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真的是“贫血”吗?贫血就需要“补血”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强绝商爸摇 发表于 2019-12-6 11:5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强绝商爸摇
2019-12-6 11:57:25 2955 0 看楼主



贫血是症不是病

从医学的角度看,什么是贫血呢?

贫血就是指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其中以血红蛋白最为重要,成年男性低于120g/L(12.0g/dl),成年女性低于110g/L(11.0/dl),一般可认为贫血。




从临床表现上来看,贫血一般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比如蹲一下再起来就会感觉到头晕眼花,这也是贫血的明显症状。贫血的人,通常面色十分憔悴、苍白,没有什么精神。




贫血是临床最常见的表现之一,然而它不是一种独立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一旦发现贫血,必须查明其发生原因及分析引起的贫血的病种分类。假如只是看到贫血,没有及时查明并治疗贫血背后的更重要病症,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你真的是“贫血”吗?如何诊断



贫血的诊断不仅包括确定有无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及类型,还应查明贫血的原因或原发病。




(一)确定是否贫血及其程度和类型




1.贫血的诊断标准国内多按单位容积血液内血红蛋白(Hb)量低于正常参考范围95%的下限作为贫血的诊断依据。但应注意海拔每增高100米,血红蛋白应升高4%,其贫血的诊断应须另规定标准。当然,健康人群和贫血人群的血红蛋白分布曲线之间有重叠,因此临床工作中还需考虑个体化原则。同时诊断贫血时,需注意血容量的影响,血容量的扩张导致Hb、RBC的降低,出现假性贫血。




表一 贫血的诊断标准(海平面条件下)









2.贫血的程度 根据血红蛋白的浓度,成人贫血的程度分4级。

表二 成人贫血分级







3.贫血的类型通过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确定贫血的类型,为进一步的病因诊断提供依据和思路。




(二)查明贫血的病因或原发病




1.临床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详细的了解病史,饮食习惯史,药物史,出血史(女患者的月经史),慢性疾病并史,输血史,地区流行病等等。




2.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诊断思路是先进行血液学检查,分析类型,结合临床资料,得出初步诊断,然后有的放矢个选择病因检查项目。




细胞形态学特征对贫血的诊断非常重要,当某类异常形态的红细胞出现较多时,对贫血的疾病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表三 异常形态的红细胞对贫血疾病类型的提示






为了进行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应针对性选择实验室检测项目,见下表。




表四 贫血诊断常用实验室检测









贫血的分类





(一)缺铁性贫血





1.定义

由于体内的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铁的代谢

铁是人体内必须的元素之一,健康成人体内铁总量为3~5克,其中65%组成血红蛋白,30%贮存铁。




3.铁的来源

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内源性:自身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分解出的铁被重新利用。

外源性:来自食物,以动物的血、肝等较多。




4.铁的吸收

吸收铁最主要的部位在十二指肠及空肠的上段。通常肠道吸收的铁量的多少由体内贮存的铁量来调节,肠道贮存的铁越少,吸收铁越多。反之,食物中的铁(肉类以二价的形式存在,能被直接吸收,但食物中的铁以三价的形式存在,不能被直接吸收,必须经过酸性的环境或在还原剂的作用下,才能被还原成二价的铁才能被吸收,胃酸使铁稳定,并防止铁氧化为三价的铁)。维生素C能将三价的铁还原为二价的铁,故两者有促进铁的吸收。




5.临床表现

贫血是由于器官组织缺氧,故临床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统。

一般表现:困倦乏力、皮肤黏膜苍白。

心血管系统:常表现体力活动后心悸、气促。

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泌尿系统:女性闭经和月经过少者多见,男性性功能障碍。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便秘、腹泻。




6.特殊临床表现

黏膜组织改变:舌炎、口角炎、吞咽困难。

皮肤干燥、毛发脱落、无光泽、指甲扁平、反甲。

头痛、兴奋烦躁、异食癖(生米、泥巴)。




7.治疗

西药非处方药

硫酸亚铁片:一次1片,一天3次。

乳酸亚铁胶囊、尤尼雪:一次2粒,一天3次。

琥珀酸亚铁、速力菲:一次1片,一天3次。




补铁剂西药须知

只限于缺铁性贫血,对其他类型贫血无效。

铁剂对胃肠道有刺激,可引起食欲不振、恶心、腹泻腹痛,饭后服用可减少不良反应。

服用铁剂期间不要喝浓茶及食用鞣酸过多的食物。

胃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对铁剂过敏及非缺铁性贫血等患者禁用。

铁剂可减少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及喹诺类药物吸收,故不宜联用。




中成药非处方药

中医将缺铁性贫血包括在虚证之中,属于虚证,治疗以补益为主。

驴胶补血颗粒

阿胶益寿口服液




(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1.定义

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贫血。其特点是大细胞性贫血。




2.代谢

叶酸和维生素B12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叶酸是细胞生长和分裂所必须的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而维生素B12虽然肠道杆菌可以合成,但吸收甚微,也要由食物来供给。




