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艺人生:屈绍金与邳州跑竹马的世纪情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3457092 发表于 2019-11-20 08:4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23457092
2019-11-20 08:47:21 3932 1 看楼主
屈绍金与邳州跑竹马的世纪情缘









屈绍金在教孩子们跑竹马 张强 摄







跑竹马表演深受大家喜爱 崔亚 摄
痴迷50载 誓将跑竹马发扬光大
跑竹马是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相传产生于明代,取材于忽必烈跨马游春的故事,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跑竹马大多在春节期间或有重大集会时演出,表演者扮演历史人物,脸着彩妆,腰扎大带,外配篾扎纸糊的马瑾,以两腿扬做四蹄,每一匹马后跟随一个马童,在唢呐锣鼓声中催马扬鞭,奔跑如飞,突出速度和阵势,灵活多变,极具地方特色,其中,滩上竹马舞以其舞美大方,阵法自然,队形多变,气势恢宏,成为苏北鲁南这一片的代表。
屈绍金祖辈五代都是表演跑竹马的艺人,他从十二岁开始就随着祖父学习跑竹马的套路和技巧,那时,滩上几乎每村都有跑竹马的队伍,每逢过年都会到各村巡回演出。每当唢呐、锣鼓一响,哪怕正在吃饭,他也会扔下饭碗直奔看会场上,也正是这种深刻的童年印记,让屈绍金与跑竹马结下了一生不解的情缘。屈绍金说:“有时候为了看演出,我会追着演出队伍跑三五十里路,即使脚起泡也不停下,主要是心里爱好和喜欢跑竹马。”
正是喜欢痴迷于跑竹马,1977年,屈绍金曾向当时的乡政府建议,把在“文革”中销声匿迹的竹马舞恢复起来。经过不断奔走,跑竹马这项传统民间文化形式终于在1979年恢复演出。20世纪80年代,跑竹马迎来了辉煌的时期。1984年,滩上竹马舞参加江苏省民间舞蹈调研,并被拍成电影,还到国外进行了文化交流。
2003年,屈绍金从镇文化站退休,每个月可拿到上千元的退休工资,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他却立下志向:在有生之年将滩上跑竹马继续发扬光大。“滩上跑竹马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在不少老艺人去世了,有的年龄偏大,如果再不继续传承下去,可能真的失传了。”回忆往事,屈绍金感慨道。
就在这时,国家开始挖掘保护那些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瑰宝。2007年5月,经过上级部门论证,滩上竹马舞被评定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让屈绍金对滩上竹马舞的传承和发展看到了希望。从那时起,屈绍金比以往更忙了,收集资料,整理队形,示范教学,一个月也很难在家吃上几顿饭。1997年底,屈绍金的母亲病危,直到中午他才从演出现场忙完赶回来,跪在奄奄一息的母亲面前,泣不成声。“患病10年,我几乎没有亲自照顾她。”谈及母亲,屈绍金老泪纵横。
百姓喜爱是我最大的动力
对于跑竹马的演员来说,跟着屈绍金干,图的是他的那股执着劲儿;而对于屈绍金来说,支撑他把跑竹马不断传承下去的,却是百姓心底那份热爱。“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跑竹马民俗活动的威风上阵,给大家带来了节日喜庆的气氛,深受大家的喜欢,有时候演出结束了,还看不过瘾。”屈绍金说道。
在我市,拥有绝活的跑竹马艺人不少,但是散落在各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已经逝去,年轻点的想从事这门技艺的艺人,却因人力单薄,跑不起来完整的阵势,为了能更好地挖掘整理和完善竹马艺术,使有技艺的艺人能集中管理并参与演出,屈绍金经过思考和走访,在广泛征求意见后,自掏腰包拿出3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在市文广新体局和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9月,邳州市竹马协会正式成立。屈绍金说:“以我个人力量是不行的,必须依靠协会力量来支持。当时我去8个乡镇走访,打算成立竹马协会,但各村积极性都不高,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决定以滩上为主体,其他乡镇各派一两人,共同组建竹马协会。”
事实证明,竹马协会的力量是强大的,自协会成立后,竹马舞演出的质量提高了、技术规范了,演出的场次也成倍增长,甚至不少年轻人和老艺人纷纷找上门来,主动要求加入竹马协会。协会会员也由最初的20多人发展到80多人。从2006年起,屈绍金又自费在滩上办起了跑竹马培训班,亲自示范授课,13年内已开展19期,培训学员600余人。
从12岁的青发孩童到75岁的白发老人,屈绍金无怨无悔。马壳跑坏了,服装、道具陈旧了,一次一次换新的;演员老化了,一茬一茬培训更新,屈绍金一刻都未离开过竹马舞蹈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和发展传承着邳州跑竹马艺术。屈绍金说:“我们每年都会组织演出,从腊月二十开始,就开始着手准备,今年要去哪里?多长时间?需要多少人?这些内容我都会写份详细的报告上报,目前,全市只有几个乡镇没有去演过,今年争取把所有乡镇全部演出一遍。”
