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个看似卫生的“好”习惯,第一个就可能致癌!你中招了几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平衡才能持久
2020-6-6 11:01:16 4178 0 看楼主
有一些看似卫生干净的习惯,其实是错的。

一、纸巾包食物

不少人有拿纸巾包食物的习惯,一来觉得干净,二来可避免弄脏手。

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健康。




为了增加纸巾的亮白度,不少厂家在生产纸巾的过程中,会使用荧光增白剂。食物的温度普遍较高,二者接触时,纸巾含有的荧光增白剂会加速向食品中迁移。

而荧光增白剂在人体内不易被分解,长期摄入会在肝脏中积累,产生潜在的致癌因素。



再者,一些劣质的餐巾纸,本身就含有大量的化学残留物、纸屑、各种真菌、大肠杆菌、结核菌、肝炎病毒等,沾染食物,再进入人体,其危害不言而喻。

所以,莫要再用纸巾包食物啦!

二、掏挖耳朵

很多人觉得耳屎很脏,不清理就浑身不舒服。



但耳屎其实很有用。它的油脂可以滋润耳道,阻挡尘埃颗粒进入耳道深处,还能保持耳道的温度和湿度,保护鼓膜。

一般来说,耳屎变干后,会随着人体咀嚼、打哈欠等动作顺着耳道自然脱落。

频繁掏耳屎,可能会刺伤耳膜,引起听力下降甚至中耳炎。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尽量不要掏耳朵。

如果确实有必要掏耳屎,应先洗净双手,以免将细菌等带入耳朵,可将医用消毒棉签浸透温开水后稍稍挤干,放进外耳道内,并且朝一个方向轻轻旋转,即可将耳屎带出。

三、经常抠洗肚脐




鉴于其独特的结构,肚脐很容易聚集污垢,形成“脐泥”。

研究发现,人类肚脐无异于一个细菌窝,里面竟寄生着大约1400种细菌。

但尽管有这么多细菌寄生,“脐泥”也不是你想洗就能洗的。

首先,肚脐眼里的细菌大部分是非致病细菌,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去清理“脐泥”;再次,我们的肚脐十分娇气,经常搓洗可能引发肚子疼。

那什么情况下才能洗肚脐呢?

    脐泥太多; 肚脐眼有异味; 肚脐有特殊分泌物或进入异物(需找专科医生)

清洗的方法也有讲究:

    洗前用一点食用油(或婴儿油)涂抹在肚脐里,待污垢润湿后,再用棉棒轻轻擦拭,再冲洗干净。  温水冲洗一会儿,然后用棉签蘸点沐浴乳(或肥皂),轻轻擦拭肚脐眼,再用温水冲走擦拭后的污垢。


注意:洗肚脐需使用温水,动作要尽量轻柔,如果清洗过程感到不舒服,需立刻停下。洗完要保持肚脐内部的干燥,以免细菌滋生。

四、起床立马叠被子



起床立马叠被子,常被赞许为积极勤奋、爱干净。但其实,这样并不科学。

夜间,人拥被而卧,体内排出的水分被蒸发,使被子不同程度地受潮,令体味及代谢物围困于被上。

如果起床后立即叠被,这些有害化学物质就会被牢牢地包裹在被子里,到晚上使用时又将再被人体吸收,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

建议起床后可以随手将被子翻转,同时打开门窗通风透气。待洗脸刷牙早操锻炼后,再回来整理床铺,叠好被子。

五、抹布擦餐具



不少人喜欢用毛巾、抹布擦拭餐具,觉得这样干爽卫生。

事实却恰恰相反,毛巾上附着大量的细菌,用毛巾擦餐具,无疑是造成了“二次污染”,使用这些餐具进食,还可能导致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每克抹布中细菌总数高达数十万个,而一块餐布可能有数千万,甚至上亿个细菌。而这些抹布一旦抹上餐具,再装上食物,后果无需多说。

对待餐具,正确的做法是:

    用流动的清水将餐具内外的残留洗涤剂冲干净 放入洗碗槽中的沥水池,让其自然沥干,或者挂在墙上、放在碗碟架上,使其自然干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平衡才能持久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17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