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厌食症可以减肥?专家:错,厌食症的病因到底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3457124 发表于 2019-12-2 15:24: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23457124
2019-12-2 15:24:05 4153 0 看楼主
现在减肥已经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姑娘们为了减肥简直是无所不用极其,但是实际上,比较极端的减肥方法是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甚至于有的时候会危及生命。在很多午饭后的间隙中,经常会听见同事说,真羡慕xxx那么瘦,要是我能瘦下来就好了。现在我要是得厌食症是不是就能很快的瘦下来?



实在是不太理解,为什么会觉得得了厌食症是件好的事情,严格意义上来说,厌食症其实是病。厌食症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庞大的,所以,想科普一下厌食症带来的危害及病因,希望伙伴们不要再觉得厌食症是一件可以帮助减肥的好事情。



什么是精神性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AN)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为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属于精神科领域中“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一类。

其主要特征是以强烈害怕体重增加和发胖为特点的对体重和体型的极度关注,盲目追求苗条,体重显著减轻,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如女性出现闭经。严重患者可因极度营养不良而出现恶病质状态、机体衰竭从而危及生命,5%~15%的患者最后死于心脏并发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继发感染、自杀等。

AN的发病年龄及性别特征国内外相仿。主要见于13~2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其发病的两个高峰为13~14岁和17~18或20岁,30岁后发病者少见,围绝经期女性偶可罹及;AN病人中男性仅有5%~10%,男女比例为1∶10。在欧美,女性AN的终生患病率为0.5%~3.7%;AN的年发病率为3.70‰~4.06‰。AN在高社会阶层中比低社会阶层中更普遍,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城市高于农村。



为什么会患有精神性厌食症?

AN的病因学复杂,为多因素疾病,涉及社会文化、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方面。

AN患者病前可有一定的性格特征,比如低自尊、完美主义、刻板固执、保守欠灵活、敏感多虑、严谨耿直、内向拘谨、胆怯退缩、多动好胜、自尊心强、自我中心、不合群、幼稚、好幻想、不能坚持己见、犹豫不决等,对成功或成就的要求非常高。临床资料证实,人际关系紧张,学习、生活遭受挫折,压力过大,新环境适应不良,家庭不和睦,家庭成员发生意外,重病或死亡,以及自身的意外事件导致精神情绪抑制因素与AN有关。一些儿童平时偏食、挑食、好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父母有过度关注子女饮食,反复唠叨,强迫进食,反而降低了儿童摄食中枢的兴奋性,进而发展为AN。

遗传因素在AN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这由家系研究和双生子研究证实,不过,AN的遗传方式和基因位点尚未确立。有关AN的神经生物学已展开了深入研究,涉及的神经递质有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等,AN还存在多种神经内分泌异常,多种激素或神经肽与食欲、饱感有关,并且不同激素或神经肽之间存在多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对大多数的神经内分泌失调而言,它们是状态相关的,往往在临床恢复后亦恢复正常。脑影像学方面,有多项CT研究显示AN患者在长期饥饿时有CSF间隙扩大(脑沟和脑室扩大),有一项研究发现体重增加后又恢复;功能影像研究发现AN患者额叶和顶叶皮层代谢和灌注降低,并推测局部5-HT功能紊乱。



厌食症其实与个人的生长环境以及个人心理反应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觉得厌食症可以减肥的话是完全错误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会造成身体上的很多困扰及危害,想要减肥还是要管住嘴迈开腿,如果有人告诉你,厌食症可以减肥,请别在教这个智商税了。

下一次,我们来讲讲厌食症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23457124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415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