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老人用墨香留住了时光—读《杨玲日记》有感(作者 翟鹏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成圣 发表于 2020-11-7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成圣
2020-11-7 08:32:00 2713 0 看楼主


人的一生中能遇到的贵人不多,伯乐更是难寻。

初遇杨玲老师,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和蔼可亲,面容慈祥,平易近人,见面后就像多年不见老熟人一样亲切交谈,老人家签名赠书一本:醉美夕阳,拜读后一直爱不释手。

人人都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不然,我们的年龄虽然差距太大,中间隔了两代人的距离,可谓是亦师亦友,从此以后,每天互道早安。

今年七月,当太阳炙烤着大地,特地拜访了这位八旬之余的老人,让人感动的是老人家在楼下等我足足半小时之多,走进杨老的居室,室内摆放整齐,井井有条,老人家赠书两本书,书名:杨玲日记。

记得刚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班主任要求我们每天都要写日记,晚自习的时候检查,并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初中三年天天坚持写日记,留住学生时代最美的回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键盘几乎代替了笔墨,写日记的人越来越少,几乎凤毛麟角,像杨老能够坚持不懈的写出了长达六十多年日记几乎没有,一位平凡的老人用不平凡的一生记录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更让人震撼的是老人家从1957年开始写日记直到现在,唯独在文革期间那段特殊的日子里只有短暂的空白。

反观现在,到处都是低头族拿着手机聊天,刷视频等,试想一下如果现在的孩子写完作业的同时能拿起笔来写日记,成年人空闲时能够拿起笔写写文字,即能陶冶情操,又能远离社会纷争,走中庸之路,笑看苍天云卷云舒,那又是一个怎样的境界?

俗话说与文人为伍,一切都是正能量,杨老守着三尺讲台从教一生,退休后依然舍不得手中的笔头,用墨香留住了整整半个世纪还要多的时光。

临走前,在二楼阳台,看到了杨老养的花花草草,老人家又特别嘱咐: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很简单的一句话让人受益匪浅!

记得邳州文坛老前辈李修运老师曾经说过:我会把《杨玲日记》这本书放在床头……我也能做到!

最后,作为晚辈,即兴打油诗一首呈给老人家杨玲老师:

三尺讲台育贤良

一笔一纸留墨香

年事虽高不休止

峥嵘岁月傲时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成圣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71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