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教师这个职业,所有的纠结、无奈......估计全在这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百年树人 发表于 2020-5-13 16:3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百年树人
2020-5-13 16:33:30 7079 0 看楼主


本文授权转载自:王老师陪你读书

之前写了一篇《海淀家长已被气炸!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再不开学,妈要疯了…》(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一位非常尊敬的前辈转发后留言“请问作者,是不是可以写写老师?”

其实老师这个主题不是不想写,只是太过于敏感,生怕一不小心触及了各种红线。这也正好说明,教师是一个夹缝中求生存的群体。

以下是知乎上看到的一篇回答,内容不代表本人立场,转发也不代表支持,仅仅是批判性的传播而已。各位读者也无需对号入座。



前有领导,后有家长,外有学生,内有家庭,既要平衡所有人的需求,又要坚守自己的初心。

你品,你细品,这哪是一份工作,分明就是一门艺术啊?

说到老师的工作,大部分人最关心的就是寒暑假,我不否认,在相当多的职业里,能带薪休假2个月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估计这也是老师经常成为槽点的主要原因。

不过一会我再来解释老师放假的事,咱们先来聊点别的。

道德神坛

”还老师呢,居然出国旅游!”

“还老师呢,居然弄微商!”

“还老师呢,你看这素质……”

以上的话,恐怕大部分老师明里暗里都听过。在许多人眼里,教师就应该是完美无缺的道德楷模,吃草挤奶的时代标兵,是一个“圣人”般的存在。

那为什么大家会对教师有这样的认识呢?这还得从一些耳熟能详的赞美之词说起。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那最黑暗的职业是什么?同样都是用体力与智慧换取报酬,怎么就分出光辉与黑暗来了?不是说好的革命工作不分尊卑贵贱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怎么一形容老师就是“”、“”、“”、“”,难倒教师就非得倒在讲台上才叫终得其所么?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鲁迅曾说“时间就是生命”而所谓工作无非就是用时间换取金钱而已。那既然大家都是用生命换取报酬,谁不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过去知识因传递不便而宝贵,所以掌握和传授知识的人也受到尊重,人们因此创作了太多赞美教师的诗词歌句。但随着获取知识的成本越来越低,教师不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自然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开始滑落,但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却始终架空在高位。

于是,这种赞美就逐渐被很多人拿来变成了衡量教师行为的标杆。也正是这一句句溢美之词把教师一步步推向了道德神坛。

有句话叫“脱离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那是不是也可以说“脱离背景谈奉献就是耍流氓”?

舆论奴隶

老师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方面是前文所说的“道德绑架”,另外一个热点话题就是管教学生。

说到管教,就不得不提到戒尺。所谓“戒”意惩戒,“尺”指标准,合起来就是用惩罚的方式让你记住正确的标准是什么。




过去私塾先生用戒尺打学生手板,那是一种威严的爱,叫爱之深,责之切。

小时候上课捣乱被老师罚“半蹲”,那是一种掺杂着失望的爱,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父母用打的方式管教孩子,那是一种隐忍的爱,叫望子成龙。

但如果现在的老师还敢用上述方法管教班里的学生,那就不叫爱,叫傻。

人们总说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但跪着不容易磕到头倒是真的。毕竟,说教要真有那么神奇,早就天下太平了。毕竟,教师也只是一份工作,也有家小要养活。

当老师的人,有没有某一时刻觉得自己其实就是玻璃盒中的蚂蚁,被人放在聚光灯下,不断拿放大镜审视、研究?




沉湎压力

教师的工作性质就是工作上无缝衔接,心理上无尽压力。

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没有明确的“完成”标准。对工厂的工人来说,生产完一件产品就叫完成。对办公室的职员来说,写完一份报告就叫完成。对商人来说,签订一笔合同就叫完成。

那对老师来说,怎么才算完成呢?是下班吗?家长也正好晚上有空想和你沟通她家唯一宝贝儿子的问题哦。白天班里发生的事是不是得开个班会杀杀风气了?排座位得周全考虑吧?白天忙了一堆乌七八糟的杂事,晚上该踏踏实实备课了吧?

