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信”里蕴藏的心理学!Get起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笑看人生458 发表于 2020-8-22 13:2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笑看人生458
2020-8-22 13:25:37 4937 0 看楼主
微信这个APP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东西了。它满足了我们日常的联系、支付、分享生活等功能。那么从“微信”上,其实也透露着心理学,不相信?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不发朋友圈

当我们对一个人了解得越少,打交道时就会过于流于表面,心理距离也就越远。不发朋友圈的人,意味着公开象限区域小,而隐私象限区域大,而这些都是他主动选择的结果。


也就是说,不发朋友圈的人,不喜欢无效社交,而倾向于深度社交。所谓无效社交,是指无法从精神层面给人带来进步的社交活动。





二、经常发朋友圈

1、记录生活:有人通过朋友圈记录一些自己当下的心情,等到将来某一天再去回忆,翻看曾经那幼稚却很率真的自己。通过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包括个人的生活经历、孩子的成长过程等等。他们只是单纯地想要分享生活。


2、攀比心理:在朋友圈里,可以看到有的人发朋友圈是为了炫耀或者显摆自己的生活。


3、得到认可:有的人想要通过朋友圈告诉别人自己过得怎么样,为了得到朋友们的支持认可与欣赏,每天发朋友圈来博得点赞与评论。希望得到外界的认可是源于你对自我的不接纳,从而说明你是一个缺少自信和定力的人。





三、用自己真名作为昵称

1、行业的大佬:因为太出名了,有的人根本没有取微信昵称的需要。


2、工作需要:很多商务人士都喜欢用真实姓名做昵称,很多时候还要在名字前后加上公司名称和个人电话。因为工作的需要,这些上班族不得不这么做。


3、父母辈的老人:很多父母都是最近两年才用上智能手机,微信也是最初接触,因此并不会取太过复杂的名称。


4、实在是想不到取什么名字。





四、聊天喜欢发表情包

1、害怕冷场:当别人发个消息过来不知道怎么接下去的时候,这时发一个表情包过去就可以化解尴尬。如果对方也接不下去,又怕冷场,那聊天将会成为斗表情包大赛,虽然不知道说什么,但还是愿意跟你聊天。


2、营造一个好相处的形象:聊天不用表情包的人给人感觉会比较严肃,一本正经;用表情包会显得你这个人不是那么高冷,比较好相处好说话,而且对人也热情。


3、带着调侃的意味:有些话直接说出来会显得生硬和自恋,发表情包就比较有一种幽默风趣感,而且有些话表情包好传递,直说伤人心,表情包发出去都只当它是玩笑。





五、聊天发语音

1、懒得打字
2、想用自己发语音,套路出让对方也发语音听对方的声音
3、正在忙,没有时间打字
4、觉得自己声音好听,附带了炫耀的心理
5、测试对方是否方便电话/视频





六、发完语音喜欢自己再听几遍

很多人在语音发出后,只是重新听一听,一般不会“撤回”,也不会做更多解释,仅仅是再听一遍。在听的过程中,若认为表达清楚,语音标准,就会很满意,自信度稍稍增加一些;若认为某一方面不完美,也仅仅是小小的懊恼一下。这种类型的人,往往很追求完美,同时具有强迫性又不太自信。



(对本文内容有喜欢的记得点赞,转发,收藏哦!关注我们,更多精彩内容与您分享!本文摘自anotherhelp.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笑看人生458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93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