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售楼处的热闹背后,是房企的焦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老一 发表于 2019-7-29 09:2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老一
2019-7-29 09:23:19 3188 0 看楼主
最近,国家层面的“房住不炒”的声音在变大。最明显的是,手机上沉默已久的置业顾问,开始频繁发送最后截止登记等制造紧张感的信息。
5月17日,银保监会下发的“23号文”被许多人认为是信托融资监管的开始,7月4日,银保监会开始对部分信托公司窗口指导;7月6日银保监会针对近期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展开约谈示警,要求控制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量和增速。
2018年,房企融资收紧政策还主要针对国内发债渠道,而到了2019年,监管层已经将防控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领域延伸至信托、海外融资等。
就在国家加强对房地产监控,引导资本市场资金合理流动的时候,应该是购房者观望情绪最浓烈的时候,在许多售楼部却传出了热闹买房的景象。
这样的景象到底是真热还是假象,想必大家心知肚明。
有些开发商并不避讳其资金链的紧张。不管是合肥的降价导致房闹,还是武汉阳光城央座的降价8000元销售的热传,均是此类。
即使如此,售楼部内依然充斥了许多制造热闹气氛的拖。
对于购房者而言,越是售楼部越热闹,越要冷静下来,冷眼旁观,冷静分析。
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国家房住不炒的决心。这个决心的背后,从宏观方面来讲,是地方房地产金融化的眼中问题。
今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公开表示,必须正视一些地方房地产金融化的问题。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住户部门杠杆率急速攀升,相当大比例居民家庭负债率达到难以持续的水平,更严重的是,全社会的新增储蓄资源一半左右投入到房地产领域,一些房地产企业融资过度挤占了信贷资源,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助长了房地产投资投机行为。
正式因为房地产对社会资金的强虹吸效应,在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比2018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国家决心摆脱房地产对经济的绑架,降低房地产的杠杆率,更加重视科技对国家经济的贡献,从科创板的火速上市可见一斑。
融资渠道受限,资金链必然承压,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将是房企最难熬的时候。大部分的中小房企将遭受新一轮的淘汰和并购重组,房企的焦虑弥漫地产界。这也是最近朋友圈为什么看到售楼部如此热闹的原因。
房企都在将货变成现金,只有血液永远流动,才能保证不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老一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318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