如果觉得老师每天只要上完2节课就能休息,那请看看下面这张图,这就是老师每天的工作。




早晨7点到校,中午看饭桌、看午读,送走学生还一大堆杂事等着,晚上5点下班,回家还得备课思考教育问题。

全天算下来11个小时上班,比正常的8小时多出来3个小时,一年9个月,大约190个工作日,合计多出来570小时,折合72天,大约就是3个月的工作量(考虑周末休息),所以老师放的假都是平时加班加出来的。

有句话叫“再不开学家长该疯了”,而后半句就是“再不放假,老师该疯了”(那既是老师又是家长,该咋办



)。

我不想抱怨老师上班很累,谁让咱选择了这份工作。我只想说老师的工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轻松。而且比起身体累,心理上的累才是最可怕的。

有句话叫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什么时候老师都这么万能了?遗传因素,家庭环境都成浮云了?那是不是也可以说“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会工作的人”?“没有拿不了冠军的运动员,只有不会教的教练”?

孔子门徒3000,但也只出了72贤人,是不是也应该让他老人家出来跟说这句话的人忏悔一下?要不晚上托个梦啥的你俩好好聊聊?




如果80名老师没有任何时间、资源限制,不做其他工作,只负责教这1个学生,那我相信这句话很可能是成立的,因为总能找到开这把锁的钥匙。

但现实情况却是1名老师教80个学生(一般一个老师教2个班级),不仅要追赶教学进度,提升班级排名,配合各项活动,参加各种评比,还要解决张三推了李四,帮家长盯着孩子喝水,完成其他杂项任务,下班后还得思考教育教学的事。

一天要做这么多无头无尾的事,他又哪来的时间,哪来的精力,把自己变成无数种模样去试着开启每一把锁?何况碰见锁眼彻底堵死的情况,那就应该去求助专业开锁匠啊!

自己之前踢球碰了眼睛,导致左眼下侧部分视野缺失(极小区域看不清东西),特需全自费挂了同仁医院的特级专家号也没看好,我会认为是自己倒霉而不会埋怨医生。但如果是孩子教育上出了问题,很多人却都会把矛头指向老师。同样都是一份职业,为什么对教师的要求就这么高?

从网上看到一段话,觉得写得很棒:

“你把这张白纸涂得一塌糊涂,却想让老师把他还原本色。也许老师有橡皮擦的功能,却没有涂改液的神力。”

诗和远方

成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别人光鲜亮丽的外表,那是广告,背后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作为教师,我们经常觉得很多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认为事少活轻假期多。这种不理解源自于他们并不知道我们每天的实际工作到底是什么。

那作为老师,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真的了解每位家长的日常工作么?如果不了解,那我们如何才能真的做到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呢?

当我们抱怨一天有多累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想想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活的更加艰辛?

我们所谓的习以为常,也许就是别人毕生的梦想?




作为老师,不仅要宽于待人,更要做到严于律己。

教师的工作的确繁杂琐碎,无休无止。教师的工作也确实安逸稳定,重复性高,可以说一眼就能望到退休的样子。但如果这些是放弃终身学习的借口,那么请不要忘记:

丰富的人生不在于一定要被人发现,而在于是否唤醒了真正的自己!而你仅有的960个月人生,已近过半!




我常常为之感到后悔的是那些我没做过的事、没选的那个选项。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害怕失败,害怕拒绝。但是后悔才是我们最该害怕的事。失败是一种答案,拒绝也是一种答案,但后悔却是你永远得不到答案的永恒问题。---特雷弗·诺亚

如果以现在的状态结束一生,你最后悔的,是什么?

写在最后

作为老师,我们会铭记自己的职业操守,用知识点亮自己,用希望照亮孩子。

作为教师之外的一员,也请您理解与善待这群悉心照顾您孩子的,不那么时髦,甚至有时候还爱唠叨的人。

教师,就是这样一群“特殊”的普通人。他们不应被架上道德神坛,被奉献所绑架;不应沦为舆论奴隶,被公权所裹挟;不应沉湎无尽压力,被情绪所操控;不应只顾低头赶路,失掉心中的远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百年树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707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