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焦火、下焦寒,根本原因在于中焦不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好时光516 发表于 2019-12-25 08:4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好时光516
2019-12-25 08:43:25 2877 2 看楼主
三焦,为六腑之一。

与其他五脏五腑不同的是,三焦没有一个确切的具体器官与之相对应,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是一个大腑,具有“孤府”之称。




三焦的大体划分




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分布于三焦之中,将躯干划分为三部分,如下:









上焦:




指横膈以上内脏器官,包括心、肺。




上焦如天,上焦如雾,形容上焦心肺敷布气血,犹如雾露弥漫之状,灌溉并温养全身脏腑组织。




中焦:




指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包括脾、胃。




中焦如地,中焦如沤(òu),沤是浸泡的意思,形容中焦脾胃腐熟、运化水谷,进而化生气血。




下焦:




指脐以下至二阴部位,包括肝、肾、大小肠、膀胱、女子胞等。




其中肝脏,按其部位来说,应划归中焦,但因它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和肾一同划归下焦。




下焦如海、下焦如渎(dú),是说下焦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排泄二便。






三焦的功能作用




三焦具有通行元气、水谷和水液的功能。




1

通行元气




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别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2

运行水谷




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可将水谷精微变化为营气,还具有传化糟粕的作用。三焦对水谷的作用有别: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




3

运行水液




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




形象地说,三焦就是人体躯干的一个大通道。如果说普通的经络是在四肢上走的两车道,那么三焦则是在人体躯干上走的双向八车道。三焦的功能实际上是五脏六腑全部功能的总体。




三焦不通,老病缠身




三焦理周身之气,是人体五脏六腑的首领,三焦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和微循环血管网有密切联系。三焦不通,是各种慢性病根源。




中老年人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病机丛杂,虚实互现,多脏受累”,究其根本就是“三焦不通”,三焦不通是中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久治不愈顽固病的总病根。




上焦不通

就会造成经络淤堵,气血凝滞,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风湿骨病、颈椎病等。

中焦不通

就会造成腰肌劳损、腰部酸痛、椎间盘突出、女性产后风、老寒腰及老胃肠、便秘等症状。

下焦不通

肝肾功能受阻,就会造成男性肾虚、前列腺疾病,女性气虚血亏引起更年期综合症以及妇科炎症。




三焦上包括了绝大多数的经络,可谓是统领全身,三焦上有一个地方不通,则整个气血就紊乱了。因此,打通三焦,比打通任何一条经络都重要。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主要问题,是中焦堵住了。打通了中焦,上下焦就贯通起来了,气血也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这种感觉,就好比说打通了任督二脉。




但是三焦是个复杂系统,仅用单味或几味药物搭配,根本不能适用这个多样的系统。对老年人患多病、大病、顽固病的治疗,必须融数方为一方,合数法为一法。




只有选择一种能科学、有效同时治多种疾病的疗法,调理内分泌,平衡阴阳,补充元气,这样才能逐渐康复。




打通三焦的简单方法




1、打通三焦经最简单的方法,首推拍打法,直接作用于经络




阿强讲解拍打三焦经视频讲解:

2、揉脐









揉腹,可以把密布在腹部的各种管道疏通开,尤其是淋巴管,当淋巴疏通以后,中焦内的浊气、浊水都会被代谢掉,肚子也就慢慢变软并且塌下去了。




中医高人常说的:“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就说明中焦通了。




3、双手托天理三焦









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它可有效梳理人体的三焦,顺畅全身的气血,加快各个脏腑的运化,减轻疲劳。




「双手托天理三焦」预备姿势:立正,两臂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方法如下:



    两臂由体两侧慢慢上举,至头顶上方时,十指交叉相握,掌心向下,目视上方;头向后仰,翻掌心向上,用力上托,臂肘挺直;同时两脚跟上提,离地约1寸;掌心翻向下,十指松开,两臂从左右两侧徐徐降下;两脚跟仍提起;两脚跟缓缓落下,还原至预备姿势。




方法虽然看似很简单,但坚持做会有想不到的效果哦!




4、艾灸




上文说了,中焦主要脏器为脾和胃。




所以,中焦不通重在调脾胃,像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太白等都是常用穴,如果脾气虚,可加灸气海;如果脾湿重,可加灸阴陵泉、丰隆、解溪。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焦不通的人灸后极易上火,针对这种情况,一般有两种方法解决:



    引火下行




这是大多数人习惯选择的办法,主要通过灸下焦及腿上的穴位来引火,常用的有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涌泉等。




此外,建议在艾灸前用热水泡脚的方式引火,腿部暖了,经络通了,上焦的火就下来了。



    重灸关元




灸后上火说明阴邪即将散尽,此时应该一鼓作气,重灸关元。




因为人体本身具有自我调节功能,体内阴阳的升降有其固定规律,元气充足,阴阳就会规律运行,该升则升,该降则降,根本不必通过引火下行等方式人为调动。




而关元为元阴元阳之气闭藏之门户,艾灸关元能使命门真火充盛,元气得到补充,真元就会恢复“藏而不泄”的功能,会主动将散在外面的热量收回来,上火的症状就会自行消失,也就用不着引火下行了。




也可以关元、中脘一起灸,可加快驱除阴邪的速度。




所以,如果灸后上火特别严重,可以暂停几天或减少灸量以使身体逐渐适应;如果可以忍受,建议快马加鞭,重灸关元、中脘,虽然短期内上火症状仍然存在,但坚持下来,上火症状会自行消失。




此外,平时饮食忌食生、冷、辣,多吃绿色蔬菜,多吃枣,枣对补血理气很有裨益。饮食要规律,多喝热水,少吃多餐,切忌暴饮暴食。陈皮理气,山楂化积。




少生气、多运动,平时注意保暖,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trolchlcpq 发表于 2019-12-25 08:44:1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trolchlcpq
2019-12-25 08:44:13 看楼主
发了重复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风之客 发表于 2019-12-25 08:45:31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风之客
2019-12-25 08:45:31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好时光516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877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