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团队情境和责任担当共同促成的无限潜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百年树人 发表于 2020-8-25 09:1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百年树人
2020-8-25 09:13:48 2924 0 看楼主
原创:李萌



国务院决定2020年4月4日清明节这天10时起,全国各族人民默哀3分钟,以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 哀悼!

山河齐哀,举国同悲,不禁潸然泪下……。

这情境,更让我想起去年学校组织的集体扫墓活动。



“老师,您真棒!”当我气喘吁吁,一脸疲惫,奋力赶到正在休整的6班学生方队前,他们躁动起来,一边欢呼雀跃,一边热情鼓掌。

那一刻的我,说实话有点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心灵震颤,倍受鼓舞。之前他们清楚地看到:当扫墓队伍出了校门 走出大约有1公里吧,我已明显力不从心,汗流浃背,步履显得迟缓,随之就掉队了。

再后来就被抛在后面,愈来愈远……。



青春年少活力四射的孩子们,该是体会到身体一向瘦弱的我,这一路行来该有多么不容易吧,一定是非常辛苦!

于是才会不约而同地,由衷地,为她叫好点赞。

“谢谢,同学们!谢谢!!”我情不自禁,赶忙挥手回应。

刚才的困乏也瞬间消退不少,这时队伍中一阵私语,还没等弄清怎么回事,班长已快步朝我走来,把一瓶饮料和桔子罐头递到我的面前,“老师,这是咱们班同学为您准备的!”我连连推脱,“老师,您拿上!拿上!”同学们齐声附和。

真是盛情难却啊,恭敬不如从命!我再次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向我可亲可爱的学生们致谢。



回想昨日下午开会,乍一听到学校领导对今日事宜的安排:

清明节全体高一学生扫墓缅怀英烈,同时为锻炼耐力培养吃苦精神,统一徒步行走,单程28公里,每班由两名教师负责带队。

当然为保障安全,防止意外问题,随队备有车辆,不过这种待遇大概没几名师生愿意享用吧,怕丢面子,影响不好呀!

当时的无奈与郁闷不言而喻,说真的,一开始我对自己的体力和耐力是怀疑的,以至于来在教室上自习课时,也不由得诉说自己的苦衷与来由。

有学生就安慰道:“老师,我们都知道您身体不好,不行的话,您就坐车,要么请假,没关系的,我们都能理解!”学生们的体贴、天真与坦诚让人感动……。



不管怎么样,作为领队的老师,我都要选择与学生同行,坚持到最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言谈举止是要对得起这个称呼的!

去往时的路上果真如此,没人搭乘备用车辆,尽管有几名女同学脸色惨白,体力不支甚至站在路边泛着恶心呕吐,也都咬着牙坚持到了烈士墓前,表现都挺好的。

还有两名女同事和我一样,满脸大汗,呼吸紧促,但也愣是一步一步挨到目的地。



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老师和领导一行1500余人,正是受这种精神感染,不辜负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陪伴不仅在形体上,更潜藏在内心里;坚持到底,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品格!



想想长征两万五,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再加上饥寒交迫,鲜活的生命每时每刻都被惨烈的人为和自然的环境,拷打着折磨着……,那才真是血与火的洗礼啊!

回顾昨日的矫情,不觉汗颜愧疚,自责不已……。

还好,现在的我,“依然‘在路上’,没掉队!万幸呀!”是的,今天,我们一个都没掉队,谁都没落下!大部队中的我们每个人,的确践行了与自己身份和角色相符的事情。



按照既定程序,全体人员先做短暂的休整,然后学校领导首先向英雄们的墓地敬献花圈,尔后各班师生依次祭拜,和平时代的孩子们一脸今敬慕严肃,着实让人欣慰。



接着是20分钟歇息,之后原路返回,也许是受常规思维下山容易上山难的影响,加上学生们充满激情的昂扬状态的鼓舞,我的脚步比来时反倒轻快了不少,基本能与所带班级齐头并进,虽说汗水冒个不停,脚也疼痛加剧,终能护佑着学生们左右,安全回到学校,直至最后一分钟。



转身走出校园搭乘公交,身体一下子瘫软在座位,那真叫一个“累”呀!内衣湿乎粘身之感明显。

到家后,脱下鞋袜,哇塞,双脚大拇指的指甲全变成青紫色—血瘀了!

“代价还挺大。”我悄然自嘲。

静下心来想想,这次活动意义还是蛮大的。如若不然,无由体会学生对我的殷殷关切与真诚感恩;没法验证自己的体能状况和蕴含的潜质;不能切身领悟师生需要互相支撑与成就,渴望对方善意抚慰和身心陪伴;更有价值的当然是,记忆深处,从此多了一幅师生同行的恬美画面!



两个多月后,发生淤血的指甲整个儿的脱落了;又多些时日,不忍吃下的罐头颜色也逐渐变得浑浊了,这些都无所谓,心间充溢的依然是那永不衰退的美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百年树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92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