3.病因

病因有: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不良、常见消化性溃疡病人和药物的影响。




4.临床表现

贫血:起病缓慢,逐渐发生的皮肤苍白、乏力、头晕、劳动后心慌、气短等贫血表现。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次数增多、糊状粪便,舌炎反复发作、呈紫红色、伴头痛、舌上皮肤脱落使舌面光滑,乳头消失、味觉丧失。

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手对称性麻木或蚁走样异常感觉,多以下肢明显,共济失调,步态不稳。




5.治疗

去除病因,合理膳食,增加营养。

药物治疗:补充叶酸 5~10毫克,3次/日;维生素B12 200微克/日。


重症患者可能合并铁缺乏,适当补充铁剂。




6.预防

改善饮食结构,食品多样化。

改变生活习惯。

对易患本病的病人应提高药物预防意识。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1.定义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多种病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衰竭或造血微循环损伤所导致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征。




2.病因

药物和化学毒物:常见的药物有氯霉素、异烟肼、氨基比林,化学药物为苯、砷染发剂等。

物理因素:X线、放射性物质。

生物因素:肝炎、风疹、流感等。




3.临床表现

主要由于全血细胞减少引起贫血、出血和感染。

急性再障:起病急骤,可以贫血、出血、发热起病。特点为出血与感染的表现突出,出血倾向严重,不仅有皮肤、黏膜出血,还有内脏出血,包括消化道、泌尿生殖器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便血、血尿、子宫出血、脑出血、眼底出血。感染发热也较严重,常见有呼吸道感染、口腔粘膜感染。




4.治疗:

去除病因。

一般治疗:清洁皮肤,避免感染,饭后刷牙。

输血指征:血红蛋白小于60g/l时,须输血。

防治感染:感染是再障死亡的常见原因,应积极治疗。患者发热或有感染征象时应用抗生素,首先半合成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




慢性再障的治疗:

雄激素:常用的为丙酸睾丸酮。

改善微循环药物:血管解痉药用阿托品;控制出血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用于减少毛细血管出血;泼尼松,口服15~30 毫克。




贫血一般用药和联合用药




维血康颗粒

【成分】:熟地、何首乌、山药、黑豆、党参、陈皮、砂仁、山楂、硫酸亚铁。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补血养阴。适用于脾肾不足,精血亏虚,面色萎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倦怠体瘦,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属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成人一次10g,小儿一次5g,一天3次,15~20天一疗程。




【联合用药】:维血康颗粒+维生素C咀嚼片




阿胶益寿口服液

【成分】:炙黄芪、制何首乌、阿胶、熟地黄、人参、陈皮、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用于气血双亏,四肢无力,腰膝酸软,面黄肌瘦,健忘失眠,妇女产后诸虚。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一支,一天2~3次。




【联合用药】:

气血双亏,四肢无力,腰膝酸软,面黄肌瘦,健忘失眠:阿胶益寿+养血安神颗粒。

妇女产后诸虚:阿胶益寿+乌鸡白凤丸+产复康+其他治疗药物。




【注意事项】:感冒病人不宜服用;宜饭前服用;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不宜喝茶和吃萝卜,以免影响药效。







阿胶补血口服液

【作用】:益气补血。用于久病体弱,气虚血亏。




【联合用药】:阿胶补血+维血康颗粒+多种维生素




【注意事项】:

本品为气血双补之药,咳嗽痰多,脘腹胀痛,纳食不消等不宜服用。

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或其制剂。

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

高血压、糖尿病或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本品宜饭前服用或进食同时服。




益气养血口服液

【类别】:补血类滋补用药




【作用】:益气养血。用于身体虚弱,气短心悸,面色不华。




【联合用药】:益气养血+复方虫草口服液+多种维生素




【注意事项】:感冒、有瘀热者禁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强绝商爸摇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95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