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艾灸这几个穴位,专调肌瘤与囊肿,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好合好散 发表于 2020-6-7 18:5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好合好散
2020-6-7 18:54:22 4170 0 看楼主
现在很多女性年纪轻轻地就有了肌瘤囊肿,尤其宫颈囊肿、卵巢囊肿、子宫肌瘤、乳腺纤维瘤等,在女性中越来越常见。




肌瘤囊肿虽不是什么重大恶疾,但却严重干扰了正常生活!而一旦惹上它们,多数人只知道去医院做手术,但其实艾灸调理肌瘤囊肿更加安全、有效!

肌瘤囊肿形成的原因

1、血瘀

多数肌瘤囊肿,与中医里的“月经病”、“癥瘕”、“痞块”等症十分相似,发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血瘀。




血液的一大功能,就是运送人体内排出的代谢废物,而血瘀时,代谢废物无法及时运走,或是无力排出,聚集在身体的某个地方,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肌瘤囊肿,危害体内环境。

2、血瘀主要原因有两个:

气滞:即七情不畅,愤怒,烦闷,压抑等负面情绪,易引起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而这三大脏器皆与人体血液调节相关,造成血瘀。

体寒:中医老话讲“十女九寒”。若寒邪入侵人体,造成气血凝结,导致气滞血瘀,久而久之,瘀血内结,气聚为瘕,就成了瘤。聚在乳房就成了乳腺增生,聚在子宫就成了子宫肌瘤,聚在卵巢就成了卵巢囊肿。

肌瘤囊肿危害多,女性尤其需警惕

最常见的就是月经不调。比如,有时候量正常,但时间忽前忽后;有时候时间正常,但量大小不稳定;更严重的,会出现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大多都是肌瘤囊肿引起血虚,血脉不通不足,气不固血的表现。

除了月经不调,还可能带来以下危害:

1、痛经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血脉不通,子宫膜脱落,脱不下来,血液堵塞,产生痛感。

2、周期性下腹不适

出现率高于痛经,对于此症状,女性一定要重视,避免和其他因素混淆。经期尿急、尿频,若病变发展到膀胱粘膜则会出现周期性血尿和疼痛。

3、习惯性流产




许多肌瘤囊肿女性患者,在手术切除时,会进行刮宫手术,子宫壁刮薄后,怀孕后极易流产。

4、不孕不育

对想要怀孕或处于生育期的女性而言,肌瘤囊肿会破坏女性内分泌平衡,干扰卵巢激素的正常分泌和排卵,引发女性闭经、出血等。

当肌瘤囊肿体积过大时,还会影响体内血液供给、血液循环,包括干扰排卵,导致不孕。即便怀孕了,囊肿的存在,对母体和胎儿来说也是一个定时炸弹。

5、妇科炎症




肌瘤囊肿会堵塞人体气血,使人体营卫之气虚弱,对外界细菌抵抗力下降,自身免疫力下降到杀不死细菌,很容易诱发妇科炎症。

艾灸这些穴位,专调肌瘤囊肿

人体有数百个穴位,每个穴位特点不一,功能不一,其中一些穴位,行气活血,消淤散结的能力就特别强,能够有效预防肌瘤囊肿。

膻中穴




属任脉,心包经募穴(经络气血聚集的地方),心包经统管人的情绪,膻中作为心包经募穴,可调节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进而对全身气血产生影响。

归来穴




可以通调阳明经经气,使体内气血旺盛,人体得到了气血的温煦,那么妇科疾病就会远离。

中极穴




有助气化、调胞宫、利湿热,维护体内健康环境。

子宫穴




调经止带,活血化瘀,中医预防及调理女性妇科病的穴位。

三阴交




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除了健脾益血外,还可调肝补肾,安神助眠。

四关穴(合谷、太冲总称)







合谷之气在阳,禀天气自然下降,以降为顺,偏于调血中之气;太冲之气在阴,禀地气自然上升,以升为顺,偏于理气中之血。

艾灸具备扶阳固本活血化瘀驱寒除湿的功效,调理肌瘤囊肿时作用不凡。效果并非吃药打针可比,长期坚持艾灸,能够预防肌瘤囊肿,能抑制已发生的病理进一步发展,乃至慢慢缩小,消失。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好合好散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17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