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未来,中国和美国竞争的王牌是什么?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这么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快乐相伴 发表于 2019-5-25 09:5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快乐相伴
2019-5-25 09:58:10 14472 20 看楼主


看点 近日,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正面临多项挑战。美国政府以"安全"为由对其进行打压,要求多家企业禁止与华为进行合作。对此,华为反应十分迅速,尤以自研芯片一夜"转正"最为瞩目。同时,华为领头人任正非也接受了国内诸多主流媒体的采访,指出中美之争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其实这并非任总第一次针对教育发言,外滩君整理了他对教育的不雅观点,供读者参考。

汇编丨三三 编纂丨Travis

“实体管制名单”、“备胎计划”、“Google停止合作”、“90天临时许可”、“英国芯片设计厂商ARM断供”, 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让华为几近被“封杀”。

5月21日,华为创始人、CEO任正非在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网易科技、环球时报、澎湃新闻、不雅观察者网等多家国内媒体150分钟的群访,回应了近期的热点问题。

在这次采访中,任正非谈了许多,包罗禁令、断供与国际合作。除此之外,他尤其强调了人才、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将来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

任正非犀利的指出,中美贸易战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的问题。“芯片问题,光砸钱不行,要砸数学家、砸物理学家。”



任正非接受央视专访

不外,这不是任正非第一次提及教育的重要性,本年1月17日,任正非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也曾呼吁重视基础教育。

任正非认为,国家必然要开放才有未来,开放必然要强身健体,强身健体要有文化本质。我们国家要与西方竞技,物质不是最主要的,人才是最主要的,应该要把基础教育提到国家的最高纲领,才能迎接未来的革命。

那么,任正非对于教育的问题有怎样的反思?又该如何解决?外滩君从任正非的回答中总结了三点:

1.重视教育首先要重视基础教育

2.用优秀的人去培育更优秀的人

3.引进人才的同时要能留住人才



重视教育首先要重视基础教育

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什么?

有硬件基础,比如说铁路、公路、交通设施、城市建设、自来水各种环节的硬件设施,但硬件设施是没有灵魂的,而灵魂在于文化、哲学、教育,在于人类文化本质。

中美贸易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水平,国家必然要开放才有未来,开放必然要强身健体,强身健体要有文化本质。

我们首先要必定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深度、广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特别是美国一些小公司的产品是超级尖端的。

我们仅仅是聚焦在本身的行业上,做到了现在的领先,而不是对准美国的国家水平。就我们公司和个别的企业比,我们认为已经没有多少差距了;但就我们国家整体和美国比,差距还很大。



这与我们这些年的经济上的泡沫化有很大关系,P2P、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山寨商品……等等泡沫,使得人们的学术思想也泡沫化了。

大家都想去炒炒股、炒炒房,但是数学不是能“炒”出来的,需要数十年的努力。

比如,5G有两个关键技术:长码和短码。长码是1964年美国教授写的一个编码方式,短码是2008年土耳其一个教授写的编码方式。围绕这两个方程,数十年来几十个公司可是有上万人在追随研究,变成了一标准,做过就知道有多么的难啊。

基础科学看起来道理很简单,实施起来非常难。所以,在国外某项东西可能看起来是很小的发明,但是发明中套发明,再套发明,是数千项专利、上万项专利支撑了一个小小的零件。

华为P30手机的照相就是数学。现在的图像不是照出来的,是数学算出来的。因为人的眼睛相当于有一亿个镜头,相机就一个镜头,我们手机通过一个镜头进来的感光点,用数学的方式分解成几千万个视觉镜头,再重新还原出来。

我们公司数学家的标语是“把手机做的比人类眼睛还好”,我还在公司讲话批判过,我觉得没有必要,但是他们顽固不化,没有办法。他们说“手机照月亮,可以照一千公里”,可能是真的,因为它是数学,把微弱的信号可能还原。



中国要踏踏实实在数学、物理、化学、神经学、脑科学……各方面努力去改变,我们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能站起来。

国家发展工业,过去的方针是砸钱,但钱砸下去不起作用。我们国家修桥、修路、修房子……已经习惯了只要砸钱就行。但是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但是我们有几个人在认真读书?博士论文真知灼见有多少呢?

