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振常:激情燃烧的岁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3457092 发表于 2019-11-20 08:5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23457092
2019-11-20 08:59:31 3412 0 看楼主
激情燃烧的岁月

王振常




在1965至1968四年是我一生最快乐、最努力进取的时光!和徐州知青一起劳动、学习,一起搞文艺宣传,一同放飞理想,一同追求进步!天天激情四溅,愉悦无比!每回想起来,仍沉浸在幸福中。

65年初,徐州知青第一批插队到我们村。其中有四位女知青,老支书徐凤启百般关照。讨论决定分到先进的四队,队长陈辉庆不但工作负责,对人热情,选最好房子安排住处,并给筑上高高院墙,门囗挂上一个醒目“知青宿舍 · 闲人免进”的大牌子,安排最轻松的农活。我刚参加工作不久,耳闻我们队来了四位洋气漂亮女知青,想一睹风采,几次欲行又止。

1965年五四青年节公社召开团员表彰大会,我代表教育口有幸参加。开会之前团委书记宣布一个振奋人心消息:首先有黄庄知青为大家献上文艺节目。随着雷鸣般掌声一位扎着两个羊角小辫,圆圆脸上一对水灵灵大眼睛,浑身散发出朝气女青年迈着轻盈步伐走上台,笑容灿烂。以标准清脆的声音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黄庄知青徐碧莉,下面请欣赏我村知青王成侠为大家清唱《毛主席是咱社里的人》,徐碧莉还没退到台后,一位亭亭玉立,穿戴洋气的女青年走到台上,深深向大家鞠一躬,轻启朱唇:千山那个万水连着天安门,毛主席是咱社里的人,春耕夏锄全想到,防旱排涝挂在心......婉转悠扬的歌声让全场人振动了,窃窃私语:太美了啦!和广播歌唱家唱的没有区别!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王成侠退回后台,徐碧莉面带笑容又走上台:下面有我给大家送上歌剧《白毛女》选段,只见她笑容即逝,表情异常痛苦,随着一声凄惨“爹爹啊”的叫板,两行泪水即刻挂在双腮。没有乐器伴奏,她演得那么到位,声声泪,字字血控诉了黄士仁、穆仁智害死杨白老的罪行。我被她精湛表演折服,台上不就电影中白毛女扮演者田华老师吗?演唱后,她满面泪水没干又露出甜美的笑容。从此我认识了两位知青,她们热情邀请我去玩,队长又安排我的好友张延德当她们组长,一天放学后我终于走进知青宿舍。受到热情接待,延德哥刚要介绍,善谈的小徐说我们在公社礼堂己认识了。几次接触了解她们情况:王成侠、李瑞铭,一个端庄秀气爱唱,一个漂亮活泼爱说笑都20岁,徐碧莉、徐萍萍(原邳州市图书馆长)一个艺人出身,五官精致能歌善舞;一个是高级知识分子出身,父母是徐州淮海大学教授,大学没毕业报名下乡,博学大方、气质娴雅。王成侠首先和我靠近乎:咱们是一家子,我长你一岁就叫我姐吧,好开玩笑小李抢着说:“我和小王一般大,你也得叫我姐!"从此一直称她们姐姐。知青点我几乎一有时间就光顾,在那里我学到不少知识,了解徐州人文地理,特别端正前进方向,放飞理想,努力进取。知青点是快乐天堂,无忧无虑的青年人谈笑自如,不时传出徐碧莉、王成侠、张延德优美的歌声和李瑞铭爽朗笑声!我和徐萍萍除欣赏之处,大多时间一起探讨文学。她心里全是知识,把好学的我牢牢牵住。当时批判《苦斗》、《三家巷》是我们议论话题,更被青年人楷模雷锋精神激励着,《雷锋日记》倒背如流。一次她问我:“你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囫囵吞枣读一遍,内容都记不清了。多想再读读,可借不着.....”我无可奈何地回答。“我父亲书房有,明天星期天,我带你去徐州拿来,还有好多中外名著呢!”我高兴地叫起来“好啊!太谢谢你徐一徐萍姐!”其实她比我小半岁,,太崇拜她,心里早认定是学习楷模老师了。一激动叫萍姐了,她默认了,一直这样称呼,至今未改。第二天我随萍姐到了她家,徐教授和阿姨热情招待了我。徐叔叔边让我坐下边说:“听萍萍说你也是位老师,我们是一个战线战友!”我连连摇头“叔叔你老是教授,我一个刚入行小学教师,我永远都是你小学生。”“教书育人不分老少,这是良心事业,千万对得起教师这光荣称号!”我连连点头,无比敬佩!是徐教授的教导,我才一生对教育业那样痴爱。吃过午饭徐叔叔把我带进他书房,这里真是书的海洋,几个书架整齐摆放各种书籍,我真的眼花缭乱,不知看哪本好了,选了好几本带回家来,如饥似渴读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都把保尔·柯察金当成偶像。

时光飞逝,转眼到65年7月14日一个不平常日子,英雄王杰事迹像长了翅膀的风筝传遍我县大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把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作为座右铭。时隔不久县政府成立王杰宣传队,徐碧莉被选进。临走那天我们五人步行送到岔河车站,洒泪惜别。走了碧莉,知青点依然歌声、笑声不断;我和萍姐探讨文学又提高一步,从中国名著谈到苏联高尔基著作,每天我都像长大一点,太感谢这位年轻的老师!愉快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一晃到66年初,徐萍萍又被邳县文化馆调去。这次我们四人送行,此时我心中涌起诗人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停课闹革命,老队长对我这个从未干过农活的青年人关怀备至,安排到知青知点干一些非体力活。收集好人好事,每天更换黑板报内容。两名知青给我俩还带来无限快乐,然而我心空荡荡,再无人谈论文学了。我多次到邳县文化馆拜见萍姐。不久又认识她未婚夫邓其顺(当时为物资局工作人员),健硕潇洒、高雅矜持!不久也成了知心朋友。我眼看着学生不让上课,心中十分不平。一次与萍姐、邓哥谈起此事,我沮丧地说:“文化大革命何年能结束?百业俱废啊!”萍姐伤感地说:“我父母多次被批斗,扣上莫须有罪名......但我坚信中国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是英明的!总有一天会拨乱反正。”我和邓哥都佩服地点点头。

不久王成侠被推荐进了邳县机械厂,又走一位好友,我们都十分惆怅!68年王杰宣传队被迫解散,徐碧莉回来第一件事成立大队宣传队。我被她对艺术痴爱和敬业精神感动!我本无一点艺术细胞,她指导我编写各种节目,亲眼目睹她给演员排练,一招一式,一个投足,一个眼神,怎样亮相,怎样是背台,她那样专业,又是那样精益求精,我深深被感染,终于也喜欢上这门艺术了。为这支宣传队坚持10多年也做出一些微薄贡献。在文艺上我和延德、徐碧莉成了挚友,69春延德应征入伍报效祖国。碧莉又培养男主角,一如既往倾心宣传队工作。同年8月她热情邀我又一次赴徐,到她家做客。不光吃饭受到厚待,还破格参观凤凰山人民英雄纪念塔,瞻仰了为革命牺牲的英烈!她嫂子是讲解员,带我们到专门照顾高干休息的地下室(当时已关闭)观光、休息,收益满满。两年后徐碧莉被马庄煤矿文工团调走,小李也返城了。她们三人从此见面很少。只有萍姐至今还经常微信联系,每次去南京均受到她们全家人热情招待。

五十多年弹指一挥间,社会飞速发展,一切都在巨变,唯有我和知识真挚情感没有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23457092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41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