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难忘童年记忆:神秘的法国老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5-8 20:49:04 4335 0 看楼主


“法国老头”算得上运河街市井名流。矮胖,白发,肤色白皙,慈眉善目,穿一件大风衣,戴一顶毡礼帽,拄一根“文明棍”,经常默默坐在文化馆法国梧桐树下的石凳上,两眼直瞪瞪看着前方,不知在看什么,或者什么也没看。

他的神情和装束,像电影中的大城市人,甚至像外国人,浑身散发着神秘感。他从不和大人说话,大人们也不和他来往,背后却好议论他,说二次大战后,男少女多,他便由国家派出去当“人种”,回国后,享受国家补助,据说他在法国有许许多多儿儿孙孙。

在我们小孩子的眼里,他不仅神秘兮兮,高深莫测,并且冷峻恐怖。但他对小孩子却很好,总是面带微笑看我们嬉闹,这时又显得特别慈祥温和。时间长了,我们便敢靠近他,围着他捉迷藏,他会转着头看我们转圈子。有时,他还会拿出糖果来分给我们吃。有时高兴了,还会闭着眼哼起外国歌,很陶醉。唱着唱着,两行老泪就落了下来,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更增添了他的神秘感。

红*卫*兵正闹得天翻地覆,很少有人不被席卷进去,“法国老头”却如桃花源中人,被这个火红世界所遗弃,遗弃在文化馆的梧桐树下。但好景不长,有个好开玩笑的大人,怂恿我们对着他叫“法国梧桐”。我们不明白“法国梧桐”和这白叟有什么联系,也想不通他为什么让我们这样喊。明知不怀好意,但是经不住诱惑叫了起来,气得老头脸涨成黑紫色。从那以后,他还来文化馆法国梧桐树下的石凳上闲坐,只是再不理我们这些小孩。我们凑近他,他便拿眼死死瞪我们。再靠近,就会扬起手中的“文明棍”。我们渐渐疏远他,无视他的存在。

最后一次见到法国老头,是七十年代中期。已经成为下放知青的我,到县城卖大米。在老菜市一个干货摊旁,又看到了阿谁熟悉的身影:斑白的长发在深冬的北风中犹如一丛乱草摇曳,风衣已破旧有了补丁,脸色发黑发青,身体瘦削。他蹲在地上,头低着,面前放着一双雪白雪白的女式毡靴。这就是阿谁风度翩翩的“法国老头”吗?我只看他一眼,就匆匆走过。然而,那雪白雪白的毡靴,却深深地酸楚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想来他已穷途末路了。

不久,听说他病死了。

他喜欢小孩子,喜欢法国梧桐树,他把雪白雪白的女式毡靴珍藏到了生命的最后而又不得不变卖谋生,这些情节,如若到了作家的笔下,必然是一部很浪漫很传奇的跨国恋情小说。

【作者:徐景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433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