2006年,听闻省里组织各地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屈绍金拿着自己3万元积蓄,连夜赶到苏州重新置办行头。“我把这个想法跟老伴商量一下,不过她说,咱家小孩快结婚了,还没有房子,就别弄了。我跟老伴说,小孩盖房子结婚可以晚两年,但是跑竹马要再等两年,我跑不动了,老艺人也都不在了,再想弄就恢复不起来了。我把这个想法跟两个儿子说了,两个儿子都很支持,孩子都跟他妈说,俺爸干一辈子文化工作,他就爱好这个,咱家祖祖辈辈跑这个,你就叫他弄吧,以后我们有钱,自己再盖房子。”家人的支持,让屈绍金感动不已。“屈站长付出这么多,一心想把跑竹马搞好,大家伙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深受感动,劲往一处使,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把邳州跑竹马弄好。”省级跑竹马传承人张吉桂说道。
传承的是精神 不变的是情怀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12个日夜刻苦排练,屈绍金团队的跑竹马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他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他的大儿子屈永也跟随父亲的脚步,练习邳州跑竹马的阵法,在跑竹马队伍中屈永扮演跨麒麟老达子的重要角色,带领跑竹马队伍一路向前,屈永也成为邳州竹马协会的新一代掌门人,他还在抖音网络平台开通了“邳州跑竹马”抖音号,更好地宣传邳州跑竹马。屈永表示:“我感觉肩上的责任特别重,父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艰辛,虽然我还达不到他的境界,但是我会向他虚心学习,接好这一接力棒,让跑竹马的生命继续延续下去,把邳州跑竹马发扬光大。”
传统文化要更好地传承下去,需要从娃娃抓起。现在,每个星期三下午两点,屈绍金都会从市区乘公交车来到十几公里外的滩上中心小学,准时为新学员们讲解、指导跑竹马的表演技艺,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直到晚上快7点才乘车回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自滩上小学开设竹马班以来,屈绍金已经培养了无数个学员。“70多岁的屈老师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从未间断,也从不叫苦叫累,我们大家都很感动。”滩上中心小学校长韩成说。
此外,屈绍金还和滩上小学联手,在滩上中心小学投资200多万元建成“竹马训练中心”,并编著《快乐竹马》校本教材,在滩上小学教学推广。在屈绍金的努力下,2013年,我市还专门印发了《邳州跑竹马》十年保护规划,更好地推动了“邳州跑竹马”这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我把一生心血倾注在自己热爱的跑竹马舞上,这让我觉得心里踏实。既然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就得有所担当,尽到传承人的义务。总之,在我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邳州跑竹马健健康康、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面对未来,屈绍金坚定地说道。
75年的经历如恒河沙数,“跑竹马”却是屈绍金这辈子的难忘印记,融进了他的生命。他当文化站长35年,为了跑竹马演出,没有一年和家人一起完整过完春节假期。他把“滩上跑竹马”由传统10人跑法发展到20人的竹马舞,又将过去散乱竹马舞阵法归纳整理出10种经典阵法。

为了延续跑竹马的生命,屈绍金还自费置办行头,开办跑竹马培训班,最终使其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他编著全国首本《邳州跑竹马》著作在全国发行,把邳州跑竹马推向全国,走向世界,发扬光大,屈绍金创造了邳州跑竹马这项传统文化艺术又一个辉煌时代。(林威)
来源:邳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dsfgssicff 发表于 2019-11-20 08:49:1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dsfgssicff
2019-11-20 08:49:18 看楼主
应该传承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23457092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932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