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构建投资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Jay 发表于 2019-4-21 12:0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Jay
2019-4-21 12:00:24 4008 1 看楼主
2019的春天真是欢喜两重天,一方面是股市开始逆市反弹了,三根阳线改变信仰,许多人已经暗搓搓的开始期待牛市的到来;一方面是P2P市场上的愁云暗澹,某些平台的轰然倒下更是惊起恐慌无数?在投资的道路上,盈利与风险总是并存,贪婪与恐惧总是同在。有没有一种风险相对低一点,收益相对高一点的投资策略呢?

传统金融学告说我们:不成能,因为人都是理性的,盈利与风险总是正相关的,盈利越多风险就越高。

但是建立在传统金融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的行为金融学告说我们:天下偶尔还是会有免费的午餐的。

人都是非理性的,当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让本身少犯错,再利用别人的错误反向操作,你就能拥有更加成功的投资策略。正如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提出的逆向思维模型: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会去哪儿了。

认知非理性——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简单说就是我们高估了自身的能力。心理学家说,过度自信大概是最经得起检验的人的认知偏差。有一个著名的说法,90%的人都认为本身开车的水平是在平均水平之上,而所谓的“平均水平”的定义是50%!

从生物学和社会学的角度上来说,过度自信会帮手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过度自信会让我们忽视风险。按照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过度自信与信息积累有关。新手往往是谨慎,但是随着他在这个领域的进步,他的自信也在不竭的增加。一个人的能力是有上限的,但是信心是不会封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你的自信程度就会慢慢地超过实际水平。换言之,淹死的都是会水的人,出变乱多是老司机。

从去年开始网贷平台就各种雷,把信心满满的老司机们都炸裂地开始怀疑人生了。比如,我本身。2018年的时候,P2P平台进行合规整改,那时候就已经风紧了,但我完全没有care到,让我谜之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V背书,已经安全运营了X年了。然后结果就是新平台一概不投,留着老平台静待暴雷。在这种自信的支撑下,一个平台暴雷之后,不紧不慢的比及另一个平台展期;在两个平台都出事之后,居然还初心不改,幸亏本年三月的时候看到大佛的提醒幡然醒悟,不然又一个平台暴雷,那真的是外焦里嫩了。

一个好消息是,我们的过度自信主要是针对本身而不是别人。换言之我们对于别人的评价比对本身的评价要准确得多。克制本身迷之自信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你投资故事主角代换成隔壁老王,然后告说他:“比来网贷大环境不好,老你可得长点心啊。”

决策非理性——参考点依赖

在销售上有一个非常实惠好用的招——挥泪大甩卖,打折促销X折起。FLAG一旦竖起来,像我这样的消费者不论需不需要,总会情不自禁的去转个圈,再顺手买点不消的东西。相似的两样东西,如果价格相同,一个打折,一个不打折,我必然会买打折的阿谁。

吃亏上当很多年后,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购买决策的依据并不是我真的需要什么,而是某个商品是否打折。在现实生活,我们做的决策通常都会依赖于某个参考点。比如你这个月发了一万块钱奖金,你高不高兴?主要看同事老王发了多少,要是老王发了两万,你大概率不高兴;要是老王只发了5000,你大概率会很高兴。所以,你看设置的参考点不同,对同一件事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在投资领域,我们的参考点是什么呢。成本价。以成本价为中心,我们设置了止盈点和止损点。但是人在盈利或者亏损的时候,面对风险的态度是不同的。当股价在我们的成本价之上波动的时候,我们会厌恶风险,拥抱确定性收益,经常在赚了几个涨停之后,选择“落袋为安”;当股价在成本价下方波动的时候,我们不肯意接受那种确定性的损失,开始喜欢风险,总想着要搏一把,于是一直在等待。最后的结果就是,在牛市的时候赚不到头,在熊市的时候一亏到底。

当我们把参考点设置成成本价的时候,我们就永远是在“往回看”,无论是盈利或者亏损都是在与过去对比的。唯一应对的方法就是忘记参考点“往前看”,按照预期做决策,预期上涨则买入或持有,预期下降,则果断止损。请注意,这个预期不是你本身的预期,是市场的预期,是别人的预期。这是一个猜心游戏,你认为别人是怎么想的,比你是怎么想的更重要。想要盈利,就要买你认为别人觉得最好的股票。

交易非理性——分散化不足

网上不是有个扎心的段子,你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但是你的篮子却在同一辆车上。在投资中,我们都容易犯一个错误——本地偏差。所谓本地偏差,就是指我们都喜欢投资本身感觉熟悉的。比如,本地人更喜欢买本地方的股票,在煤炭企业上班的人,更喜欢买能源类的股票。

当你有钱的时候,你的投资亏损了,这个时候你hold住;但是当你没钱的时候,你的投资也亏损了,是不是就有一种雪上加霜感觉,后者就是我们常说的风险。风险就是你投资的标的目的与你现有资产的变换标的目的一致。

一般情况下,我们最大的资产其实就是我们的人力本钱,也就是你的工资性收入,所以你的收入涨跌与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就像我们这样的资源型城市,当煤炭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员工的收入本身就低,如果再不幸持有相关类的股票,那就只能一声长叹了,唉!

所以,如果我们要投资,必然要选择与我们所在行业和地区不相关或者反向波动的资产。比如适当配置一点外地企业的股票,港股美股了解一下,或者选个发展中城市买房子。又或者按照行业来配置股票,防御性的行业,比如食品类的,对经济周期不敏感,经济收缩的时候,收缩比其他行业要小;周期性行业,比如房地产,经济扩张的时候,会比其他股票扩张的快。

人是非理性的,环境是复杂的,社会是多元的,没有任何一种投资策略是永远正确的。当我们的社会不竭发展的时候,过往的所拥有的经验不必然能靠得住。做投资,风险办理是灵魂,我们不必然能够找到所谓的取胜之道,但是我们通过不竭的学习和成长,必然能够尽量规避那些会必然会导致我们失败的风险。

以上内容,是我比来学习《行为金融学》的一些个人体会,不够全面,请大家见谅。

祝大家财源滚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最好不相爱 发表于 2019-4-21 12:01:0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最好不相爱
2019-4-21 12:01:00 看楼主
团贷网目前情况怎么样,待收能确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Jay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008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