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豆腐的由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3839549 发表于 2019-3-8 10:5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3839549
2019-3-8 10:52:39 5877 0 看楼主
      传说在汉朝时期,淮南舜耕山脚下,住着一户姓刘的人家,母亲赵氏含辛茹苦将儿子刘安抚养成人,并为刘安娶了一房媳妇名叫豆花,日子虽说过得很苦,但一家三口倒也和和睦睦,知冷知热。
  话说这一年秋天,赵氏播种的豆子长势喜人,两亩多豆田打了满满三口袋,把赵氏和豆花乐得像喝了蜜一样,因为她们从没有见过这么多豆子。为了孝顺婆婆,同时也让刘安好好读书,早日考取功名,豆花隔三差五地用小拐磨磨点豆汁,给婆婆和丈夫补补身子。
  这天早上,天刚拔白,豆花就早早起了床,用拐磨磨好豆汁,将烧好的热豆汁盛了一盆,正想放到桌子上,猛然看见刘安站在自己跟前,她吓了一跳,一松手就将刚盛好的豆汁盆扔了出去,豆汁盆掉在一个坛子上,当时就摔碎了,一些豆汁洒进了坛子。刘安一见豆花吓得脸色发紫,赶紧过来搂住她,给她压惊。原来,刘安和母亲赵氏每天早上都能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豆汁,看见豆花很辛苦,就不让她起这么早,可是豆花还经常早起熬豆汁。于是,这天半夜,刘安见豆花刚一起床,他就悄悄地跟着起了床,想给豆花一个惊喜,帮她一起磨豆汁,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和豆花打招呼,就把媳子吓得失手打碎了盆。刘安见媳子稍微安稳下来,就弯下身子,将坛子里洒剩的豆汁倒搁碗里,没想到洒进去的豆汁转眼已经变了样,成了嘟嘟哝哝的豆脑了,刘安很是惊奇,小心抿了一口,居然比豆汁还好喝。于是,刘安就让媳子尝了一口,豆花也认为这东西比豆汁还好喝。
  刘安是个好琢磨事的小青年,他问豆花,这个坛子以前曾经盛过什么?豆花想了想说道,这个坛子是咱家盛盐卤用的。刘安脑子很好使,他估计豆汁遇到盐卤,可能会变成豆脑。为了证实自己的推想,刘安让媳子再烧一盆豆汁,慢慢用卤水勾兑,不大一会,一盆豆汁竟然变成了一盆豆脑,刘安这个高兴啊,他赶忙请母亲赵氏过来品尝豆脑,赵氏尝了尝豆汁做成的豆脑,连连说好吃!从此,豆花和赵氏就在家门前开了一家豆脑店,专门做起豆脑生意,由于很多人没有吃过这种东西,一传十,十传百,所以刘安家的豆脑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
  过了不久,刘安又琢磨起豆脑来,他想,如果把豆脑里的水挤干,用笼布包起来,不可以做成豆脑饼吗?于是,刘安就将豆脑用笼布包起来,压干水,居然做成厚厚的豆脑饼,热吃,冷吃、炒吃、炖吃味道都很好。刘安问媳子豆花,给豆脑饼起个名字吧?豆花想了想调皮地说:“我熬豆汁是照顾丈夫的,你这豆脑饼就干脆就叫‘逗夫’吧”。刘安一听连连叫好:“逗夫、豆夫,盐卤点豆夫,一物降一物”。
  从此,豆腐就这样被刘安点造出来了,十里八乡的老少爷们听说刘安点出来的豆腐很好吃,就不断向刘安索要点造豆腐的秘方,刘安也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们,从此,盐卤点豆腐的方法传遍了大江南北。
  后来,据说因为刘安点造豆腐有功,还被皇上选为大官,当上了淮南王呢。
  孙华中口述 孙常胜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3839549 当前离线
新手上路

查看:587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