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车用车过程中的“伪科学”,来看看你“中计”了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银鲜目江探 发表于 2020-2-18 09:3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银鲜目江探
2020-2-18 09:38:51 3524 0 看楼主
生活水平提高后,有车一族越来越多。互联网的盛行,方便生活之余,也方便了许多好学之人,接收到更多“知识”。瀚海的互联网告诉我们,开车除了需要精湛的技术,也需要许多口口相传的“秘籍”。



比如开车时,油门绝对不能踩到“十分”,为了保护发动机不出现损伤甚至报废的可能,最多踩“9分”。打方向盘一定要悠着点,切莫轻易打满,不然影响方向机的寿命,甚至造成损坏。

每次加油后,记得记录公里数,不能等到加油灯亮起,再想起去加油,这样容易损伤供油泵,运气不好也许就烧了。现在的汽车都配有微电脑(ECU),每次打开钥匙,不要马上点火,一定要记得等上几秒甚至是十几秒,等ECU自检完毕再操作,太心急容易烧坏ECU。

这些用车知识是不是在网上很常见,甚至有人当作是老司机的用车宝典。每一条都说得很有道理,像那么回事,也挑不出毛病。慢慢也演变成为用车过程中口口相传的“秘籍”。

在此要告诉大家,不要再被这些“伪科学”给误导了。从卡尔·佛里特立奇·奔驰发明第一辆汽车到现在,汽车工业发展了100多年,成熟的技术,怎么可能留下如此“荒诞可笑”的缺陷。

深踩油门损伤发动机?

记得有次打专车,不论路上车多车少,甚至是空旷无人,驾驶员“悠然自得”的佛系心态,作为乘客很是着急。出于职业习惯,问到“师傅,驾驶习惯不错啊,如此谨慎小心”。

师傅也是聪明人,明白在“调侃”他速度慢。随后得到个目瞪口呆的答案“油门踩太狠,发动机转速高了会加速磨损,影响车的寿命”。一直以为这种忽悠的说法,不会有人相信,看来还是低估了网络传播的力量。

发动机由一堆金属件构成,金属互相摩擦会磨损损坏,想法没毛病。但情况真是这样吗?拿活塞与缸体来说,因为机油的存在,彼此根本没法亲密粘合在一起。而且发动机内部,只要相互存在摩擦的金属构件,它们都不太有可能真正意义上的接触。

除非出厂前某个部件制造出现瑕疵,或者乱用质量太差的机油。不然发动机会因为磨损而损坏,都是一厢情愿的“臆想”。生活中车已经开到报废,发动机完好无损的例子不少见。没有报废制度的地区,跑了几十年没开过“缸”的车大把,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要磨损一个发动机有多难。

再说,假设油门踩到底容易磨损车,这种说法是真的。那不是车友需要担心的问题,影响到品质的问题,汽车制造商更着急。想解决也很容易解决,在油门踏板底下装个限位器,限制踩下去行程,问题完美解决。车商没做出这种限制,说明踩到底是合理操作,你说呢?

掉头转弯不能打死方向?

液压助力的年代,这个传说由来已久。转弯或者是原地掉头,场地不够操作,或者为了少打几次,多数时候会选择打死方向。此时,助力泵为得到更大力量,提高油压,在泵的作用下,油压全部集中在一侧,造成局部压力过大,这么说经常打死可能真会造成伤害。

但是真实的情况,汽车只要是涉及到油压的部件,都会加上泄压阀保护。这玩意连机油滤都有,更别说使用率极高的助力泵。当然,那时有这想法,情有可原,毕竟不是每部车的设计都那么完美,有些泵经常高压工作,说不准还真就在打死方向的时候损坏了。

但这种情况仅限以前,现在的车早就不使用助力泵了,方向随便转,清一色的电子助力,不存在压力太大的烦恼。所以这时还提方向不能打死的陈年烂事,纯粹瞎扯。

加油灯亮起,容易损坏油泵?

加多少油合理,素来都有争议。有种说法,不建议加满,太满会造成油箱压力过大,影响到碳罐的工作能力,比如碳罐管路进了汽油,碳粉失效,有淹死火花塞的可能。还有种说法,只加一半油会影响到油泵的寿命,油泵高速运作时,需要浸泡在汽油中降温,油量少会影响到油泵散热。

简单理解,油少会造成油泵长时间在高温下运转,时间久了降低寿命。加油灯亮起,按大神的说法,那更危险,颠簸的路上,可能因为油量少,油泵会出现无油覆盖的时候,此时油泵空转,会直接烧坏。

不得不佩服有些人的脑洞,想当然的思想近似无敌。国家早有强制规定,油泵和碳罐设计都改了几代了,这些“臆想”害怕出现的问题早不存在,油想加多少随你高兴。唯一的可能油加满了,车身重量增加,油耗提高忽略不计的少许。

车只是一种交通工具,不能因为它具有一定价值,而过于神化,关注一些道听途说“伪科学”,很多所谓的“秘籍”,其实都是想当然的忽悠,不可轻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银鲜目江探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352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