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肩井穴:疏导水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低调点 发表于 2020-6-2 19:5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低调点
2020-6-2 19:53:29 4561 0 看楼主


肩井为经穴名(Jiānjǐng)。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原称:肩解;《针灸甲乙经》始名肩井。

别名:肩解穴,膊井穴。

释义:①肩,穴在肩部也。井,地部孔隙也。肩井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水液由此流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故名肩井穴。

②肩,指穴在肩部。解,散也。肩解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散解分流。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一是循本穴的地部孔隙流入地之地部,二是未能流入地之地部的经水循地之表部溢流胆经之外,经水在此如同散解一般,故名肩解。

③膊,膀子,大肉块之意。井,地部孔隙也。膊井名意指胆经下行至此的经水一部分渗入脾土肌肉之中。本穴位于肩上肌肉丰满之处,为人体局部重力场的最高点,脾土中的水湿容易渗流外出,穴内的肌肉层中水湿因而稀少,由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至此的地部经水也就不断地渗入其中,故名膊井。

位置: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主治: 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证;瘰疬;乳痈,乳汁不下;难产,胞衣不下。

配穴:

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治脚气、酸痛;治疗乳腺炎特效穴。

配肩髃穴、天宗穴有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痹痛。

配乳根穴、少泽穴有消炎通乳止痛的作用,主治乳汁不足,乳痈。

配合谷穴、三阴交穴有活血利气催胎的作用,主治难产。

操作:直刺0.3~0.5寸,禁深刺;可灸。

一手搭于对侧肩头,用中指指腹按揉肩井穴,或用中间三指指腹按揉肩井穴区。按揉的手法要均匀、柔和、渗透,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按揉2~3分钟,左右手交替按揉

【刺灸法】

治法:寒则通之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方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深部正当肺尖,慎不可深刺,以防刺伤肺尖造成气胸。

艾灸方法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颈部软组织疾患、乳腺炎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低调点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56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