河水饱含深情地流过邳州,赐予了沿岸镇村源源不竭的财富。而邳州的今天更是了不得,她依赖着大运河发展着现代商旅业,成为苏北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城市,这也是当地百姓为之自豪的资本。在这被居民们保护下来的运河净土上,我看到了生态栖居被传承的希望。放眼未来,邳州围绕运河两岸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创造大运河护绿的“邳州样本”,为市民再添新的绿色福利。

民众保护运河,是尊重自然的馈赠。对于护河治水,邳州人诚而信之,既然双手创造了来之不易的绿色家园,就要加倍珍惜和呵护。

而今邳州城乡推行河长制管理模式,全面实施河道长效保护机制。当地政府的决心,促动了市民人人动手参与,争当“护河使者”。邳州居民每户认领运河河段责任区,践行着“护河我荣、污河我耻”的城市生态文明观。为了涵水护绿,城区大中院校的学生在每年春天,都要到大运河沿岸的生态林植树。等到毕业季,学子们都会选择在运河边送别,有节拍地踏地并齐喊“保护母亲河,兴我邳州城”的口号。他们心底有着对大运河的无限虔敬,与同学分手后留给自己记忆的,一定是仰头欢呼时,看到的运河生态林的浓绿叶子。学子对大自然的虔诚之态,深切展现了现代教育的品格。

河流与人,本身并无共生共长的约定。这是大运河,给了民众机会,使得邳州有了灵秀的城市气息和品格。运河流护佑着大地,也护佑着众生。在运河水相伴的城市,良知和真诚永驻人心。

如今,邳州人身在福中更惜福,头顶蓝色天空,呼吸洁净空气,饮着治河护绿得来的甘霖,品着绿色运河滋养的有机蔬果。

走向文明的城市水景,也擦亮了人们的视觉。在邳州城中漫步,总觉得看什么都清新可人。

初夏的清晨,我信步来到沿河南路的休闲广场。晨风中,广场上飘来了舞蹈旋律,退休大妈们在动感激情的《好日子》中翩翩起舞。富有音乐细胞的姑娘们,拉响了手中的手风琴,优雅的琴声掠过清亮的运河水面。想来,现代城市是复杂而和谐的,生态文明与现代城市的交融,让我觉得运河水的声音是如此的灵动而亲切。触目运河之畔,只见一位秀雅女子挎粉红的包,另一位穿素色衬衣披粉红纱巾,看上去特别唯美。这种视觉享受,难道就没有高天蓝和运河绿润眼的功劳?触目皆绿的水影养息了我们疲倦的眼神,滋润着纷乱烦躁的心境。心灵的田地里,浮漫起一层轻柔的绿意,美好的情愫随着运河水荡漾。

文友李君感慨说,他儿子十年前以前的作文只能写“大运河的黄水滚滚,少了灵秀水草和快乐鱼儿”,而现今他却能大抒一笔运河的丽光秀水了。李君的一番感言,透出邳州人对未来的绿色生活充满十足的信心。

水声绿韵装扮的邳州,有着苏北小城的幽静和古朴,是很自然的流露。这种幽静是连江南的周庄、乌镇等地都比不上的。那些古镇太火太挤,商业气息太浓。而济宁这座城,没有大肆装修的所谓老房子,没有摩肩接踵,只有一种很质朴的氛围。难怪有此一说:豪气的邳州人是不相信有天堂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就生活在天堂之中。

“与都市的艳丽拥挤相比,我更喜欢这里的精致简约。”一位客居邳州的外籍友人欣慰地说。谁说不是呢?若说南京、徐州是雍容奢华的贵妇,那邳州就是一位小家碧玉了。邳州,这座小城以不事雕琢的美和无可繁复的风情,吸引着为水乡风情而着迷的四海宾朋。

在文友刘君的新媒体工作室,我观看了航拍片《飞越新邳州》,其中打开的是一幅城市水的长画卷。我的视野中,邳州水乡竟展现了江南绿韵般的景致:河穿两岸,桥在水上,河畔楼盘如琴键。通过高空视角的俯瞰,那些平日被忽略的城市细节,以及隐藏在镜头背后的城市表情和情绪都显得无比祥和。

水影绿韵里的邳州,在经历时代变奏后,展现出古典兼时尚的气质美。我的脑海中始终保持着这样的画面:带着一脸温情、操一口徐淮腔的邳州市民,在运河两岸休闲时淳朴而大方的脸,有着一种惬意感与淡定感。

作别邳州的前一夜,我执意来到运河东岸的景观带漫步。夏夜有大美而不言。心静得像那湾运河水,呼吸里尽是花木的清馨。仰望夜空,呼吸一下清爽的水气,城市一片幽宁。耳边仿佛又传来了优美的歌谣:“看大运河水在虹桥下潺潺流淌,听晨钟暮鼓在白马寺荡气回肠……”

“不到水韵邳州城,只把苏北认江南。”回眸之际,我仿若看到运河水波荡漾着“湿漉漉的乡愁”。此时,我想告诉你的是:要知晓邳州的水景有多灵秀,不妨去探访一条名叫大运河的河流;要丈量百姓对家园的爱有多深,一条运河就是一把标尺。


作者简介:林文钦,男,曾在邳州国企交流工作。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徐州日报》《中国作家》《雨花》《大风》《散文》等报刊发表作品,获孙犁文学奖、老舍散文奖。系中国作协会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misisi 当前离线
网站编辑

查看:652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