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仆情怀:老支书徐凤启(王振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5-11 08:0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5-11 08:04:23 4577 0 看楼主


我一生见过许多优 秀的干部,唯独我村老支书徐凤启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像。1967年以前,黄庄村男女老少只要提到大队支书徐凤启沒有一人不竖起大姆指啧啧称赞的。他为官大半生清政廉洁,作风正派,坚持原则,是我们是村一位称职的父母官!

徐凤启同志从小随母亲讨饭来黄庄落户,房无一间,地无一垅,十来岁.就给有钱人家放牛、放羊,过着半饥半饱生活,吃尽人间苦。他受到当时革命思想影响,青年时期就参加家乡革命工作。解放前夕他加入地下党,是一名有斗争经验的干部,带领全村劳苦大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红色政权。为解放家乡立下汗马功劳。

解放后以他为首,和闵宪启、韩廷启、王振安、刘金英组成坚强大队领导班子。领导黄庄干群执行党的每项决策,出色完成党交给各项任务。无论交爱国粮,统购统销,还是征兵入伍我村都是全乡第一。他有一位忠厚善良的爱人,一直默默无言支持他工作。徐书记心里想的是老百姓,从来沒考虑过本身。那时应召参加工作是青年们最追求的,来了名额,他首先想到最困难农户,从未利用职权安排一个孩子农转非去工作。只有四儿徐洪光应征入伍复员后党给安排工作。

老支书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是群众,一九五五年发洪水,粮食颗粒未收。上级批来救济粮,他首先想到军、烈属和五包白叟,把粮食分发完,到自家,一粒无有,全家人只靠野菜渡饥荒。他把党的工作和群众利益看到第一位,一次邻居五包白叟阮奶奶生命,正巧他要到乡里。会,他让老伴放下家里的活,拉白叟到八里外乡病院看病。为此全家人饿着多半天的肚子。为使全村老百姓早日脱贫,他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每到麦收季节.他没睡过一夜安稳觉,成夜巡视各生产队大场,生怕出一点事。就是这样一心为公好干部在史无前例文革中受到严重摧残。

难以忘怀1966年红卫兵造反,高喊着打倒走资派大“贪官”徐凤启,闵宪启的标语,冲进徐家抄出一把旧木掀和一把破扫帚。你想老百姓家哪个没有这些东西?乡里造反头子xxx找其淡话,要他交待“罪行”,耿直的老书记说:“我没有罪,我忠心为党工作这么多年于心无悔!”xxx恼羞成怒,给定上对抗文化大革命罪名,撤销一切职务,参加生产队劳动。可悲一位为党出生入死老干部就这样被历史的长河掩沒了。出身农民的老支书毫无怨言到生产队们菜园里干起超负荷的劳动。儿子们也受其株联,特別小儿徐洪飞正上小学三年级被逐出校门,连求学权利也被剥夺,未成年就参加劳动。全乡出名好干部从此逐渐被人遗忘了!

好在他的众多孙子孙女及曾孙都有出息,他的后人,有十五位是我学生。他们继承祖父敬业精神,在校均是品学兼优三好生。特别他最小孙女徐玉娇,是我临退休带最后一届小学毕业班里最优秀的尖子生。现在除三位大孙女出嫁,其余都在不同工作岗位,正为祖国贡献青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457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