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年倒春寒,就总有人头疼、胃疼、脖子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3457297 发表于 2020-4-13 16:5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23457297
2020-4-13 16:56:53 3176 0 看楼主
春天,人们对温暖无限向往

但“乍暖还寒时”

气温忽高忽低

刚脱掉秋裤就发现降温了



重新穿上冬衣

却发现一整天阳光普照



昼夜温差常常让人猝不及防

一不留神就容易发生

感冒、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这不,咱们的倒春寒就要来了!

让人猝不及防!

“春寒”的一大特点是有风又有寒,人体容易遭到疾病的“偷袭”,有以下基础性疾病的人尤其该警惕:

01

体弱,有慢性气管和支气管炎的人

冷空气刺激后,会导致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令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建议:体弱的人“倒春寒”时最好减少出门,出门戴上口罩,增加衣服,重视头部、胸背和足部保暖,以免着凉。

02

有胃病的人

气温较低时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低温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引发急性胃痉挛、胃肠炎等。

建议:胃不好的人到了这个季节,要特别注意保暖,防止腹部受凉。少吃冷食,按时吃饭,起居规律,切记不要熬夜,也不要思虑过度。

03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

突然的寒冷刺激,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另外,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

建议:老人要注意保暖,合理用药控制血压。如果有胸闷、隐痛或心慌等情况,即使发作时间很短,也要格外重视。

春季昼夜温差大,也是脑梗高发季,特别是许多老人晚上上厕所或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

建议: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楚、眩晕伴呕吐等,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04

有颈椎病的人

下雨或阴天、气温下降、气压降低、湿度增高等,均是造成颈椎病加重的原因,其中湿度的作用尤其明显。人体受到阴冷刺激时,皮肤、肌肉的小血管收缩,血液流动变慢,身体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局部症状随之加重。

建议:“倒春寒”之所以能给患者带来这么大影响,主要还是一个“寒”字上,所以防寒保暖便是我们要做的首要工作,颈椎病患者尤其要注意脖子部分的保暖,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围巾等衣物,减少颈椎外漏。

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暖衣保护,人体自身调节机制已适应了当前的动态平衡,此时如果过早脱去冬衣,将人体暴露在稍暖却并不稳定的气候下,体温调节机制来不及建立新的平衡,容易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进而受到疾病侵袭。



俗话说“春捂秋冻,老来无病”适当的“捂”可以抵御冷风通过毛孔侵入人体

“春捂”讲究时间和方法,并非简单的多加衣服。春寒料峭的时节,身体3个部位最该捂一捂。



01

捂腹

肚脐与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脐下无肌肉和脂肪组织,且血管丰富。肚脐受凉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02

捂背

中医理论认为,背为督脉之海,也是阳脉之海,是一身阳气汇集的地方,背部保暖可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几率;后背如果受寒,易导致阳气不足,使身体虚弱。

03

捂脚

寒多自下而起,我国唐代药王孙思邈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容易遭受风寒侵袭。

因此,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脱得太早。

如今很多年轻人,喜欢露脚踝,过早穿上短裙、破洞牛仔裤、换上小船鞋、露出小蛮腰,这会使患关节炎或多种妇科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是否春捂,需根据天气而定

建议气温在15℃以下时,不要急着脱衣服,应适当保暖,以自身感觉温暖,又不出汗为宜。

一般连续数日最高气温都在20℃以上时,就不能再“捂”了。

春季昼夜温差大,但切忌频繁穿脱衣物。建议微微出汗时,先回到室内无风处,再脱掉围巾、帽子、外套等适量衣物,而不要在室外有风处穿脱衣物。

战疫还未结束,此时如果一旦放松,一不留神生了病就不得不去医院,无形中又增加了接触病毒的机会。

各位小伙伴们一定要重视起来,严正以待,安全渡过倒春寒的天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23457297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17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