一个基础理论形成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大家都不认真去做理论,都去喊标语,几十年以后我们不会更加强大。所以,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我认为国家首先要重视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有个外国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室的讲台上完成的,同时也讲了,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小学生多了,中学生就多;中学生多了,大学生自然多;大学生多了,博士自然就多……



从今天抓起,如果农村的孩子二三十年以后很多都是博士、硕士,就会为国家在新的创新领域搏击,争取国家新的前途和命运,这才是未来。

如果二三十年以后还是没有多少文化,仍旧是一个打工仔,打什么工,全是自动化了。

我们在海外派遣员工有4万多名,为什么大多数员工都不肯意回来?孩子上学问题、回来以后怎么插班、教育方式完全不一样……

这样一系列问题,让我们的员工流动不起来,孩子回不来。即使在非洲,孩子可以上最好的学校,但是回到深圳就进不去学校。

因此教育是我们国家最紧迫的问题,要充分满足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每个家长最操心就是孩子。





用优秀的人去培育更优秀的人

中国将来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教育手段的商品是别的一个事情,我认为最主要还是要重视教师

因为教师得到被尊重了以后,大家都想做教师。我们国家要与西方竞技,关键不在房子而在老师,再穷不能穷老师。要用优秀的人去培育更优秀的人,以深圳为例,深圳教师得到了尊重,深圳老师挣钱多,所以会出现253个人竞争一个教师岗位的现象。

当然,这些年国家七十年代巨大进步,三十年来也有巨大改善,教师的生活也有巨大的进步,但是要看到(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而教师们担负着给花朵浇水的使命。我们都不给花朵浇水,没有使命感,少浇水花朵蔫了,不就少了一个乔布斯吗?

只有教师的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待遇提升了,我认为才可能使得教育得到较大发展。

我个报答什么感受很深?我父母是乡村教师,在贵州最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从事乡村教育工作,父母这一辈子做教师的体会对孩子们的教育就是一句话“今生今世不准当老师”,如果老师都不让本身的孩子当老师,国家是后继无人的。

我亲身经历了他们政治地位低、受人歧视、经济待遇差的窘境,我们本身跟着他们,也亲身体会了这个苦,所以没有选择去当老师。





引进人才同时要能留住人才

华为一没背景,二没资源,除了人的脑袋外一无所有。华为现在能取得必然成功,是因为集合了很多优秀的“脑袋”。

华为在全世界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拥有在职的数学家700多人,物理学家800多人,化学家120多人。几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数万名工程师。

我们还有一个战略研究院,拿着大量的钱,向全世界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面”,对这些钱我们没有投资回报的概念,而是使用美国“拜杜法案”原则,也就是说,受益的是大学。这样,从我们“喇叭口”延伸出去的科学家就更多了。

大家今天讲5G标准对人类社会有多么厉害,怎么会想到,5G标准是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

Arikan教授颁发这篇论文两个月后,被我们发现了,我们就开始以这个论文为中心研究各种专利,一步步研究解体,共投入了数千人。十年时间,我们就把土耳其教授数学论文变成技术和标准。我们的5G基本专利数量占世界27%摆布,排第一位。



任正非(左) 与Arikan教授(右)

土耳其教授不是华为在编员工,但是我们拿钱支持他的实验室,他可以去招更多的博士生,我们给博士生提供帮手。

我们在日本支持一位大学教授,他的四个博士生全到我们公司来上班,上班地点就在他的办公室,并且他又可以再招四个博士生,等于有八个博士帮做他研究,所有论文等一切都归属他,不归属我们。

如果我们要用他的东西,需要商业交易,这就是美国的“拜杜法案”原则,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喇叭口”,延伸出更多的科学家。

西方公司在人才争夺上,比我们看得长远,发现你是人才,就去他们公司实习,专门有人培养你,这不是我们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概念。

我们扩大了与美国公司争夺人才的机会窗,但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对世界各国的优秀大学生,从大二开始,我们就给他们发offer。

这些孩子超级聪明,举一个例子,新西伯利亚大学连续六年拿到世界计算机竞赛冠军、亚军,但是所有冠军、亚军都被Google用五、六倍的工资挖走了,从本年开始,我们要开出比Google更高的薪酬挖他们来,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创新,我们要和Google争夺人才。



除了物质待遇外,主要还是给他们使命感,有做成事的机会,让科学家发挥自由度。我认为,如果能够真真实实把优秀人才引进来,对我们改革是好的。

我们支持科学家的创新,对科学家不要求追求成功,失败也是成功,因为他们把人才培养出来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源源不竭地前进。

当然,中国现在回来了很多人才,这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些顶级专家是从外国回到中国,不仅没有优惠,税收还高很多。比来听说大湾区可以降到15%,实施办法是什么?是不是要在大湾区有户口,是否要在大湾区有工作?换一个地方就不行,这个政策有什么用?科学家本身就是流动的,只在这里上班八小时,还是科学家吗?我们要创造一些外国科学家回国的路。



