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都挺好》背后:每一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阿淳 发表于 2019-3-17 18:0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阿淳
2019-3-17 18:02:41 2592 0 看楼主
来源: 学而思

1998年,《还珠格格》热映,紫薇格格被欺负的花容失色。那一年,全国人民都记住了容嬷嬷。

2018年,《延禧攻略》强势来袭,微博上出现了二十年后久违的被骂上热搜的电视剧人物:喜塔腊·尔晴

2019年的春天,如果我们来问这样一个问题,你现在耳边出现次数最多的电视剧人物是谁?

答案不言而喻。《都挺好》里的苏明成,真的太典型了。



巨婴 苏明成

苏明成这个角色多少令人有些愤怒。他从小欺负妹妹,长大后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啃老族,说他是个巨婴并不夸张。想想这一切,其实很多网友说的很对,极大的原因是来源于他母亲的所作所为。如果不是毫无底线的宠他,他也不会成长为如此自私、心胸狭隘的人。苏家整个家庭可以说没有大爱精神,并不和谐。

苏明成这个巨婴,长在母亲的庇护之下。结婚房子是母亲买的,还是白叟家装修的,买车的钱也是母亲出的大头,月光族还得母亲贴补,不仅啃老还没有孝心,这样的角色其实很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不少,典型的啃老族。



苏家的教育方式

苏母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母亲形象。她以老大为荣,儿子出国留学是她在亲戚面前夸耀的本钱。当老大的学费成为问题的时候,她最先想到的是如果放弃留学亲戚会怎么看她。两个儿子想要的东西、想实现的,即便卖房子也要帮手完成。然而对于成绩优异的女儿,却一直抱有“女孩子学习有什么用?”的态度,扼杀孩子的一切梦想。这也是造成三个孩子成人之后性格迥异的关键所在。



再来说说苏父。“子不教,父之过”,在中国,人尽皆知的这六个字恐怕就是为苏大强量身定制的。很明显,在苏母过世之前,苏父在家中就如隐形人一般,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一扭头一转身,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对于子女的教育工作可以说是完全不管,也根本不敢管。而实际上,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非常重要,他不仅是孩子的供养者、引领者和性别榜样,也必需承担对孩子进行养育、沟通、支持、鼓励、回应的责任。



拥有强烈自尊心,从小就被大家无限打上“优秀”标签的大哥苏明哲,长大后更成为了一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明明条件不允许,却要事事“打肿脸充胖子”。对于这个人物,其实网友们是有不雅观点不合的。一部分认为大哥是有责任感的表现,而更多的人认为苏明哲的性格上有严重缺陷。说的更明确一点,那就是一直沉浸在本身的想法和自我满足之中,不肯意接受现实,不肯意实事求是。



从小不被亲妈待见,哥哥的早餐是火腿加鸡蛋,本身的早餐就是泡饭。女儿苏明玉从小就习惯了大哥苏明哲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哥苏明成专注欺负本身,亲爹是大气不敢坑的懦弱之人,妈妈无端专横的成了她挥散不去的暗影,连一本复习册的钱都不肯意给她。苏明玉的遭遇,让她对苏家充满仇视。她从小生长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也注定了长大后的强硬性格和思维方式。



直指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的阴霾,轻轻一戳就可以话题爆棚。曾经,“原生家庭”这个词都不大出现在我们生活里,如今,一搜关键词,能出现许多阅读资料和网友的亲身经历。原生家庭矛盾,在重视亲情、血缘,缺乏人际边界和距离感的传统中国家庭里,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原生家庭矛盾往往具有特殊性,比力难提取具有遍及性的矛盾来触发最大范围的不雅观众群体的共鸣。别的在中国家庭中,我们往往习惯为了“家和万事兴”而回避矛盾,掩盖矛盾,代际间的巨大差异也使得沟通和解决矛盾的成本非常大。



整个社会,也越来越认可,父母这一身份,不仅是随着生育过程而自然获得,更像是一个需要不竭学习、成长的专业技能。《都挺好》这部剧里,一个对母亲之死看似冷漠实则表情复杂的女儿,一个关怀父亲但也不忘啃老的儿子,一个懦弱温和但自私自利的父亲,这些都是在回应社会对原生家庭的讨论,对亲子关系的反思。



父母总是太以孩子为中心。

其实现在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有这样的错误,因为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大多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所以孩子就是大人们的掌上明珠,有一句话说得好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其实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往往都是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对于孩子的饮食穿衣教育都是非常重视的,这种以孩子为中心的这种教育方式反而让孩子失去了独立的能力。

不舍得让孩子劳作。

因为家里的孩子比力少,并且父母总觉得孩子是比力小的,并不能够承担繁重复杂的家务活,并且有的孩子就算是主动去做了一些家务,家长们也总是不满意,很多家长觉得还不如就本身来做了呢,况且孩子们的学业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很多家长们就承担了家里的一切劳动,从来不让孩子打下手或者是帮手。

01

父母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我们建议固定陪伴时间——每天吃一顿饭,如果做不到也至少每周固定的几次一起吃饭,或者每周有固定的周末半天在一起。陪伴不必然要有多么重要的事情来做,无论孩子在干什么,陪他/她一起做就好。还有一个必然要提醒的事情是,陪伴的时间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陪伴的质量。我们看到很多父母,好不容易有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结果 1 个小时傍边有 50 分钟本身低头看手机。这样的陪伴可能除了让孩子觉得失落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放下手机,让心在一起。

02

家庭和睦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这里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家长的教育不雅观念必然要统一。千万不要出现家长的教育不雅观念各异,妈妈一个想法,爸爸一个想法,甚至爷爷奶奶还有一个想法,互相不服。尤其如果在孩子面前表示出来,比如妈妈让孩子学钢琴,爸爸送孩子去的时候说“学什么钢琴,浪费时间。”这不仅会让孩子疑惑和无所适从,还会把家庭的冲突表露在孩子面前,影响到孩子的性格。

03

以身作则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我们学而思都允许并鼓励家长旁听,我们看见不同的家长旁听时表示差异十分大,有的妈妈每一堂课都认真的听,甚至和孩子一起学习,记录大量的笔记,且笔记写的非常标致!我们发现这样家庭的孩子,认真听课的比例非常的高,相反,也有大量的妈妈,听课的时候,实际上从来没有听过,玩手机从头玩到尾,孩子上课不专注容易开小差的比例就很高。所以我们说,父母希望孩子具备的优秀品质,首先本身具备。家长要成为孩子的表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能一眼认出这样的孩子,他的父母是深深地、热烈地、忠诚地、相依为命地相亲相爱着。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地温和善良、安好、心灵健康、真诚地相信人的美好,听信教师的讲话,对影响人们心灵的细微事务能敏锐感受。”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如果你们在儿时经历了让你们不想回忆的原生家庭,那么请必然必然要记得: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学会本身找回来,也要学会为孩子找回来。只有努力的去弥补上一代原生家庭的不足,才能不让这样的磨难遗传下去,才能给孩子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长大后回想一下,会嘴角上扬的那种童年。





保举阅读

保举 |《花生酥:超懂小学生的作文秘笈》

保举 |《花生粥:你关心的孩子阅读这件事,我有话要说》

保举 |《花生果:“部编版”教材如何治“两多一少”》





《三国演义》:权力真的不是一场游戏(上)

《三国演义》:权力真的不是一场游戏(下)

《水浒传》之高俅:一个宋朝国脚的逆袭

《水浒传》之史进:纹身男的败家之路





如果您觉得今天的内容还不错

欢迎点赞、评论、分享、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阿淳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59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