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俗语“老泻残精,人穷寿尽”,是什么意思?如何守住“残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雨荷424 发表于 2019-11-13 14:17: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雨荷424
2019-11-13 14:17:35 2710 0 看楼主
我国上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俗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古人的经验总结出的智慧,很多俗语细细的研究,发现背后都是有很多道理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探讨一句关于养生方面的俗语,那就是“老泻残精,人穷寿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蕴含着什么道理呢?不妨了解下。

“老泻残精,人穷寿尽”,是什么意思?

老泻残精,人穷寿尽,意思就是说老了之后,消耗太多的精气,身体会吃不消,容易影响寿命,使寿命变短。



人体内的精气,也就是指阳气。残精也就是残阳。每个人体内的阳气都是一定得,到老了之后,体内的阳气就变少了。残精也就是残存的阳气。阳气和寿命息息相关,若阳气少,人体的阳寿就会变短。所以古人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人到了老了之后,要珍惜体内的阳气,少消耗体内的阳气,若消耗的太多,残留的那点阳气过早地被消耗掉,寿命会受到折损伤。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人老了之后,和外国人老了之后,状态是不同的。外国人老了之后,就会颐养天年,闲云野鹤。而我们中国人老了之后,非但不会感觉到轻松,操心的事情反而变多了,过得一点不比年轻人轻松。

我国中国人老了之后,喜欢操心子孙的事情,会想着帮助自己的儿女照看自己的孙子,会想着让儿女的日子能够过得更好一点,看看自己还能不能再付出些什么,希望自己这把老骨头为儿女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丝毫不会想着自己老了应该多多照顾自己。

但是儿女的生活是自己的,老年人操心很多时候操心不对地方,其实帮不上什么忙,还会使自己忧虑,操劳过度。而这样过度操劳,就会过度地消耗自己的残存的精气神和阳气,健康和寿命就会受到影响。

所以古人的这句话,背后的真实含义是让老年人应该多在乎在乎自己,不要过度的忧心儿女的事情,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成长了。自己到了这个岁数,更重要的事情是照顾自己的身体,少消耗点阳气,延长自己的寿命。

阳气对于我们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老年人,为了健康和寿命,要守住自己体内剩余的阳气。那么人老了之后应该如何守住体内的阳气呢?

如何守住“残阳”?

人老了想要守住自己的阳气,应该多出去走走,不要总是呆在家里。人老了就变懒了,不想出去,只要在家呆着,其实这样是不行的。老年人应该多出去走走,每天能够出去散步半个小时,晒半个小时的太阳,可以锻炼身体,提升阳气,减少体内阳气的消耗。

人老了想要守住自己的阳气,还应该注意保暖。人老了,身体机能下降,御寒能力大不如前,身体容易受寒。百病皆从寒气,若体内寒气重,身体就容易出现问题,损耗阳气。现在马上快要到冬天了,上了年纪的人,一定要做好防寒,不要让自己受寒。

老泻残精,人穷寿尽,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为了自己的寿命,要少消耗的自己的阳气,守住阳气,这样身体才能够更健康,更长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雨荷424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71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