第一次世界人才大转移,是苏联的三百万犹太人转移到以色列,以色列成为了一个科技高地。第二次人才大转移又来了,美国排外,大量人才进入不了机密研究。

很多科学家在美国丧失了工作信心,为什么不拥抱他们进来呢?他们问“怎么进来?孩子上学难,没户口买不了车,还要缴很高的税收。

我们应该调整我们的政策,拥抱这个世界。

美国两百年前是印第安人的不毛之地,就是政策对了,今天成为世界霸主。我们国家有五千年文明,有这么好的基础,应该拿出政策来拥抱世界人才来中国创业。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客户端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 3000+篇优质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怡然 发表于 2019-5-25 09:59:0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怡然
2019-5-25 09:59:02 看楼主
华为如是宣说:
我们在日本支持一位大学教授,他的四个博士生全到我们公司来上班,上班地点就在他的办公室,并且他又可以再招四个博士生,等于有八个博士帮做他研究,所有论文等一切都归属他,不归属我们。
如果我们要用他的东西,需要商业交易,这就是美国的“拜杜法案”原则,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喇叭口”,延伸出更多的科学家。
也许这就真正的差距吧!作为一名创业者,感佩任老爷子之睿智[祈祷]
人才之竞争做到如此境界,犹如曾国藩之幕僚,岂能不成事?!岂能不屹立于世界之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malataedu 发表于 2019-5-25 09:59:41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malataedu
2019-5-25 09:59:41 看楼主
任正非很少发话,一发话必一言中的,惊醒睡梦人。中华有为,青春无悔。相信现在的孩子未来会更好。
如果能做到优秀的人才去小学,中学去教课,必定能培养出一代代更优秀的人才,古时候都知道从“私塾”开始,让优秀的人才去发现未来优秀的人才是正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malataedu 发表于 2019-5-25 10:00:34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malataedu
2019-5-25 10:00:34 看楼主
教育首先是教师的问题。我们的孩子都有无限的潜力,坏就坏在好老师太少。他们没有创新思维,固守教学大纲,不会因材施教,只会抱残守缺。他们满身的市侩气,只崇拜金钱与权势。当今的学校简直就是名利场,许多下三滥的事,都被他们用光明正大包裹了。认识教育的重要,不是任正非一个人,可以说是全世界的共识。国家投入这么巨大,教师的工资节节攀升,每个学校的环境好得让人羡慕,可就是不能出我们想象中的出类拔萃的人才群体呢?不要说出顶尖的人才,许多学生因为在学校而更坏,因为老师们看人的三六九等,直接导致许多学生安于现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陆党华 发表于 2019-5-25 10:00:58 | 只看该作者
5#
陆党华
2019-5-25 10:00:58 看楼主
华为有1500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并且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一流人才,这个数字很恐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天煞孤星 发表于 2019-5-25 10:01:48 | 只看该作者
6#
天煞孤星
2019-5-25 10:01:48 看楼主
任老是有远见的,国家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但基础性人才和普通人才靠教育,高端人才得靠机制~一个让高端人才能够潜心于创新创造的适宜环境、一个让一旦有科技突破必然给创新创造者带来应有回报的激励办法,任老后者做得不错。[灵光一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怡然 发表于 2019-5-25 10:02:24 | 只看该作者
7#
怡然
2019-5-25 10:02:24 看楼主
本人认为,任正非讲对了重视基础教育。国家强,人才最重要。
|如小学六年制各科只一位教师完成,小学六年制的教育丨
[初中三年制各科只限一位教师完成,初中三年制各科教师完成,老师辛苦了。
[高中三年制各科限一位教师完成高中学业。
这就是基础教育。
学业差的,人生道路上少说以有三分。
学业好的,人生道路上少说以有八九分。
学业有天份的,人生道路上少说以可认为1+1大于2的数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413191962 发表于 2019-5-25 10:03:04 | 只看该作者
8#
413191962
2019-5-25 10:03:04 看楼主
中美两国竞争的是高科技,高科技竞争靠的是人才,人才竞争靠的是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XTT 发表于 2019-5-25 10:03:44 | 只看该作者
9#
XTT
2019-5-25 10:03:44 看楼主
我觉得任老爷子应该在华为目前布局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成立一所数码通讯科技专业学校。那样能吸收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授课又能从事该领域科技研究,成为华为后续力量的培养基地,保障华为长期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和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如果这样的话华为不仅在商业方面还在社会方面将成为中国甚至世界企业的标杆巨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流云 发表于 2019-5-25 10:04:26 | 只看该作者
10#
流云
2019-5-25 10:04:26 看楼主
真知灼见,不仅是明白人,并且是践行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快乐相伴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14472 | 回复:2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