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彰显文明城市之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天虹世纪城 发表于 2020-8-30 16:1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天虹世纪城
2020-8-30 16:18:32 4401 0 看楼主
全国文明城市,是所有国家级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指出,要完善治理体系,彰显社会之美,打造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全会要求,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让文明成为城市最美丽的风景。自2014年邳州首次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以来,特别是2018年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市始终把创建作为“为城市树形象、为发展增动力、为百姓谋实惠”的龙头工程,高点定位,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市创文办常务副主任刘杰表示:“我们一直突出创文惠民,坚持共建共享。通过实施城市‘蝶变工程’,近万户棚户区和城中村居民安居梦圆,477个老旧小区、77条背街小巷换新颜。通过实施‘乡愁工程’,在21个镇462个行政村持续深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重塑公共空间,美丽田园乡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推动全市道德讲堂、好人广场、善行义举榜、志愿服务岗全域覆盖,实施‘文润邳州’文化惠民工程,元宵灯展、国庆花展、邳州春晚等文化‘4+1’活动成为文化盛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完善治理体系是关键。全会指出,要深化双建双协工程。坚持以“双建”夯实基层基础、以“双协”强化队伍建设,强化资源整合,推进多网合一,完善“五联机制”,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对此,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徐洲介绍道:“‘双建’就是建强基层阵地、建优工作体系,‘双协’就是协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协助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以‘双建’夯实政法基层基础,构建务实高效的运行体系,实现强基;以‘双协’强化政法队伍建设,打造全面过硬的政法铁军,实现固本。以‘双建’带动‘双协’,以‘双协’促进‘双建’。”
  一直以来,我市以夯实政法基层基础为根本,建强基层阵地,以落实“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治理机制为重点,全面深入实施“双建双协”工程,着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推动邳州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走在前列提供有力保障。徐洲说:“我们建立了市镇村组四级体系:市级就是通过两个中心即市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和社会治理中心两个中心来体现。镇级主要实施‘4211工程’,就是我们建立政法小院,把政法的各项机能建在一起,使政法能发挥全能作用。在村级实行‘两室两站’,即矛盾调解室、‘三官一律’工作室、网格联动工作站、幸福驿站,村组里选点,这样四级上下联动,把‘双建双协’工程落到实处。这样一来,群众遇到了问题有了寻求解决的地方,政法工作队伍也有了阵地,双方找到了结合点。”
  除了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外,良好的志愿服务体系也为创文工作的持续推进添砖加瓦。全会指出,要大力弘扬文明新风,加快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推进融媒体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我市充分发挥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作用,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智慧云平台,对全市志愿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统一指挥调度,构建了市镇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并通过点单服务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实现了精准服务群众以及发动群众的效果,从而提升德治、自治水平,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市志愿服务指挥调度中心工作人员黄扬介绍说:“目前平台注册的志愿者已经达到28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达到50万小时。”
  在创文工作中,我市建立了四套班子领导包挂重点难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创文工作制度,推行市直部门创文工作“路长制”,70家市级部门单位结对小区、包挂路段,倾听民声,解决难题。同时,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对各级各部门的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促进各项创文工作常态长效。刘杰表示:“8月12日,我市顺利通过省级测评,即将与另外九家县级城市一起代表全省,迎接国家级测评。市创文办将坚决贯彻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职能作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加强督查指导,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让文明成为邳州最美丽的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天虹世纪城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40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