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权威专家对于房价的态度,透露了哪些楼市信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诶呀还中 发表于 2019-3-27 14:2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诶呀还中
2019-3-27 14:21:39 3107 0 看楼主
购房者们最关心的房价问题,历来都是专家学者讨论的焦点。对于房价而言,基本可以分为两个派别——看涨派和看跌派。与2018年看跌房价比拟,本年的楼市多了些回温的声音。近期,不少专家表白对房价的态度,与往常不同的是,他们的不雅观点并没有出现太大的不合,都认为要防止房价大跌,这又给购房者们透露了怎样的信号呢?



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房价升得快是问题,跌得快也有问题。中国的城镇化还在继续,房地产还有发展的必要。

为什么说“房价升得快是问题,跌得快也有问题”?

在我国,房地产一直被看做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且关联行业众多。但近两年房价的大幅上涨,非但没能让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还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房价的上涨制约居民储蓄和其他消费的增长。由于房价的大幅上涨,相当一部分年轻报答了买房,倾尽收入甚至是负债累累,直接导致其他消费的减少。其次,城市房价过度上涨,短期内将导致区域经济严重失血,失去活力。再者,房价的上涨吸引了更多投机投资型需求,对自住型需求的刚需产生挤出效应。而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房价上涨拉大了有房者和无房者之间的差距。

房价不成能无休止上涨,是否意味着允许房价大跌呢?

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房价大幅下跌时期,但假设一下,如果房价大幅下跌,会出现怎样的局面。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如果房价大幅下降,势必会引发市场危机,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发生。宏不雅观经济可以看做一根链条,各行各业环环相扣,如果房地产行业出现问题,势必会引发连锁反应。

就目前房地产的现状来看,行业还有发展空间,房价出现大跌的可能性不大。参谋长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及到未来房地产发展还存在着一个长期红利——城镇化。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略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比拟还有必然距离,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城市化道路还有上还有很大的晋升空间。而在这个过程傍边,还将产生大量的住房需求,包罗改善型需求以及新流入人口的住房需求,这将进一步推进房地产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行长周晓强:房价不能大跌,大跌了老百姓受不了,银行也受不了,但绝不能无休止涨下去。

这番话其实透露出一个信号:房价维稳利好所有人。

站在银行角度来看,每年银行都会通过金融手段进行风险评估,得出的结论是银行最大的承受能力是房价下跌40%,如果再严重银行将面临破产,造成金融系统紊乱,影响其他行业资金链。站在购房者角度来看,目前大多数家庭的现状是房产占据大部分家庭资产,一旦房价大跌,人们的生活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更何况这些房子大多是用过银行贷款买来的。所以银行和购房者是捆在一根绳上的,无论哪一方出现变换,双方都会受到影响。

其实不仅仅是周晓强一个人表示房价不会大跌,融创中国董事长孙宏斌也曾表示,未来两三年内房价不会暴跌,若整体房价跌了30%以上我们就都"死"了。

就算房价真的大幅下跌,购房者就真的能够抄底买房吗?其实难度很大,别的不说,当下社会大部分人买房还是靠银行贷款,如果银行的金融系统出现问题,购房者想按揭贷款估计都是件难事。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任泽平:中国经济大概率会在年中触底,全年经济是前低后稳。

任泽平的不雅观点透露出一个信号,受本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目前房价整体保持平稳态势,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了明显下行。但近期的房价下跌主要还是受宏不雅观经济形势影响,随着未来经济走出泥潭,势必对房地产产生必然的支撑作用。长期来看,房价会保持稳中有涨的态势。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方面,楼市调控一直强调的是去地产依赖化而非去地产化。楼市调控是为了降低楼市热度,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如果持续打压支柱产业反而会拖累经济发展。年初M2社融触底回升,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将先后出现,而货币宽松也将鞭策几大资产先后好转。因此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必然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各类形式的资产中,房地产配置依旧占据很高比例,房产依旧是普通家庭资产保值升值的不变手段。

总体来看,专家们对于“防止房价大跌”这一不雅观点已经达成共识。房地产行业依然存在发展空间,经济触底,必然会对房地产带来支撑。房价不会大跌也不能大跌,但同样的,房价也不会无休止上涨。

其实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的大体标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了。随着长效机制不竭完善,房地产市场将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稳楼市和房价的同时,房地产依然会保持不变增长的态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诶呀还中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10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