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短效避孕药的副业竟然是防癌,赶紧来了解了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雨荷424 发表于 2020-6-6 10:4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雨荷424
2020-6-6 10:40:14 3784 0 看楼主
卵巢癌不像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总有表征体现,可以尽早诊断出来。卵巢癌至今尚无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死亡率最高,最难诊断,是妇科肿瘤中最恶性的疾病。

品性之恶劣,使得大约70%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且其中大部分患者的生存期不超过5年;即使经过治疗仍有70%~80%出现复发,多次复发后导致耐药性增加,真的非常难缠。



被称为“妇癌之王”的卵巢癌,到底可以怎么防?目前证实有预防效果的药物只有短效避孕药!

当然,说起短效避孕药,大家首先要知道的还是它大于99%的避孕效果,毕竟这才是它的主业,了解其避孕效果的同时,我希望大家能多正视下短效避孕药在降低妇科癌症发生率方面的知识,不要因为致癌的谣言而拒它于千里之外,要知道全世界范围的调查研究几乎都证实了,长期吃短效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妇科癌症的风险。



短效避孕药让卵巢癌风险下降40%

卵巢癌的发生可能跟每个月卵泡成熟,再破卵排出卵子有关系。排卵时在卵巢表面形成破口,破口处增生愈合,局部细胞增生相对活跃,保不准哪次增生出现紊乱,就可能发生癌变。

服用短效避孕药时,卵巢无须再排卵,就不会有成熟卵泡形成,没有破卵的过程,从而减少卵巢癌的风险。



曾经使用过短效避孕药的女性,卵巢癌风险下降33%;2018年《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子刊的数据也证实,服用10年以上的女性,卵巢癌发病风险下降了40%。

短效避孕药让子宫内膜癌风险下降34%

再来说说子宫内膜癌,为何它会取代宫颈癌,高居妇科高发恶性肿瘤第一位?随着生活方式的逐渐西化,人们往往无法抵抗高脂肪类食物的诱惑,而高脂肪类食物的过度摄入又会导致雌激素大量聚集,刺激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癌变,这就是原因所在。



短效避孕药又是如何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呢?

所谓女性的月经周期就是子宫内膜反复增生、转化继而脱落的过程,每个周期中雌激素有两个产量的高峰,刺激内膜增生。服用短效避孕药后,体内雌激素产量高峰消失了,维持低水平,对内膜增生的刺激明显减弱;同时药物中的孕激素又抑制内膜,防止过度增生进而加强了对内膜的保护。

服用短效避孕药超过10年可以降低内膜癌风险34%,尤其对吸烟者(下降53%)、肥胖者(下降64%)和懒得运动的人群(下降60%)更有效。

至于其他癌症……



2017年《美国妇产科杂志》证实曾服用短效避孕药的女性患结直肠癌的风险下降19%、患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风险下降26%。具体机制还不清楚,这是观察的结果。

也有报告显示服用短效避孕药会引起宫颈癌,但其实这口锅不该甩给短效避孕药。因为有的人性伴侣…有点多,而服用短效避孕药后会减少安全套的使用,从而增加HPV感染的风险,这才是原因。

其他的癌症,与短效避孕药相关性不大,也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据支持。

它其实比你想的更优秀

全世界范围的调查研究几乎都证实了,长期吃短效避孕药可以降低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更更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它的避孕效果,这是可以从源头上预防流产带来的并发症和对未来生育造成的影响。

短效避孕药正确服用的避孕有效性高达99%以上,服用短效避孕药期间,卵巢暂时休息、停止排卵,也就防止了卵子和精子的结合。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安全可靠的常规避孕方式。

短效避孕药剂量低,药物代谢迅速,不会在体内蓄积。它是一种可逆的避孕方式,停药之后,卵巢恢复排卵,月经来过一次,即可备孕。

曾经吃过短效避孕药的女性与没有吃过的怀孕几率相似,也没有发现对宝宝有不良影响,不会增加致畸率。

现年已60岁高龄的短效避孕药还在不断地自我更新进化,目前最新一代短效避孕药,所含孕激素成分屈螺酮,已经非常接近人体天然分泌的孕激素。防癌、避孕以外,还能祛痘,使皮肤更加光彩细腻。

希望60年坚持更新升级的短效避孕药不再被误解,同时也希望女性同胞们都能够重视起自己的生殖健康,定期进行妇科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不被妇科癌症所困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雨荷424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78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