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入睡前五个坏习惯,易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乐态思 发表于 2020-1-22 06:0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乐态思
2020-1-22 06:09:47 3212 1 看楼主
从古到今,历代长寿者都很重视睡眠质量,更有“不觅仙方觅睡方”的说法。




觉睡好了,身体各个脏腑都能得到有效保养和足够供给,可以说是最简单舒适的养生方法。




虽说这个养生方法非常简单,但睡觉绝不是闭上眼睛睡着就行,不健康的睡眠非常伤身,甚至是在悄悄培植癌细胞。




下面五个睡眠习惯,如果您有其中之一,可千万要改了。




带“气”入睡

1




睡前生气发怒,会使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思绪万千,导致失眠或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女性生气时,还容易长色斑、加速脑细胞衰老,导致胃溃疡和心肌缺氧,甚至可能引发甲亢和乳腺癌。




对策:先消气再睡觉




如果非常愤怒,一定要倾诉出来,万万不可生闷气。另外,人体还自带3个消气阀,不妨及时打开。





太冲穴









爱生闷气、焦虑、心烦意乱的人,按摩脚面,能快速让人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这是因为,此处是太冲穴的所在位置,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又称“消气穴”。




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按揉两侧穴位,使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每次按揉3~5分钟。




劳宫穴









劳宫穴的所在位置,属于手厥阴心包经,心包经对心脏起着保护作用,按摩劳宫穴可起到静心宁神、镇定醒脑的作用。




方法:在快要发火时,可轻握拳头,用中指抠自己的掌心处1~2分钟,能起到清心火的作用。




百会穴









如果感觉自己情绪开始激动,出现头痛、头晕、胸闷、失眠等情况时,不妨坐下来按揉一下头顶,在“源头”上把“气”放掉。




方法:头顶有一个重要穴位即百会穴,用双手指按压7秒再松手,连续7次,可缓解症状,提神醒脑。




睡前吃过饱

2




中医道“胃不和,则卧不安”,睡觉前吃得过饱,在睡眠过程中肠胃还在紧张的“加班工作”,这时产生的不良刺激就会传递到大脑,使人出现多梦、失眠或睡眠不深的症状。




对策:晚上坚决七分饱





很多中老人勤俭节约,既不想让饭菜隔夜,又不想倒掉,于是都吃进了肚子里,这个习惯一定要改掉。晚上坚决七分饱,吃太多不仅影响睡眠,还可能导致心梗、胃病、糖尿病等,比浪费造成的危害大太多了。




睡前过量运动

3




有些人认为,睡前做运动,能让人更疲倦,从而更容易入睡。




但其实,睡前做过量的运动会令大脑控制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呈现极强烈的兴奋状态,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




对策:睡前按摩拉筋助睡眠





不少老中医都有睡前按摩涌泉穴的习惯,除了按摩,还可以适当拉拉筋,俗话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两个拉筋的动作,在床上就能做。


双腿拉伸




把双腿伸直分开,脚尖回勾,双手抓着脚趾,身体慢慢向下压,练习时不用刻意追求身体贴着腿的感觉,只要腿后的大筋有拉伸感就可以了,不要用蛮力。




大腿内侧走的是肝肾经,肝藏血,肾藏精,将两腿分开向下压可以拉伸肝肾经,补益肝肾,为身体养血蓄精。




脚趾回勾




双腿伸直并在一起,脚尖回勾,双手抓着脚趾,身体慢慢向下压,只要大腿后侧的大筋有拉伸的感觉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帮助膀胱经排毒的办法,坚持的时间越长越好。




睡前喝茶

4




茶叶中含有咖啡碱等物质,这些物质会刺激中枢神经,使人兴奋,若睡前喝茶,特别是浓茶,中枢神经会更加兴奋,使人不易入睡。




对策:喝小半杯温水




睡前喝一小杯水,可以减少心肌梗死、心绞痛、脑血栓等突发危险。不过喝一小杯就行了,稍微抿上两三口,否则可能要起夜,同样影响睡眠。




使用不适当的枕头

5




想拥有良好的睡眠,首先必须有一个好枕头。枕头太低容易导致“落枕”、头脑发胀、眼皮浮肿;枕头太高会影响呼吸道畅通,导致颈部不适。




对策:枕头能贴住颈部的凹陷




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枕头,能够很好的控制人在睡眠时的姿势,对颈椎有支撑和保护的作用,能让颈椎得到较好的休息,购买时要按照自身情况选择高度合适的枕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pizhouxiaoshi 发表于 2020-1-22 06:11:3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pizhouxiaoshi
2020-1-22 06:11:32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乐态思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212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