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间章回:贴上“封条”的灯泡(作者:王延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7-8 17:37:43 3560 0 看楼主


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对贴上“封条”的灯泡必定不陌生吧?六、七十年代是计划经济的年代。逢年过节,不外是在平时的肉票,鱼票,烟票,酒票,豆腐票等众多的票上又增加了一点量罢了。连平时烧饭用的煤炭,都是要靠票才能解决的。吃工资的人们,月工资相对现在来说是恒定不变的。三、四十元钱的一份月薪,几十年无变化。却能养活七、八口的一大家子人。阿谁年代吃粮有粮本,吃油有油本。穿衣、盖被有布票,用线有线票。那是一个多么艰难困苦的时代:粮票小到有一市两的即50克;布票有一寸的也就是现在的3厘米摆布;人们在各方面的生活必需品都节俭到了极致。说到这里,现在的年轻人也许就可以理解50后、60后为什麽那么精打细算不像他们那样大手大脚的过日子了吧?就连大多百姓家里的照明灯泡。也有用一盏灯,照亮两个房间的。怎么照呢,现在的人想也想不到。就是在两间房子的隔墙上,开了一个四方的窗口,灯泡高高吊在其中。照亮这两个隔离开的房间。其它的电器正像是赵本山小品里说的那样:只有手电筒了,这样极少的照明灯具,当然用电很少。一家一户一个电表是不成能的啦,所以一条巷子或一个大杂院儿的七、八家甚至十多家合用一个电表是很平常的事儿。并且每家的灯泡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个或者三个也都是220伏白炽灯泡中的最小功率15瓦的。收电费的时候按使用灯头数来算,每家每户的电费几分甚或一毛、两毛的。但在这同时,必定有耍小聪明者。不查电表之时,用了大功率的灯泡。估计要查电表了,又换上了小功率灯泡。这样电表数字和实际用电量差额就大了去了,因此每月每家每户要多交出一些超过他们用电的电费钱给那些偷换大功率灯泡的家庭。这不公平啊!因此,按照更聪明者的建议,一巷子或一大院推出几个年龄高有威望的人。他们拿了印章、浆糊、裁好了的白纸条,将各家各户的灯头与灯泡衔接之处给贴上了“封条”:写上当时的日期、盖上了几方印章,如有灯泡坏了。需要更换,必需还是这几人。到家查验“封条”有无私自开封之嫌,然后换上新的灯泡,再贴上写了当天日期和盖章的“封条”。平时也有这几人常到各家转转,瞟一眼“封条”是否完好?此法一出,深得人心!电表读数与实用度数几乎是相差无几了!现在的年轻人你们可曾想到,用来照明的灯具,竟会有这样一段复杂的“历史”?

随着改革开放供电厂变成了供电局,家家户户生活水平提高的比力快。本来的计划经济的时代,转换为现在的市场经济时代了,不说一个房间一个照明灯,台灯,床头灯,落地灯,壁灯,天花板的射灯、吊灯------包罗万象,灯具的功能似乎不只是照明,更有美化居室的功能。洗衣机,电烤箱,电冰箱,电磁炉,洗碗机,空调,电热水器,电脑、电热壶、微波炉、电饼铛,电炒锅等等,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本来的电表早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每户一只电表还需要是大功率的。每户的电费也由本来的块、八毛变为现在的百八十块、几百块,太冷、太热的天,空调、取暖器、电热水器等大功率的家电一起用,那每月的电费就是几百元或更多的。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依靠的是当今的富民政策,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才有今天的美好景象。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在给灯泡贴“封条”的时代的人们想都不敢想的。当今青年人更是不成思议,还有这贴了“封条”的灯泡?对着这琳琅满目地家用电器。我们这代人是永远也忘不了那些贴了“封条”的灯泡的年代!永别了:贴着“封条”的灯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56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