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雄王杰的故事:怎么能为私事影响训练|越海买书(张元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3-19 08: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3-19 08:15:57 2847 0 看楼主


1964年11月4日,排长朱玉沛、王杰和辛庆文参加济南军区工程兵组织的“郭兴福教学法”集训,目的是通过学习,培养工兵专业尖子人才及军事教练员,这是首长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听后表情十分激动。王杰对辛庆文说:“我们必然好好爱护保重这次学习机会,把过硬的本事学到手,成为真正的尖子班班长。”第二天朱玉沛到潍坊,王杰到莱阳,辛庆文到连云港。集训结束后,王杰和辛庆文别离担任五班、六班军事教练员。

为了从实战出发训练部队,连里对五班、六班加大训练量。每逢这时,王杰总是把全班拉到地面最坚硬的坦克跑道上,以实战的要求从难、从严训练部队。经过多次军事比武,军事本质提高很快,五班、六班成为军技过硬的尖子班,经过综合本质考评,王杰和辛庆文均获得一级技术能手称号。按照上级的规定,超期服役的老兵士每年可以探家一次。1965年初,连队干部安排老兵士探家时,不约而同地首先提到了王杰。因为他们知道,王杰的父母早在19 58年就移居内蒙,已经别离七年多了,并且王杰的母亲还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几次来信要他回家探望。

当连里的领导让他回家的时候,王杰却谢绝了。他说:“训练刚开始,俺班是先行班,怎么能为私事影响训练呢?”

3月份连里又安排他探家。王杰听说师里要组织班长集训,心想,本身不学好,怎么能带好全班呢?于是他决定第二次推迟探家。他请排长向连首长说明推迟探家的理由,连首长见王杰态度十分诚恳,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越海买书

一九六一年十月的一个星期天,海风阵阵,波浪涛涛。王杰坐在一只从小岛驶向港岸的小木船上。他那厚厚的嘴唇紧抿着,两眼紧紧地盯着对岸,象有一腔心事。木船刚一泊岸,船身还没停稳,只见他一个箭步跳上岸去,转身对船工说了声“谢谢”,就匆匆向市里的新华书店奔去。

本来,王杰入伍后不久,就问指导员:“我戴上军帽、穿上军装了,现在算是个革命兵士了吧?”指导员亲切地对他说:“要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兵士。必需好好改造思想,思想最根本的一条,是学习毛主席著作。”指导员的这番话,在他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时,连队在海岛施工,整天打锤、推车、搬石头,累得他腰酸腿痛,有时,他的脑宇中会突然闪过向往坦克兵、不肯当工兵的念头,抱怨这种一天到晚跟石头打交道的单调生活。一天,指导员组织全连学习(为人民办事)。张思德同志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当领导要他上山烧炭时,他二话没说就去烧炭,全心全意为人民办事,直到牺牲。张思德同志赤胆忠心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打动了王杰的心。睡在床上,他辗转反侧睡不着,从张思德,又想到了雷锋。他决心象雷锋那样,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从中吸取政治营养,克服私心杂念,彻底改造世界不雅观,在革命的熔炉里熬炼成长,做一个优秀兵士。可手中没有书,怎么办?他决定第一个月的津贴费,乘船过海买书。

他从书店出来时,喜气洋洋。他背着满满一包裹书,里边有毛主席著作,还有青年思想修养方面的书籍。回到连队,王杰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284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