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寄情山水意韵,抒发天地正气——宋智先生《浮生散记》读后|周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20-6-11 11:0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6-11 11:08:03 3718 0 看楼主


前不久,一位老领导推荐原邳州市经委宋智先生新著《浮生散记》于我。阅读之后,浸泡其中,与作者共同感受大河奔流之浩荡,山川隽永之芬芳。

《浮生散记》共六辑,其中“赏阅山川”部分最让我陶醉。作者对祖国山水美的不同向往,凸显独特审美个性艺术追求,贯穿整部文集的字里行间。例如,《品读西湖》篇,写得别致宏阔,耐人寻味。杭州西湖游览者何止万千,写西湖作品也是数不胜数。对此,作者必须寻求全新视角,另辟蹊径,才能从自然景色中发现西湖脱尽浮华的灵性本质,那就是西湖的铮铮硬骨与浩然正气。

作者写道:“西湖不仅仅是风花雪月之所,才子佳人之地。离苏小小墓地不远,还有民族英雄岳飞、鉴湖女侠秋瑾和梁山好汉武松的墓地。美女和英雄不但使西湖变得楚楚动人,美轮美焕,而且激荡人心,憾人心魄。”岳飞文化传了一代又一代,他的故事激励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为振兴中华而发愤拼搏。作者避开西湖山水的直观美,而把笔触深入到西湖周边的山水内涵,从中巧妙揭示历史的传奇,向外传达地域的个性,自然美景的张力,这正是作者区别于众多作者描写西湖的独特匠心。为此,作者在篇末意犹未尽:“西湖,它承载着如诗如画的醉人景色,承载着五千年历史和文化,承载着许多传奇和不朽。西湖,足够你品读一辈子。”由此可见,宋智先生对自然山水美的把握,是感受宇宙天籁的壮阔,而不是想象、不是移情,用笔顺其自然,给散文园地带来一片新景。

再如,文集中的《致敬,大漠胡杨》篇,作者没有更多停留在自然形态描写上,而是通过一层一层深入开掘,揭示大漠胡杨“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的铮铮铁骨,让读者似乎看到了胡杨与大自然奋勇抗争的惨烈,仿佛听到了胡杨内心深处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此情此景,让人为之震撼。大漠中的胡杨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照亮了大漠孤烟。它仿佛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让经过这里的人们感觉不到苍凉和恐怖。看到了它,就看到了希望。

还有文集“似诗而非”辑中,用古风来寄情山水,但其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用人生感悟,抒写大自然赐给人间的天地浩然正气。如《游泰山》写道:“夜宿山脚一客栈,秋风轻吟人难眠。三更跃进中天门,鸡鸣跨越十八盘。云雾浮浮天街寒,灯火万点人间暖。玉皇顶上举目望,苍茫大地换新颜。”清新沐浴的句式架构,丰富奇异的联想意象,组成天地一幅幅精美画卷,搭建人间一段段人生长廊,令人心向神驰,发愤图强。

读罢宋智先生的山水散文,让你随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奥妙无穷和辽阔壮美。细细咀嚼,作者抒情洒脱奔放的笔调跃然纸上。但愿宋智先生形成自己独特审美个性,彰显汉语言文学艺术魅力,让散文之花更加绚丽多彩。我们热切期待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71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