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野名胜:跨越苏鲁两省的陶沟桥(作者:谭丰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19-9-27 13:1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19-9-27 13:10:38 4083 1 看楼主


台儿庄与邳州隔陶沟河相望。千百年来,这条界河默默地流淌,滋养着苏鲁两岸人民。

在河面上那座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化桥梁的上游不远处,有座石头筑成的石拱桥。石拱桥虽然早已失去了往昔的价值和风采,但是,它像一位朴实、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无闻地坚守在那里。

石桥建于清代嘉庆14年(1809年)。现桥身大多沉入淤泥之中,但从裸露出水面的部分,仍然依稀可看到石桥当年的宏伟壮观。桥西头的那块石碑,据考证这是清光绪年间谭成洛之孙谭秀东重修陶沟桥纪念碑。碑文已模糊,依稀可辨认出大概碑文,它是由当年的邳州学正所撰。

石桥(除掉两边引桥)全长100余米,宽近5米。桥中央有两个石雕水兽,兽头伸向河上游,兽尾伸向下游。据说水兽有镇水患,保佑桥梁平安之意。桥面经百年车马蹂躏,已变得十分光滑,桥墩上布满一丛丛青苔,昭示着岁月的沧桑。

据清咸丰年间编纂的《邳州志》和民国时期编纂的《邳志补》记载,陶沟桥为自明清至今,邳州市石桥之冠。当年建桥的主人是现邳州市岔河镇谭墩村人一谭成洛。

据《谭氏族谱》记载,谭成洛为谭氏16代孙。自幼出身农家,少年时读私塾,15岁时辍学随父亲做起卖盐生意。开始爷俩从外地用扁担向家中挑盐,后来爷俩一人赶一头毛驴驮盐,生意渐入佳境,收入颇丰。为了把生意做大做强,爷俩把目光投向了鲁南商贸重镇台儿庄。

谭墩村距台儿庄约有30多里,陶沟河是赶台儿庄集的必经之路。谭成洛父子平日为了节省渡船钱,逢枯水期便挑担趟水过河。到了冬天,河水结上冰,他们就拿起棍子砸冰过河……有时乘船为了几文钱常与艄公讨价还价,为此常常受到摆渡人的羞辱。摆船人称姓谭的爷俩为“穷搜扣"。

谭成洛父子俩在陶沟河渡口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其中一件事彻底颠覆了他们的信念。

一个风雨交加的夏日晚上,爷俩从峄城方向返回。由于连日降雨,陶沟河水陡涨,爷俩无法趟水过河,只好硬着头皮敲响了摆渡人的房门。

“老马、老马,有人过河啦"。

老马打开门,见到是谭家父子,一脸轻蔑,“这么大的水,天又这么黑,开这个船我可没这个胆,你们走吧。”

成洛走上前央求道:“大爷,行行好!我们多给您几文钱,把我们摆过去吧!"

“不行!要不,你们拿出一个元宝来,我送你们过去。”老马悻悻地说。“小本生意,哪里有元宝,你这不是为难我们吗?"爷俩见央求渡船无望,只好离开船码头。

谭成洛父子面对漆黑的河面,阵阵酸楚袭上心头。电闪雷鸣中,爷俩只好在岸边地头找一间小瓜棚蹲了一夜。

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谭成洛爷儿俩的心灵。他暗暗发誓:"如果我谭成洛做生意发财,一定要在陶沟河上架桥!"

谭成洛其人天资聪慧,人勤奋、能吃苦,做生意讲诚信,善经营,人到中年时,家有良田千倾,骡马满棚,成为鲁南苏北远近闻名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

古稀之年的谭成洛,为了实现父子两代人的修桥夙愿,拿出毕生的积蓄,率领两个儿子开始兴建陶沟桥。谭氏族人积极响应,工程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他请来工程设计师傅,又雇佣100多名石匠民伕,从百里之外的沂蒙山上采来石块,打磨成一块块棱角分明的石头和石板。

谭成洛披星戴月坚守在工地,工程过半,他因积劳成疾,不幸辞世。此后,他的两个儿子谭椿、谭楷子承父志,继续施工。谭姓族众被他们的行为所感动,一呼百应,有钱的出钱,无钱的出力,叩石雕凿,人抬车运,历经两年时间,石拱桥终于建成,结束了千百年来陶沟河无桥的历史。

一桥飞架两省,天堑变通途。当地村民欢欣鼓舞,处于桥西头成村300多年的和平庄,为了纪念这座石桥的竣工,易名为“陶沟桥”村。谭成洛的名字很快传遍十里八乡,成了方圆百里的一代名绅,受到当地广大民众的赞美。

时光飞逝,转眼二百余年过去了。陶沟河历经百年岁月,河水滩涂发生变迁,形成了大片湿地。而今,两岸绿树环抱,垂柳依依,河滩上芦苇荡漾,水草萋萋,鸥鹭成群,吸引了无数游人前来观光游览。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这座古桥,开发旅游资源,已立碑保护并作记。

古老的陶沟桥仍静静地卧在那里,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陶沟河两岸的古往今来。无论在当地,还是在谭成洛的故乡,陶沟桥和谭成洛的故事,仍在口口相传,在民间广为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xbbpspjjkc 发表于 2019-9-27 13:11:1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xbbpspjjkc
2019-9-27 13:11:14 看楼主
三十多年前,我多次经过这个地方,那时这个地方就充满了时代的苍桑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4083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