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疫情状态下诈骗罪是否会从重处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法律知识 发表于 2020-2-15 10:2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法律知识
2020-2-15 10:25:47 3029 0 看楼主
Version:1.0 StartHTML:000000224 EndHTML:000068169 StartFragment:000062210 EndFragment:000068137 StartSelection:000062210 EndSelection:000068137 SourceURL:file:///C:/Users/xiaoanning/Desktop/SuperEditor2.3/index.html

  在疫情状态下实施诈骗行为,达到诈骗罪量刑标准的,是会从重处罚的。因为在疫情状态下,此类诈骗行为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所以在疫情期间对于造成社会混乱的行为,是严厉打击的。那么今天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疫情状态下诈骗罪,是否会从重处罚?

  一、疫情状态下诈骗罪是否会从重处罚?

  疫情状态诈骗罪的具体情况:

  日前,上海公安部门发布一则消息:警方破获一起利用疫情以“卖口罩”为名实施的系列网络诈骗案,涉案金额达28万元(人民币,下同)。

  警方在通报中表示,2月1日上午,家住浦东的陆女士来到浦东公安分局王港派出所报案,称其在家中通过某贴吧寻找到一位卖口罩的商家,微信联系后商定以每个单价0.9元购买40万个口罩,并预付了定金10.7万元。商家收到预付款后,要求陆女士自行前往扬州提货,当她赶到扬州后却无法找到提货地点,发现自己被骗后报警。

  接报后,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会同浦东公安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确定一名黄姓男子有重大作案嫌疑,并锁定其在广东省陆丰市的藏身地。在广东警方支持下,犯罪嫌疑人黄某某于2月5日上午被当地警方抓获,并当场缴获作案用的手机、电脑、银行卡等物品。

  法律回复:

  黄某某的行为已涉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关于诈骗罪的规定指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黄某某利用疫情骗取28万元,己达到法定的‘数额巨大’的量刑标准。”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假借研制、生产或者销售用于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用品的名义,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有关诈骗罪的规定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在国殇民难、举国战疫的背景下,黄某某竟借疫情实施诈骗,主观恶性深,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仍应依法从重处罚。






二、疫情期间哪些行为会违法的问题咨询

  问题一:疫情面前,口罩成为最紧俏的消耗品。如果有商家生产或销售假冒伪劣产的口罩,会负什么法律责任呢?

  法律回复: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文简称《解释》)规定,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生产、销售伪劣的防治、防护产品、物资,或者生产、销售用于防治传染病的假药、劣药,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或者生产、销售劣药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生产用于防治传染病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或者销售明知是用于防治传染病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不具有防护、救治功能,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五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医疗机构或者个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系前款规定的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而购买并有偿使用的,以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问题二:有人为博取关注编造疫情谣言,有人道听途说在群里转发不实信息,疫情面前,谣言更加可怕。那么谣言制造者和传播者都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呢?

  法律回复:造谣需要承担行政责任,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解释》规定,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有些犯罪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会对其进行打击处罚的,而在疫情期间中,更是依法会从严处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法律知识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02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