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停产,鼓励员工离职,众泰的现在是否是其它自主品牌的将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涂料厂家 发表于 2020-6-10 15:5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涂料厂家
2020-6-10 15:50:22 3980 0 看楼主


今年上半年,众泰汽车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从去年国五升国六到现在,众泰汽车一蹶不振。经销商退网、库存车卖不动、新车造不出来、债务问题爆发等等问题,让众泰最终走向了停产的路。目前的众泰汽车,部分基地的工作已经陷入停滞,并且开始鼓励员工主动离职。对于停产后仍然在职的员工,众泰也拿出了一份按月发放生活费的方案。此事一出,网络上的悲观情绪就又蔓延了起来,大家都在问——众泰的现在是否是其它自主品牌的将来?



众泰的今天,不是自主汽车品牌的明天



众泰汽车所面临的问题,有宏观上车市不景气的因素,但如果把所有问题都怪罪给车市显然是不够客观的。我们都看到了,即便车市不景气,仍然有不少厂家能够盈利,部分厂家还一直保持着销量和盈利水平逐年递增的节奏。中国车市再萎靡,每年也有基本且数量不低的刚需支持。众泰的问题,还要要从经营上总结总结。



众所周知,众泰曾经风靡一时,但逆向开发是我们自主汽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群体性现象,这是正常的,也是合理的。现在在全球范围内销量优秀的日系车和韩系车,在起步阶段同样采用了逆向开发的方式。但,逆向只能让一个品牌活下来,想长期发展,必须要走自主研发的路线。



众泰就没有走出来,即便是在2019年,众泰的主力车型不论外观还是核心部件,都是仿制+采购的组合,和主流自主品牌车型相比缺乏竞争力。另外,由于众泰的产能扩张过大,导致了自家的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从市场上赚不回来钱,每天又有巨额成本支出,众泰自然难以为继。这种个例,并非代表中国自主汽车产业的明天。

不可否认,众泰的问题在部分车企上也存在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汽车行业低迷,至今仍然颇具影响力。在这期间,有不少中外品牌车企恒遭不测,它们身上和众泰一样,存在相同的问题。它们的资金都出现了断裂、产品青黄不接无人问津、经销商合作伙伴们纷纷退网,和众泰如出一辙。这一批企业,和主流自主品牌相比,缺乏的都是核心技术实力。



自主品牌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大家基本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刚开始,大家的方案都是仿制+采购。渐渐的,有些品牌开始在仿制和采购之余钻研起了新技术,日子越过越紧。而另外的品牌则安心当起了"现代买办",安安心心赚着钱。到最后,这两种企业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大,搞自研的品牌们渐渐走出了困境,培养起了自己的供应商网络和技术体系。而那些买办企业们因为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持,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这些被边缘化的品牌们,如今大多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它们看似因为车市低迷而进入困境,实际上却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而被时代和市场所淘汰。这种自然规律,谁也阻挡不了。

必须转型,这是时代交给自主汽车产业的任务



这一个个惨痛的教训警醒着我们世人——居安思危,忘战必危!记得《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炮灰团人人都想安稳,哪怕敌人就在面前也要求个短暂的安逸。团长龙文章三番五次说着同样一句话——中国人,命都不要,就要安逸!这句话,是龙文章对炮灰们的失望,可放到今天一样能对汽车行业用上。



转型升级、拥有核心技术,是当代自主汽车品牌必须要面对的时代要求。一味求安稳,奉行拿来主义思想只能安稳一时,却不能苟活一世。在中国这个越来越成熟理性的汽车市场,自主品牌们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产品更迭,才能站稳脚跟,向上发展。

结语:问题存在,但绝没有到死胡同

进入困境的车企们所面临的问题,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我们没有必要为之恐慌,坐立难安。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对新技术的诉求越来越高,这是一个门槛,但不应该是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瓶颈。问题存在,但没有死胡同,踏踏实实造车,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市场会拿出相应的回报。若逆时代而动,市场同样会给一个白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涂料厂家 当前离线
新手上路

查看:398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