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间还在去年春节,我永远也想象不到,自己会彻底告别焦头烂额寻找靠谱工作的日子。”8月11日上午,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鹅公岩社区多位居民找到笔者,希望能通过采访,向他们的恩人表达感谢。 原来,因为建川博物馆的落成,社区里60多位失业居民,在社区的帮助下,重拾了工作自信,拥有了全新的生活。 下岗工人:没想到能重回厂址开始新工作 52岁的曾道键说,自己这辈子的就业路都有点坎坷。1998年,从军14年的他转业进入建设厂,恰逢厂里效益最困难的年份,第一个月工资只发了一半,不到600元。但踏实温和的他选择了坚守,直到2007年企业改制政策性破产,他和老婆双双下岗。随后,老婆尝试创业,他则四处漂泊打工,虽做过不少管理工作,但因经济形势不乐观,所在小企业都面临困境,几度裁员几度失业。 去年春节,他再次失业回家,不知何去何从。社区书记来找到他,聊天中说起建川博物馆开馆在即正在招人,希望他去试试。曾道键心里一亮。作为一名老兵,他当然有军人情结,对建设厂也有深厚的感情,如今这个兵工博物馆就在建设厂原址上建馆,这难道是缘分?
![]()
张宗伟正在建川博物馆停车场巡逻。 去年4月,他正式成为建川博物馆的一名保安。到新单位一看,曾经一同经历下岗的老同事、老战友来了不少,张宗伟就是其中一员。因为军人出身执行力强、踏实肯干,在团队中拥有话语权,他很快得到提拔,半年之内便当上了物业部副主任。如今收入稳定,团队也很给力,特别有干劲。1年多来,他和团队成员处理了多起紧急情况,完成了多个重点任务,曾在10分钟内及时救援了一位突发疾病晕倒的老人游客,得到多方肯定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