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只鸡蛋的端午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云里雾里 发表于 2020-7-3 08:2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云里雾里
2020-7-3 08:29:39 4538 1 看楼主
#我在徐州过端午#

一只鸡蛋的端午节

文|冯遵慧



几天前,我们学校几位领导在谈论今年端午节如何放假的事。

按照国家调休通知,应该放25号至27号三天假。因为我校坐落的街道24号(农历五月初四)逢集,不便于家长车辆接学生,于是只好让学生25号上午离校。一位领导随口就问了一句:“25号已经是端午节了,上午离校能不能耽误学生吃?”

这一问,引起了我的思考。

近年来,国家增设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法定假,其目的在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但是,在一般百姓心目中,除了清明外,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是围绕一个“吃”字展开的—— 春节吃,中秋节吃,端午节还是吃。

其实,这也不足为奇。我们普通老百姓,哪有那么多“文化”可谈,倒不如老老小小围在一起“吃他一顿”,反而能记住一年还有那么几个节。

记得小时候, 过年,不但能吃上饺子,还可以吃上猪肉和甜果子。 过八月十五,不但可以吃月饼,还可以吃炒小鸡。过五端午,就简单多了,只是在吃早饭的时候,母亲给每个孩子发一个煮鸡蛋,大人却不吃。如果哪个孩子早上舍不得吃,一直攒到中午才吃,大人们往往会说,这孩子真是个好孩子,长大后有出息,一定会过日子。

那时候,什么叫“粽子”,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直到读师范那年端午节的早晨,我们的米饭换成了黏米,并且是在每碗上面放一小段芦叶蒸熟的。领饭时,很多同学不理解是何用意,餐厅师傅解释道:“我们没有时间包粽子,在黏米上放片芦叶蒸熟,权当系粽子味了。”当时,我们在感激餐厅师傅们良苦用心的同时,终于知道了端午节要吃粽子这一习俗。

后来工作了,成家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每到端午节,也学着包起粽子来。由起初的纯黏米馅,到后来的加上蜜枣、蛋黄或葡萄干之类,花样逐渐多起来。

再看今天的超市里,各种粽子,花样翻新, 种类繁多,单从馅料看,就有小枣、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等,何止几十甚至上百种,真是数不胜数,令人目不暇接。

面对那么多的美味,今天的孩子们,往往眉头紧蹙,不愿下箸。哪个孩子要是能不加挑剔地多吃点,就会被奶奶妈妈们称赞为“听话的好孩子”。

今天的“好孩子”,与我们小时候的“好孩子”,标准竟有如此天壤之别!

今天的孩子,随便丢弃食物的,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将整鸡整鱼随便倒掉,毫不含糊的,也不乏其人,甚至连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吃馒头也有剥掉皮吃的。

每当看到这种现象,我们心里就像刀铰般疼痛。当你批评他们时,他们却大惑不解,一脸茫然,甚至不屑。这种事情经多了,我们有时对自己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怀疑:难道真是我们的思想“过时”了吗?

唉!无论世道如何变化,我怎么也忘不了当年那一个鸡蛋的端午节。

2020年6月2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513548699 发表于 2020-7-3 08:30:3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513548699
2020-7-3 08:30:36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云里雾里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4538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